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如何影响亲密关系?

如题所述

中国的家庭模式最终都可以概括为一种:

一个无处安放焦虑的妈妈,

一个永远缺席的爸爸,

以及一个失控的孩子。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结婚后,妻子发现丈夫遇到所有的问题都会找他的妈妈解决。

妻子和婆婆发生任何矛盾,丈夫不论原因永远站在婆婆这边,更别问“如果妻子和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会先救哪个”这种千古悬问了。

因为他的答案,肯定是妈妈。

多次之后,妻子终于发现了自己永远也取代不了他妈妈的位置,自己永远是一个外人,他和他妈才是真正的拥有亲密关系的两个人。

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中国的家庭模式最终都可以概括为一种:一个无处安放焦虑的妈妈,一个永远缺席的爸爸,以及一个失控的孩子。

上面的案例只是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罢了。

对于这类“什么事儿都以妈妈为主,妈妈说什么都是对,什么都挺妈妈的话,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的男人,社会上用一种新名词称呼他们——“妈宝男”。

“妈宝男”是怎么产生的?

1、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只有1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

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只有6.9%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只有15.5%的人选择了父亲。

记得奇葩说上也有一集讲单身妈妈的话题,罗振宇曾反问“你以为有丈夫的妻子在家里难道不是单身妈妈吗?”

这里也反映出在中国家庭中,爸爸形象的缺失十分明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爸爸常常“隐形”。

曾有人开玩笑说为什么都用“父爱如山”来形容爸爸的爱,是因为你需要父亲时,爸爸们都如山一样杵在那儿一动不动。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这的确是一个常见现象,父亲角色的缺位或许因为工作,经济压力等外在原因,抑或因为夫妻感情问题,家庭问题等内部原因。

这种情况下,父亲的缺失从而形成母子相依为命,于是母亲也就成了“假性”单亲妈妈。与父亲将焦虑投向工作不同,母亲会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倾注到孩子身上,让儿子扮演或替代父亲的角色,造成没有边界的、过分的、令人窒息的爱,同时对儿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可能变得非常强,等同于母亲在和儿子恋爱,会让孩子难以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

另一方面儿子成为妈妈“替代丈夫”的孩子,必须要要承担起母亲对父亲的情感需要,内心不堪重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被吞没”创伤。

这种创伤会影响儿子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情感越来越封闭,因为一打开心扉就会让他感受到童年的沉重情感。还有些孩子若在这过程中学会了讨好哄骗母亲,会对母亲产生极度的依赖性,这也成为了现在的“妈宝男”,过度依赖母亲,而冷落妻子。

2、父亲的缺位,对母亲的过度依赖,使得恋母情结未得到有效处理。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指出儿童在3-6岁的时期,正处于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phallicstage。他们对于“异性”家长的性欲望(sexualwishes),及对“同性”家长的仇恨和恐惧的一种复杂情结(Auchincloss&Samberg,2012)。但这种性欲望会随着个体的发展而转化。

儿子会逐渐把父亲当做精神和理想的认同对象(Auchincloss&Samberg,2012)。并且对母亲的强烈的性渴望会被个体抛弃,并升华为对母亲的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爱。(朱迪斯·巴特勒认为,这个过程在人对于自身的性别认同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婴儿在约6个月的时候,开始发展出关于“他人”的概念,特别是母亲作为一个分离而又必要的人,当母亲离开时,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到了0-2岁,婴儿的早期阶段是母婴一体的关系。到了3岁以后,孩子更需要父亲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社会化同时过渡对母亲的性欲望。如果这个时期父亲缺位,会使得母子分离变得困难,很多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了,还是跟母亲处于共生关系里,自我未得到分化。

通常我们都认为“妈宝男”与母亲的关系如此紧密,是因为母亲对他全然的爱。然而事实可能正相反,这些母亲不一定具备爱的能力,正是因为婴幼儿时期缺少母爱,所以执着于母爱,长大后发现可以通过听母亲的话得到关注,于是对母亲言听计从。在“被吞没”的创伤背后是更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这也是一切恐惧的源头。

3、巨婴妈妈培养出巨婴宝宝

对于“妈宝男”现象,心理学家武志红曾提出“巨婴心理”的概念。

什么是巨婴心理?

