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如题所述

1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要与时俱进。不要穿新鞋,走老路。既要让学生认识新知识,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那些陈旧的方法上。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升华出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须具备一定的数学价值,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的思维过程,有利于认识数学概念是如何被提出,发现,抽象和概括的,有利于认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建立数学模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能设计蕴涵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情境,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在上“代数式”一课时,引入如下一段:通常表示鞋子大小的单位是厘米,但民间也有用“码”来表示的习惯;“码”与厘米之间有如下关系:厘米数的两倍与10的差即为“码”数;如果用X表示厘米数,那么这鞋的码数是多少?你知道自己脚上的鞋是多少码?利用生活中的小常识引入一个很有数学价值的问题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及其实际意义,同时渗透了其中蕴涵的有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寻找出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逻辑思维逐步形成,学习动机逐渐由兴趣型向信念型过渡,但初中阶段还是以兴趣为主要特征。因此,初中阶段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考虑教学的新颖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发现热情。

如:教学“数轴”时,展示不同读数的温度计,先让学生读出各个温度计的读数后,提问:你们能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吗?利用学生熟悉的温度计作比较,既有可比性,又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如教学“一定能摸到红球吗?”时设置了几组游戏——掷硬币、转动转盘、摸球等,采用游戏场景的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

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观注重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自发学习。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果选取的情境学生不熟悉或不感兴趣,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进行“生活中的数――可爱的校园”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他们熟悉的教室,要求他们说一说我们的教室有什么,有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了教室里有6盏灯、2扇门等数学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自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出示了一把纸做的尺子,请学生观察时,突然间“啪”的一声扯断了尺子,怎么知道剩下的长度?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己列示并解决,然后班内展示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自主探究出小数减法算理,接着老师充分的考虑并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围绕“小数点数位对齐,既保证计数单位相同”这个知识点展开教学,利用整数加减计算的经验

让学生自己编和1.18―0.76不一样的小数加减法的情况,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写出了小数加减法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0.47+0.9;1.2-0.47等各种不同的情况,然后通过展示交流不同的情况,分析每种不同的情况里小数加减的方法,看似随意,但却从教师在分析不同的来源于学生“新情况”的过程中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数计算方法中,充分体会到了教师的用心良苦。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动更是精彩纷呈。正所谓: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3

数学课堂气氛的调动

开展讨论,活跃课堂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在一堂课开始可以用一些导入语或故事来引导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据分析,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度不会很持久,有的学生只能维持十来分钟,之后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的初始阶段,都可以通过谜语、故事等儿童容易接受并且喜闻乐见的讨论形式,真正做到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比如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国的时间比英国时间早8个小时。有一天,一只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打电话给英国的猴子朋友,大熊猫告诉猴子说现在是早上6点,他在看日出,很漂亮。猴子生气地说大熊猫骗人,说现在是黑夜,没有太阳只有星星。那么同学们,我想问一下熊猫在中国的时间是早上6点,那么英国现在是几点呢?这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方式以及讨论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又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地去探究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创设多个问题情境,使课堂活跃。而提出的问题或故事应该尽量贴近生活或发生在学生身边,更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

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4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

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1.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习题和例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来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表象。然后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导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出长方形,帮助他们巩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加深印象。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探索的舞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为学生留出思考创新的时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在自由广阔的思维世界中发挥潜能。因此,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思考、讨论等方式,得出最终的结论。尤其是一些思想性较强的问题,更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经过自主思考,学生才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才能更为熟练的应用原有的数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变传统作业形式,提高自主教学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内教学,课外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将学生的目光由课本转向课外,可拓宽学生的眼界,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自己动手测量一下黄豆的单位质量,然后计算一下两千克的黄豆有多少粒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激励学生再接再厉。

同时要求学生随时进行自我评价。如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有了哪些收获,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和目标,自己将会如何朝着目标努力等。采用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除掉作业的负担和累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主教学质量,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