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消费行为让你觉得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3-16

“直销”假货。近几年,不时有到我店里推销剃须刀刀片的“业务员”,说是厂家直销,减少中间环节,让利零售户。时间长了,包装脏了或有损坏,可以换货。他们会每月前来查看一次销售情况,每次来都会奖一桶食用油,等等。其实这些产品的质量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第2个回答  2022-03-16
我觉得双十一购物节应该算,参加活动的商家,有的东西确实比平时便宜,但还有一部分商家,提前一个月给商品提价,到了活动的时候再把提的价格降一点,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到了实惠,其实比平时卖的还贵,还有各种消费满多少钱优惠多少钱,能把人绕晕,表面看消费者占了便宜,其实是不知不觉的吃了亏!我觉得双十一购物节应该算,参加活动的商家,有的东西确实比平时便宜,但还有一部分商家,提前一个月给商品提价,到了活动的时候再把提的价格降一点,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到了实惠,其实比平时卖的还贵,还有各种消费满多少钱优惠多少钱,能把人绕晕,表面看消费者占了便宜,其实是不知不觉的吃了亏!
第3个回答  2022-03-16
双十一购物节应该算,参加活动的商家,有的东西确实比平时便宜,但还有一部分商家,提前一个月给商品提价,到了活动的时候再把提的价格降一点,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到了实惠,其实比平时卖的还贵,还有各种消费满多少钱优惠多少钱,能把人绕晕,表面看消费者占了便宜,其实是不知不觉的吃了亏。
第4个回答  2022-03-16
市场上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常有,多出现在掺杂便假,短斤少两上。
多年前皮衣皮袄很流行,每件价格几百上干元,那时算高档奢侈品,普通人一般都买不起。
有一年夏天在北京大栅栏一个售货摊上有商家在削价推销换季商品,其中皮祆每件仅卖250元。这个价位我能接受,就精心挑选了一件。商家马上把这件皮祆拿到货台底下放进包装袋,我也立即从口袋拿钱准备支付,一手付钱一手交货,高兴地把这件皮袄拿回家。万万想不到打开包装袋,皮袄不是原来挑选的那一件,被商家狸猫换太子了。
类似欺骗消费者的手法不少,如上街买水果,无良小贩会利用装袋的机会调换挑好的水果。
购买海鲜鱼类,黑心商人会利用帮助宰杀的机会把鲜活的偷换掉。去洒楼吃海鲜也有这种现象。
至于短斤少两手段更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利用包装物添重量。
第5个回答  2022-03-16
有很多消费行为会让你觉得受到了欺骗。比如三月初二月底还有前段时间的女王节活动,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一种消费行为的欺骗,因为他会在三月初或者是二月底直接把价钱提高,然后在活动来的时候就搞一个打折的活动,这种就是完全欺骗消费者,特别是我们把东西放在购物车里就可以发现价钱的对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