哪些消费行为让你觉得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

如题所述

平时生活中很多消费行为都让我觉得明明白白的受到了欺骗,例如菜市场小贩缺斤少两,电商平台的对商品夸大宣传,以及运营商的各种手机套餐陷进,买的流量包明明没用完,可是第二个月却给你强制清零了,这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好比你去商店买一袋米,商店规定你这袋米必须月底吃完,到了月底你没吃完,商店把你剩下的米强制拿走,这样的强盗逻辑思维也只有那些通讯运营商能想得出来,以上诸多事情都让我觉得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



    每天都会去菜市场买菜,如果你不自己去看秤,小贩就会给你耍滑头,上星期的时候,我逛菜市场,见一个中年妇女摆摊卖豌豆尖,看着挺新鲜便上去问价格,她说价格是五元一斤,我觉得还可以,就挑选了一些,她说十二元,我付了钱之后回家用自己的电子秤一秤,刚好两斤,按照五元的价格本来是十元,这女人太不老实,居然按照六元每斤的单价给我算,虽然只有两元钱,但是自己被人如此糊弄,心里总不是个滋味,有一种明明白白受到欺骗的感觉。

    前些时候想着在家里装个网络摄像头,在某电商平台,看见一款网络摄像头,价格只要二十元,宣传广告说,不需要接电源,只要充电了能待机九十天,也不需要插网线,可以连接无线网络,里边自带250G大内存卡,不管在哪里都能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家里,寻思这还 真是价廉物美,就买了一个,可是拿回家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广告宣传中的功能被夸大了,首先这个摄像头,充电之后,仅仅能开机不超过二十分钟就熄火了,如果你把充电器一直连接在上面,那好,恭喜你,摄像头立马死机,即便如此,设置连接了家里的无线网络之后,经常重新打开摄像头时,网络就断开了,半天连接不上,更别说实时监控家里情况了,开机都成问题,二十多元钱就买了个废物,你说气不气,这不就是明明白白的欺骗吗?


  每个月通讯运营商的客服就打电话来说,你是XXX电话的机主吗?然后我说是,她就接着按照写好的话术开始进行下去,然后就是为了回馈你这样的老用户,我们给你推荐使用XX套餐,你只要敢嗯一声,恭喜你中圈套了,以前我一个月19块钱的套餐就够用了,好家伙,硬是被忽悠到八十元的套餐费用,我有个朋友更离谱,从十九元一个月的套餐给他升级到了一百元每个月,这还不算啥,最可气的是,我每个月买的流量包,明明到月底还剩下大半,可是却因为流量包的时间限制缘故,到次月就被清零了,这也太欺负人了。

用这些通讯运营商的这种逻辑来思维,假如你去商店买一桶油,但是商店规定你这桶油月底必须吃完,如果月底没吃完,商店就强行收回,这是啥?这不是强盗逻辑吗?更可气的是这样的强盗逻辑居然没人管?只能是说通讯运营商真是手眼通天,财雄势大,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干出这样的强盗行径来,拿流量卖钱也就罢了,这还不够,还要明抢!这何止是明明白白的受到欺骗,这是明明白白的受到欺负,你却只能干瞪眼还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生活中让我觉得受到了明明白白欺骗的消费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通讯运营商

通讯运营商的欺骗消费者行为主要有两大类,第一是手机套餐胡乱升级,第二是流量包设置使用时间限制。

二、菜市场小贩

菜市场小贩的欺骗行为分为四大类,一是漫天喊价,二是短斤少两,三是以次充好,四是在秤上耍滑头。

三、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的欺骗行为主要有五大类,第一是套路消费,二是夸大宣传,三是短斤少两,四是以次充好,五是商品价格明降暗升。

生活中很多消费行为都让我觉得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小到菜市场买菜,大到每个月被通讯运营商欺负,又或者在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完全是个废物,消费被欺骗的情况无处不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6

社会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广泛,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许多经营者推陈出新的同时不忘钻空子,夸大宣传、造假等情况屡见不鲜,让众多消费者因此上当而感到心寒。


比如拼多多,让人们感觉到明明白白的套路。这个购物平台这两年异军突起,今年双十一更是狂撒红包,时不时就是100,200或免单,上市了就是土豪,不过只要你只要试一试,基本就能读懂拼多多的套路了,就是帮别人点开链接以后,你差不多也能够拿到60~80,但是不足100元没办法提现,所以就只能根据它的步骤去分享,抓住每个人的爱贪小便宜心理,因为100元钱还是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嘛?结果分享出去了,对方还是看到60~80元,但是你这儿助力也就几块钱,所以为了拿到这100元,咱就得拉人头,家人亲戚朋友同学都得忽悠上来帮忙,最后我们达到目标,拼多多平台也成功收获人头和点击率。


