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同学家境不是很好还不用功读书?

如题所述

你没穷过,你不懂。你跟一个快要渴死的人讲努力前行一百公里就会有一片绿洲,以他的耐力是撑不住的,他只是想要现在有一口井,如果这口井够喝一个月,他愿意在沙漠里呆一个月。对于穷到怕的人来说,中午吃一个鸡腿加一份披萨的快感,就已经足够让他满足得不得了了,他就可以这样满足好几天。你把他的情况叫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可想想吧,你所谓的奋斗,大概是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年薪百万找到好老婆五年内付清北京二环房子的贷款每年有固定两次的旅行时间。我猜王思聪会把你的情况叫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你没富过,你也不懂。我曾经在一个回答里讲过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在我们考虑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只是从我们自己有限的经验出发,对未知的事情进行揣度。很多时候可能我们的经验并不适用,比如知乎上的主流观点是健身英语学习,但你真放在生活中,这能算主流么?有钱没钱,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我们来说,不学习这叫不思进取,对于那些穷得叮当响的人来说,学习才是不思进取,就应该早点进社会去挣点钱这样才稍微有机会娶媳妇。你说的学习啊奋斗啊这些道理,他们不懂吗?只是他们的资源约束等不到那片绿洲了,他们愿意一辈子都呆在这片沙漠里,守住这口可能枯干的井。你会反驳说,那井水枯干了怎么办?不奋斗不拼命走出沙漠,这一辈子都毁了。但仔细想想,难道我们的奋斗啊,追求啊是凭空而来的?不是的,因为我们的包里有水壶啊。我们知道这些水够用的,最多可能遇见沙尘暴啊迷了路啊这种风险,但大抵上是够用的。但,对于一个快要渴死的人来说,很多时候真的等不了那么多。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所说,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而这句话的上一句是: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如果要再深入的话,这之中唯一称得上普遍人性的东西只有——人都想不断满足自己的快感。对于你的层次来讲,你的快感似乎比那些家境更差的人来得更加“高明”,但是其实快感这种东西,是没有高明低明之分,只有情境之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5
你以为穷只是一个字这么简单?你知道穷孩子比说你这样话的人多经历多少困难吗?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你小学老师是名校研究生,穷人孩子只能上高中毕业老师上课,三四年级全校就几个人,五六年级都没人。你想要个新书包第二天就能得到,剩下时间用来学习,穷孩子盼来盼去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是得不到。有人教你高效方法,培养你自学能力,穷孩子只能不讲方法低效学习。你如果不好好学了,有条件的家里还想办法培养你的兴趣,找家教给你补课,穷孩子落下一点就没得补了,大人根本不会关心这么到位,只会嘴上厉喝你让你努力,甚至就想着学不好就让孩子到年龄去打工了。你上大学前因为条件好见识广,知道自己的兴趣,知道大学跟高中的区别,或者你早在大学以前就经历过大学模式的教育,穷孩子报着天真的想法上大学,不知道专业怎么选,不知道上课可以随便坐,不知道老师也都不是固定的,不知道还有社团,不知道原来别人的生活比自己竟然优越这么多。你知道因为贫穷的自卑让穷孩子有多难融入这个环境吗?对于穷孩子来说大学环境造成的不适应感,可能跟让你家道中落后去贫民窟生活的不适应感差不多。条件正常的孩子在学校落落大方,从容自信,穷孩子可能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笑话,让别人说见识短。同学随意一句玩笑可能成为穷孩子心里的一根刺,别人笑笑就过去了,是因为他们知道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穷孩子明白随时都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的人还说家境不好的孩子都交了昂贵的学费,不好好学习,我感觉这样说很可笑。从小到大学,成长中问题逐渐累积了二十来年,矛盾激化,是几万块钱的学费就能解决的吗?一旦走错很多事无力改变。你想努力就能做到努力吗?你想当主席能当上吗?可能穷孩子连控制自己努力的能力都没养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能不能做到无视身边的一切,让自己全心投入学习?你当是拍电影呐!就算真的有比例也是极小。

