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消费行为让你觉得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3-16
平时生活中很多消费行为都让我觉得明明白白的受到了欺骗,例如菜市场小贩缺斤少两,电商平台的对商品夸大宣传,以及运营商的各种手机套餐陷进,买的流量包明明没用完,可是第二个月却给你强制清零了,这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好比你去商店买一袋米,商店规定你这袋米必须月底吃完,到了月底你没吃完,商店把你剩下的米强制拿走,这样的强盗逻辑思维也只有那些通讯运营商能想得出来,以上诸多事情都让我觉得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洗脑”式推销。一些“推销人员”进店后,先不说卖啥东西、送啥货,而是东张西望,看你店里的货物都有啥,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才告诉店主他们有什么货物、量很大,价格比店主平时的进货价还要低;如果卖他们的货物达到一定数量,他们可以免费赠送冰柜,等等。总之就是像搞传销一样先给人“洗脑”,然后推销他们的产品,还说销售某商品达到多少金额可以兑换奖金或兑换同价位的其他产品。
第2个回答  2022-03-16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2)以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不足的;(三)销售处理品、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谎称为正品;(四)以虚假的清仓价、销售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五)以虚假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志销售商品的;(七)以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八)弄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公共媒体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十二)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第3个回答  2022-03-16

以下消费行为,都让你感觉自己被欺骗的明明白白

1.限制自带酒水

很多餐厅、KTV以及一些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的酒水出售,甚至他们的价格是外面的一倍之多,这就是明明白白的要你在他们这里强制性消费;

2.医疗保健产品

大多是医疗保健产品都是没有治疗效果的,很多商家夸大了宣传,比如磁疗内裤,商家宣传可以治疗疾病,妥妥的欺骗行为

3.水果摊的10块钱3斤

很多水果摊,都标明这样的价格10块钱3斤,起初一看,感觉好便宜,殊不知一斤也要3快多,简直比商超的还要贵,就是让你被骗得明明白白;

4.网购同款衣服的售价不一

在网购时,经常看到同款衣服的售价有很多,甚至有些相差特别大,一些店铺卖19.9元,还有店铺卖59.9元,质量一样,反而贵的那个销量更好,这波韭菜又被收割了。

欺骗行为是指夸大产品的实际效果,隐瞒产品真实有效性,故意引导或误导他人产生损失的一种行为。

第4个回答  2022-03-16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第5个回答  2022-03-16
“请客”抽奖。有的骗子会打着请客的名义欺骗店主。他们惯用的说法是:“我们是某大超市招商人员。过几天××饭店要请客,订不订他们的货物无所谓,只要拿着他们给的请帖都可以去。如果订购他们的货物,年底还可以抽大奖……”看到店主有点相信了,他们会让店主挑选他们的货物来卖,订购一定数量的货物还有奖品。其实,他们的货物比店主平时订购的同类商品价格要高得多,所谓奖品,相当于店主自己掏钱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