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消费行为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

如题所述

社会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广泛,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许多经营者推陈出新的同时不忘钻空子,夸大宣传、造假等情况屡见不鲜,让众多消费者因此上当而感到心寒。

比如拼多多,让人们感觉到明明白白的套路。这个购物平台这两年异军突起,今年双十一更是狂撒红包,时不时就是100,200或免单,上市了就是土豪,不过只要你只要试一试,基本就能读懂拼多多的套路了,就是帮别人点开链接以后,你差不多也能够拿到60~80,但是不足100元没办法提现,所以就只能根据它的步骤去分享,抓住每个人的爱贪小便宜心理,因为100元钱还是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嘛?结果分享出去了,对方还是看到60~80元,但是你这儿助力也就几块钱,所以为了拿到这100元,咱就得拉人头,家人亲戚朋友同学都得忽悠上来帮忙,最后我们达到目标,拼多多平台也成功收获人头和点击率。

再比如女生都喜欢购买衣服鞋帽,大多数人都发现淘宝等购物平台衣服类购买4件或者5件以上打折。以往的双十一虽然也会这样,但基本上是满2件打几折,满3件打几折。今年很多变成了3件是起步价,很多要求4件、5件的。我双十一之前给孩子买了羽绒服,用券很划算。双十一,单件价格比之前买的还贵,除非一次买五件可以打六折,才比双十一之前买的便宜20左右。关键如果为了便宜这20,我要凑单买一些并不怎么可心的。有很多人会为了凑单先买再退。之前的双十一,2、3件起步的还可以拼一拼让人勉强接受,今年一看要想大点的折扣首先得满足3、4件起步这个条件,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要不就是先凑单买了再退,这种强制消费行为让人感觉反感很不方便,严重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由此可见,为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应号召国家相关部门整顿这让人逐渐寒心的市场,提高经营者商家的素质,加强消费者对消费市场的监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9
双十一购物节应该算,参加活动的商家,有的东西确实比平时便宜,但还有一部分商家,提前一个月给商品提价,到了活动的时候再把提的价格降一点,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到了实惠,其实比平时卖的还贵,还有各种消费满多少钱优惠多少钱,能把人绕晕,表面看消费者占了便宜,其实是不知不觉的吃了亏。
第2个回答  2020-11-19
三只松鼠满多少减多少的活动,有一次是满300减220,还有一次满300减200,对比了下,买的一模一样的东西,优惠大的时候真的把价格提上来了,失望透了。
第3个回答  2020-11-19
当然是几年前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有推销产品的人,拉住你,问你需不需要他们的产品可以免费送,只要登记信息就好了,就在你心动,登记信息的时候他们又说,需要二十块的对他们支持的费用等等借口,让你出着二十才会把他们那不知道是不是假冒的产品,给你。如果是脸皮薄的人不好意思拒绝,而且想着可以的产品也不亏,就给钱了,但是事后想想有后悔了,这不明摆着欺骗嘛,我就是当初受害者之一,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