我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各方面可能还有过之无不及。我是贫困县的农村的孩子,11年以六百多全班最好的成绩考到了上海,在全县除了去县以外的学生中排二十几,包括复习生,在我认识的同学里面包括初中高中的没有人比我考的更好了,自认为稍微还是有点天分的。但到大学之后我彻底败了,败给了自己的年轻。因为从老一辈听说大学生的当班长加社团好找工作,怀着迷之自信盲目当了个班长,参加了些社团,本来问题诸多见识短浅的自己就不适合这些位置,自己还把自己摆在了比较显眼的位置,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大学以前别人都夸自己字漂亮,画画的好,唱歌也挺好听,打球也不错等等,然而大学里的同学有书法得过奖的,专门学过画画的,不但会唱歌还会弹吉他弹钢琴的有专门教练教过的,自己以为的特长其实不是那么长,都是野路子。大学第一年课程也极少,然后我就在这样的煎熬中晃荡过去了。你说让我学习,抱歉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应付生活中的事还要想学习,因为我不知道专业有什么用,该怎样自主学习。大一课程低分飘过,继失去了所谓的特长优势后,我连仅有的学习优势也没了。大二课程突然加重,但我一时间没能调整过来大一的状态,甚至连调整的意识都没有,就像是地震,它不来时感觉不到危机,一旦来了就跑不掉了。大学以前我从没为考试到来感觉紧张过,就算高考之前的那段时间,每天我也是跟我同桌在那探讨火影忍者(我同桌成绩跟我差不多,我们也算是对手和很要好的朋友,高考跟我没商量录取了同一个大学),因为我有种幼稚的想法,学就该平时学,考前突击过了也没意义,然而对于大学来说这种想法就更幼稚了,平时不学考前还不突击那就凉了。等我意识到自己状态不行时,我已经挂了很多科了。我想调整,但是没做到。那些学习的人都以宿舍为单位,要么上海本地的,要么来自江浙的,要么是要出国的。一个东北的父亲是市级一把手的同学,在我让同学帮填我的贫困审查表时,路过看到,玩笑说特困啊,我也是整天特困(特想睡觉)。辅导员让班长统计信息时,一个父母是大学教授的同学问我,家庭条件这一栏我可不可以填很好啊。。我听的真的很无语。别人学习的圈子早就形成了,本来心理上就融不进去的自己更融不进去了。这时候的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同学一次玩笑中赐我的称号“猥琐”反面的“大神”。我大学的几年就是这样熬过来的,不想去图书馆不想去上课,我潜意识里感觉那已经不是我这种垃圾该去的地方了,我甚至感觉如果去图书馆遇到同学还会有点尴尬,人家可能会觉得“我靠,xx也来学习了啊”。表面上无所谓,心里比谁都不好过,我几乎除了这条命一无所有了,自己心里的难受不会说,没法说,也没人能说,自己想改变却无力改,不知道怎么改,不知道从哪开始。没人能帮我,哪怕是一句安慰,家里是指望不上的,本来家里环境也不是很好,父亲曾说过我“别人能考上清华为什么我考不上清华”。

虽然在后来再次分班,去掉了所有学生职务后,我勉强拿够了学分顺利毕业了,但我已经把自己的牌打烂了,后面的几年经历毕业工作也是坎坎坷坷,直到现在还在苦苦挣扎,因为提问的是为什么家境不好还不用功读书,我就不多说了。作为一个条件比身边认识的大部分人都差的家庭出身的人,我能考出高考的成绩,可以说是极其幸运的,只是在这想对幸运的一方面,我没能一直幸运下去。现在回想起来真希望上大学时没有当班长,这样的话我可能会少很多包袱,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惨了。

上学时心理封闭,毕业后身心全部封闭独自生活,感觉自己再不改变就真快出问题了,有时看到网上的自杀新闻,甚至会想到自己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下。当然我认为自己是不可能自杀的,因为我受了这么多年苦还没享受过想要的幸福怎么甘心死呢。今天看到这个话题真的很难受,在我看来提问者更多的不是想找原因而是批判。忍不住倾诉了下,也算是一种宣泄吧。

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应该跟我的情况类似吧,我们真的不是不想用功读书,有时候实在是没能力做到。而且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承受,努力改变,请不要把我们这样的人归为不思进取。家境不好但过的顺风顺水的人可能也体会不到,这种人的生活这是我理想中没当班长的状态,顺利上学,条件比不过就藏起来不比,好好学习,顺利毕业,好好工作。。。
第2个回答  2017-12-11