再比如女生都喜欢购买衣服鞋帽,大多数人都发现淘宝等购物平台衣服类购买4件或者5件以上打折。以往的双十一虽然也会这样,但基本上是满2件打几折,满3件打几折。今年很多变成了3件是起步价,很多要求4件、5件的。我双十一之前给孩子买了羽绒服,用券很划算。双十一,单件价格比之前买的还贵,除非一次买五件可以打六折,才比双十一之前买的便宜20左右。关键如果为了便宜这20,我要凑单买一些并不怎么可心的。有很多人会为了凑单先买再退。之前的双十一,2、3件起步的还可以拼一拼让人勉强接受,今年一看要想大点的折扣首先得满足3、4件起步这个条件,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要不就是先凑单买了再退,这种强制消费行为让人感觉反感很不方便,严重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由此可见,为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应号召国家相关部门整顿这让人逐渐寒心的市场,提高经营者商家的素质,加强消费者对消费市场的监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6

我消费时觉得受到欺骗的时刻很多,但是让我印像最深刻记的是买橘子事件。

得有一天,我和同学放学回家路过水果市场,看见有个阿姨在买砂糖橘,一个人好看得让人垂涎三尺,一问价格,阿姨便说原本多少,但是看我们是学生,所以给我们稍微便宜一点。这可把我们高兴得一直说:"阿姨人真好,以后我们一定经常来您这买水果。"于是我们都傻乎乎地把自己包里仅有的几十块钱掏出来,觉自己赚到了,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要多买一点回家一次吃个够。

阿姨一看便笑眯眯连忙地帮我们拿袋子,然后又弯下身捧起一把把橘子放进口袋。一开始我们是拒绝的,因为父母说过买东西要自己挑选才能避免买到坏的,可是后来阿姨说:"放心吧,你们刚刚不是看到了吗,全是好的,再说了,我常常在这儿,难道会砸了自己的招牌不成?阿姨是怕弄脏了你们的手。"阿姨的话打消了我们的顾忌。又一次说阿姨人多么善良,感激得不知所以然。

砂糖橘

称好、付完钱后,我们每人提着一大袋橘子回家了。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向大家炫耀我的橘子,妹妹问价格,我连忙说:"肯定比妈妈买的便宜,阿姨买给我的是学生价。xxx元一斤,共花了我XXX元钱。"妹妹一听就说:"你被骗了,我昨天和妈妈去买菜的时候问了一下,比你买的这个还要便宜一元钱。"我一听就蒙了,转过头了安慰自己:还好是新鲜的、甜的。 可是后来我左拿一个是坏的,又拿一个也是坏的。

当时我心里不舒服极了,因为我感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买水果的阿姨既骗了我的钱又骗了我的感情。

第3个回答  2022-03-16
洗脑”式推销。一些“推销人员”进店后,先不说卖啥东西、送啥货,而是东张西望,看你店里的货物都有啥,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才告诉店主他们有什么货物、量很大,价格比店主平时的进货价还要低;如果卖他们的货物达到一定数量,他们可以免费赠送冰柜,等等。总之就是像搞传销一样先给人“洗脑”,然后推销他们的产品,还说销售某商品达到多少金额可以兑换奖金或兑换同价位的其他产品。

如果你相信了他们的话,他们又会开始推销小食品,比如泡泡糖、棒棒糖、口香糖等,并说可以先试卖,卖不了能换货。这时,我们如果注意查看他们的产品,就会发现它们不仅不是正宗厂家生产,而且价格虚高。

“请客”抽奖。有的骗子会打着请客的名义欺骗店主。他们惯用的说法是:“我们是某大超市招商人员。过几天××饭店要请客,订不订他们的货物无所谓,只要拿着他们给的请帖都可以去。如果订购他们的货物,年底还可以抽大奖……”看到店主有点相信了,他们会让店主挑选他们的货物来卖,订购一定数量的货物还有奖品。其实,他们的货物比店主平时订购的同类商品价格要高得多,所谓奖品,相当于店主自己掏钱买的。

“直销”假货。近几年,不时有到我店里推销剃须刀刀片的“业务员”,说是厂家直销,减少中间环节,让利零售户。时间长了,包装脏了或有损坏,可以换货。他们会每月前来查看一次销售情况,每次来都会奖一桶食用油,等等。其实这些产品的质量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免费”推广。一次,我在一位同行朋友的店里看到有个货架上放着很多某知名品牌的电池。朋友说:“这些电池是假的。我刚开始不知道,卖了几节后,就有顾客来找我投诉,说是假的。咱不能欺骗顾客啊,从此就不卖了,一直放在这里也算是一种警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16
一、返券循环消费

