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官网公布的2022年拟录用人员名单显示,一名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生被录用为保卫处工作人员,编制类别是人事代理。

第1个回答  2022-05-14

1.优质的就业岗位太少。以被看衰的土木行业为例,不管是清华北大,或者说现在大家口中的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学生,还是地方不知名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有很多工作机会,区别在于,这些工作,有的光鲜,高薪,比如大厂互联网程序员,有的则艰苦,低薪,比如建筑工地的施工员。好的工作机会少,这是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压力在于找不到好工作,而不是找不到工作。

2.疫情之下,求稳成了不少青年人找工作的重要考虑因素。近几年来,疫情下经济形势受到影响,考公考编成为热门,不少学生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朝九晚五,有一份差事。不少大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明辨什么真正适合自己,跟风严重。缺少对自己实力,潜力的认知。

第2个回答  2022-05-14
一、大学生的数量过多,岗位竞争力大

现在的高校招生人数相当的多,从而导致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都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企业招聘的岗位数量是一定的,从而就导致大学生的供应量远大于岗位的需求量,很多人也因此就会得不到工作的机会。

二、对自己的就业和工资期待过高

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对于现在的就业现状其实不够了解,认为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能力,找个好的工作应该非常容易,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再一个就是对于自己的工资期望值过高,可提供工作机会的工作的薪资自己并不满意,觉得自己是名校毕业的,工资不能这么低。因此在短期内找到工作就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之后企业招聘会更倾向于应届生,之后找到工作的机会更是在大量减少。

三、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没有职业规划

有很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开始立马找工作,也不管找的工作跟自己的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否相吻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于是就随便找了一个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己又不喜欢这份工作,于是就选择了辞职然后寻找下一份工作,但是每年的毕业生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工作岗位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找到工作的机会几率也是微乎其微。

四、专业技能不过关

随着求职者的人数不断的增加,企业招聘的时候肯定是择优录取的,一些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的同学不仅在专业能力方面过关,其他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这就在找工作时会有很大的优势,反观一些上学期间不好好学习的,专业证书也考不过,四六级证书也没有考下来的,一般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被刷下来。
第3个回答  2022-05-14
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1、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特别是2020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用人单位新招人数大幅减少,继而导致考研人数大幅增加。往届生考研人数占比超60%?曾几何时,考研“二战”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而如今,想上“985”、“211”大学,好像不来个“二战”你都不一定能上。有人做过一个调查,考研“二战”成功率高达70%,一战成功率低,就导致越来越多的考生被迫选择“二战”。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同学对职场生活不满意,工作后又辞职考研,寻求更好的出路。比如,云南大学的2021年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报考人数多达15410人,占比为63%。相信,其他学校的情况也差不多,往届生占了考研总人数很大比例。普通大学,研究生推免率极低就招生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来说,不同高校差异较大,一些顶尖“985”大学,比如,清华、北大、浙大、西安交大等,推免率可能都会超过30%,比如,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而有些接近50%,比如北京大学。而一些普通高校,推免率就非常低了,基本上只有1%左右。比如,杭州师范大学,推免率只有1.1%。因为,好点的学校,推免生都以“双一流”高校学生为主,比如,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的推免生人数为2010人,而其中84.5%的同学都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很多高校却依旧不能完成推免生招生计划。
比如,兰州大学,重庆大学等,推免生招生完成
率也不足70%,像广西大学等,完成率更低,只有
18.01%。
看得出来,有推免资格的同学,在选择学校上,具有
更大的主动权,他们也更倾向于一些热门院校。
而普通大学的同学想通过保研来读研,难度会更大,
竞争也更激烈。这也是为啥普通二本大学的同学占考
研人数一大半的重要原因。
因此,考研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答主想提醒
大家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要全力以赴!
第4个回答  2022-05-14
可能是把自己的位置定的高了,
第5个回答  2022-05-14
选择的专业是冷门,市场竞争太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