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同学家境不是很好,还不用功读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8-24
对于这个问题,这个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用不用功读书,这个和家里的经济情况真的就是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就是不是必然的。这个还是和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系。
高考状元全部出自重点高中,比如省状元肯定是出自省重点,市状元肯定出自市重点。而且区域级别的学霸肯定不会在非区域的重点学校出现,比如省状元绝对不会出现在市重点,没有例外。
不记得从哪年开始,状元再也不会出现在寒门家庭中,我们不会再听说有哪个学霸或者高考状元的父母是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相反的是,高考状元的家庭都很优越,基本全部是中产家庭。
但是2000年以前的高考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那个时候,名牌大学的农村子弟占比有很多,而且学校中读书好的孩子家里基本都很穷,可以说那个年代成绩和家里的条件是成反比的。刘强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读书的时候家里被骗,一贫如洗,但是仍旧以680分的成绩成为了宿迁的高考状元,所以高考真的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纵观现在的高考,却一再发生“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窘况,人们不禁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深究原因,主要是由于下面这两点:
在社会发展的初期,大家都是刚起步,社会阶层分化并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几十年的发展,各个阶层的界限就越发清晰了,就像一瓶水和油的混合物,刚加入时摇一摇,一片混沌,过了一段时间,水和油就会有很明显的分层了。也不要觉得这不公平,自古以来社会结构就如此,全世界也都是一样的。
而随着社会阶层的明显分化,底层和中产对于教育方面的态度也越来越远,收入不高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尤其是在农村,“读书无用论”已经扩散到每个人的心中。我的朋友家在农村,也不是非常偏远,离城市也就几十公里远,但是他的亲戚的孩子,男孩基本都是初中都没念完就出去打工了,女孩更严重,小学都没毕业就开始务农,十八九岁就嫁人生子。据中科院博士后的调查发现,家庭越贫穷,就越认同“读书没什么用”的理论。
而相反的是,中产家庭的父母对于教育的投入已经接近“不计代价”,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报大量的辅导班,无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家长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中产阶级的父母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底层家庭是无法想象中产家庭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或几十万的,教育在中产这所以,这个就是其中的一些原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24
造成这种情况有非常多的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家境不好的同学,并没有认知到自己的真实情况,不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忧患意识和担当,另外,悠闲的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造成学生没有方向感,不努力学习。
第3个回答  2020-08-24
家境不好,并不代表他就会用功读书,有的同学家境不好,他有可能想尽快的步入社会而去打工赚钱来改变家境不好的状况,也有的根本就没想过要去认真读书,认真读书,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认识到认真读书对将来对家庭是一种很好的改变的机会追答

家境不好,并不代表他就会用功读书,有的同学家境不好,他有可能想尽快的步入社会而去打工赚钱来改变家境不好的状况,也有的根本就没想过要去认真读书,认真读书,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认识到认真读书对将来对家庭是一种很好的改变的机会

第4个回答  2020-08-24
家境不好的原因也多是因为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或者家长不太会如何教育孩子,在学习方面也是有心无力,也或者家庭提供的氛围不是那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的家长甚至就给孩子灌输读书无用论。家长不是鼓励孩子好好读书学习,而是说你读了也供不起你上大学,不如早点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经济收入。有的孩子则是经常跟那些不爱学习读书的孩子混在一起。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慢慢的就接受了这样的事实,不再会对学习感兴趣,更不可能用功读书了。
第5个回答  2020-08-24
这是因为有些同学的家境不好,但是他觉得读书时没有用的。所以他还是不会用功读书的,他觉得无论自己怎样的努力,这样的家境,他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而且他也是不求上进的,这也是一种不太好的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