妈妈当年教过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家庭条件很差,差到他参加体育尖子选拔的运动鞋都是我妈买的。他爸爸终日烂醉,妈妈跟人跑了,据说在东莞做鸡,跟人起了纠纷,嫖客寄过威胁信和她妈妈不堪入目的照片到学校,被我妈截了。

这个男生,特别聪明努力,成绩名列前茅,长得阳光帅气,会打篮球,有一点害羞,除了不堪的身世,基本就是小说男主角的人设。我那时候虽然年纪小,不过经常跟妈妈的学生玩,所以也常常偷听得一些哪个哪个女生喜欢他的八卦。

升学考试,他的分数比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差了0.5分。是的,只有0.5,那个中学曾经是高考全省八连冠,所以哪怕是垫底能进去,都可以算得上学霸了。他家没钱没关系进不了,去其他中学要花钱,他爸就把他送进了最烂的中学,一个全是混混二流子的学校。我妈知道了这事儿后难过了很久,现在提起还会不无惋惜地念叨“XX毁了。”今年春节我跟妈妈在路上逛街,突然一个人特别热情的拉住我妈胳膊,我妈半天没认出来,眼前这个油腻无神的中年男人就是当年那个清秀腼腆的男生。后来才知道,他中学没读完就出来打工了,帮人拉货,年前已经结了婚,有了女儿。我妈说这已经算比较好的结局了,至少没学坏,毕竟那个学校是出了名的少年犯预科基地。

第3个回答  2017-12-11

以前我考雅思的时候,认识一个 天津妹纸,她是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直属的师范类院校,也就是说只要读这个大学的师范类专业不仅不要学费而且国家还给生活费补助,于是就有很多农村的学生就读,尤其是家里生活困难的。那个天津妹纸家里挺有钱,从小上的都是外国语学校,衣服化妆品什么的都比较奢侈些。她和她同寝室的那些女生,格格不入。同寝室的女生嫉妒她吃穿名牌,她也看不起那些农村来的室友。她的那些室友,她们的愿望就是以后毕业了能留在西安,嫁给一个西安人,在城市里留下来当一个城里人。而她呢,以及和她初中高中的那些同学,她们的目标是 留学,移民,进外企,进跨国企业。两类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虽然在同一个大学就读,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视野。

第4个回答  2019-08-16

因为对多数人来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难得能力,甚至说是一种天赋。

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必须努力才能过得更好,懒惰颓废只会毁了自己。但现实中往往只有小部分人能真的将不甘转化为动力,并一直坚持下去。而大部分人,依然过着“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生活。

但我认为“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后面应该还有一句话“能否将努力转化为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残酷而又现实的资源差异。”

曾看到有人用“杠杆”作为比喻,觉得十分贴切,在此套用一下——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成功杠杆”,你的智力情商水平、家庭条件、成长环境、受教育资源等种种综合因素决定了摆在你这边的杠杆长度。

如果彼此都不做功,但杠杆那头能抬起的东西一样为零。而只有当你开始发力的时候,才会明白人与人的差距可以这么大。

有的人拥有一根很长的杠杆,只要他一努力,似乎就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巨大的回馈,所以他们会认为“明明努力就会成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不愿努力。”但他们却没注意到自己的杠杆有多长,不明白他们“成功”路上的大多数苦,其实都已经有人帮他们承受过了。

而其他多数人,他们握着一根很短的杠杆,面临着这么一个现实:你必须比别人多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的回报。

在这样的现实下,有人会因为成功太难而自暴自弃;有人会找错发力方向,努力半天最后一无所获;有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杠杆,明知保持现状就是“死路一条”,却不知道自己适合走那条路,不知该往哪发力,只能一边不甘一边又继续沉沦下去。

这类人的典型群体就是摆脱高考束缚,进入大学后那群“堕落”的大学生们。只有真正努力的人,才知道天赋的重要性,但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又轮不到拼天赋。


而多数答案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只有真正努力的人,才知道自己所能拥有的外部资源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但多数人的起点之低,又阻碍他们突破自身的局限,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