  返利促销可谓是现行的最大的消费陷阱,现在很多商场和网上商城都会搞一种返券活动,例如满200返200,从表面上看,好像可以花一样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了。而实际上,返券在使用上都有非常多的限制,例如只能在8:00-8:30消费,或者必须再购买200元的其他商品才能用返券抵现,结果是消费者不仅得不到便宜,反而因为要用完所得的返券而继续消费,最后花了更多的钱,掉进循环消费的陷阱。在返利促销活动里,商场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一定程度来说,返利促销是商家有效增加营业额的手段,由于现在商家竞争太过激烈,价格战往往使自己元气大伤,只有返券形式促销活动才既稳定又见效;另外法律的管制并不完善,没有一个平衡的限制,这使得商家可以尽情发挥,捞取更多的利润;部分消费者也只是看到了返利的表面,没有深入分析实质,也没有确定好自己的消费需求,结果跳进商家为你精心设计的陷阱。

  二、先付款后发货

  先付款后发货这种方式,从理论上讲就是对消费者就是不利的。你想,钱都到了商家手里,谁占据了主动权?商家都没有任何的行为约束了,你的权益谁来保障?所以商家迟滞发货是常有的事,弄不好人去钱空都有可能。不要以为他们怕货发出去收不到钱才要预付款,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已经这么强大和规范,怎么样不能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啊,用得着拿消费者的利益来做赌注吗?所以消费者要注意,预付款方式实在不靠谱,有那么多货到付款的有质量保证的商家,为什么还要选择预付款的支付方式呢?那些不知名的小商城,你预付款后靠什么得到保证?靠法律的管制吗?靠后来的投诉吗?有那功夫,还不如找一家货到付款的信誉高的商家。放心商城告诫消费者,购物,尤其是网上购物,货到付款才是商家有实力、有信誉的表现,才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

[page]

  三、所谓健康讲座

  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某著名保健品公司,以电话邀请或者路边发放传单的形式,集合一部分老年人朋友,举行所谓的健康知识讲座,地点一般都在附近的体育馆、活动中心等隐蔽场所。他们声称特聘著名“专家”主讲,而这“专家”则全部是“江湖专家”。讲座上主持人声情并茂,“专家”言辞凿凿,不时播放一些老年人得病时的夸张图片,刻意渲染恐怖气氛。时候差不多了,他们便说可以为老年人免费体检,结果是一查什么病都有了,还说幸亏现在查的及时,否则对健康的影响会非常的大。老年人就坐不住了,顺利进入不法分子设的诱导圈套。这些不法分子摸准老人病急投医、求医心切、识别能力差的心理,往往鼓吹这些保健品为“神丹妙药”,包治百病。刚才查处的毛病,只要购买此产品,包管药到病除,并且还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如果你说没带现钱,他们还会热心提供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货送到家再付款,听上去真是贴心,服务也真是到位,这厂家一定靠得住,于是不假思索地订购。老年人的心理早就被他们摸的一清二楚。然而这所谓的灵丹妙药却往往是小作坊产品,非但质量得不到保证,安全性也不靠谱,而且基本没什么疗效。

  四、产品强卖

  一些商家如美容美发店等,利用某些消费者胆小怕事的特点,推出一些优惠套餐。但是在不通知你的情况下给你使用一种产品,用完后才告诉你,这种产品不在我们的促销范围,需要另交100元;或者给你说,根据你的发质,我们推荐你做头发软化的处理,那样看起来更帅气等等,有些消费者就不好意思拒绝,任他们摆布。而他们“好心”为你推荐的,大多价格不菲,回家再后悔已经为时晚矣。所以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记住,他们不是为你好,只是为你兜里的钱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消费立场,不要听两句好话就不知道东西南北,说你身材好、皮肤好、头发好等等就任由他们推荐产品了。切忌如果不是自己需要的,要坚决予以拒绝,不要担心他们的服务态度会变差,大不了不在这里做。另外事先一定要问明优惠活动的细节,遭到强卖后后要果断维权,一方面能挽回自己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叫他们不敢再为所欲为。

  五、转移注意力

  一些电子产品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行业价格不熟悉的特点,往往以低价引诱消者,当消费者被其吸引转场到达“客户交易区”后,商家就开始想尽办法诋毁消费者要购买的产品,然后介绍给你一款看上去不错的产品,并说原价5000现在只要你4800,但实际上市场价才4500。当然,如果消费者执意要买当初看好的机型,商家便会想出各种办法打发消费者,“今天调不来货”是他们最好的借口。消费者不知详情,有的就乖乖就范了,事后查询市场价,才追悔莫及。对付这种商家,消费者不要贪图低价,不要跟随其转换交易地点,在调货超过半个小时还不能拿到产品的情况下,强烈建议离开该销售点,更不要轻易听信商家推荐的其他产品。一旦发现上当,应马上和相关的数码卖场联系,投诉该商户,以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