巨婴心理指的是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

典型的巨婴心理分为3个特征:

1、共生心理

所谓共生心理,就是作为个体的成年人,无法独自生存,没有生活能力,极度依赖他人,认为他们和自己没有区别。

2、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婴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可以归为两点:1.我无所不能,所以我不能拒绝你的任何要求;2.我无所不能,所以你也不可以拒绝我的任何要求。

3、偏执分裂

偏执分裂是全能自恋的另一个极端,当所有的需要都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时,巨婴成年人就会转向另一边,也就是心理的偏执和分裂。要么狂热的追星或拜教,要么对现实世界的非常不满,容易暴怒。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

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丈夫与婆婆的亲子关系,如何影响着伴侣间的亲密关系?

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他们母子间的依恋关系的类型。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

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

第一种是安全型(secure)或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和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基本相同。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第二种痴迷型(preoccupied),是给予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因为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第三种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

回避型依恋常常表现出惧怕亲密关系和拒绝信赖别人的倾向。

恐惧型(fearful)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

而疏离型(dismissing)的人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

妈宝男就属于痴迷型母子依恋,属于一种不安全型的依恋类型。

在痴迷型母子关系中,儿子对母亲的过度依赖,母亲对儿子的过度干预,直接影响到儿子与另一半的关系。另外由于母亲把儿子当成“假想丈夫”,投射自己的欲望在儿子身上,导致另一半和母亲一起在“抢”儿子这个男性,共享他的时间和精力,儿子还常常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陪伴母亲身上,招致另一半的不满、嫉妒和愤怒。

同时受“完全自恋”和“共生关系”的影响,容易从母亲的形象和行为去要求另一半,当另一半无法达到期待时,便会遭到丈夫的贬低和指责“试试不如母亲”,把对母亲压抑的情绪完全的发泄在另一半身上而不自知。

了解到另一半的依恋关系,不难看出身处其中,他们也是受害者。

从某些心理治疗理论来看,矛盾型依恋者最需要的是自己了解自己,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原生情绪,当内心恐惧的时候不要假装不怕,当需要爱的时候大方表达出来,这样在与伴侣的相互的交往中才能少点误会,多些了解。

如何改善这样的关系?

纪伯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爱从不知晓自己的深度,直到分离时刻。”

对于长期未分离的母子关系,想要结束这种状态并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事,需要时间和耐心。

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首先,可以告诉丈夫你的感受,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用鼓励的方式让他感受到你的帮助和陪伴。

其次,让他了解到和母亲的病态共生关系,协助他一起处理母子关系。

最后,接纳自己和丈夫。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良好沟通是处理冲突、相互理解、包容接纳的基础,更是形成亲密关系中积极体验所不可或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31

‍‍我们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模式,始于童年。那时,照看者是我们的天,不仅要给我们衣食,更重要的是充分的安全感。

当然,完美的父母,是一种理想,能有一个稳定的父母已属幸运。

在我们哭笑叫闹的时候,有的父母稳定而温柔,有的父母置之不理,有的父母时好时坏,有的父母甚至大吼大叫起来。

我们为了适应环境,为了活下去,练出了自己特有的一种模式,心理学家称之为,依恋模式。

心理学家根据儿童与父母分离和重聚时的不同表现,将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他们能够在与妈妈的亲密与独立中保持平衡。妈妈离开,他们虽然有压力,但还是可以去玩自己的,等妈妈回来了,和妈妈依旧亲密。

2、回避型依恋,妈妈离开后,他们不哭不闹,妈妈回来了,他们也并不热情。他们喜欢独自一人玩耍,和别人并不亲近。

3、焦虑型依恋,妈妈离开后,他们会大声哭叫,紧张不安,不能独立探索环境,只有在妈妈回来后,他们才能感觉舒服些,但仍然黏着妈妈。

4、紊乱型依恋,他们和妈妈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没有规律。因为,同样的事情,妈妈对他会有不同的反应。有时疏离、有时亲密、有时暴躁,让他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来面对。

依恋是我们最初的社会性联结,让我们通过关系逐渐走进社会化的历程。

而亲密关系,则是这种依恋模式当中的最集中的体现。

这些模式的儿童,如无意外,长大后就变成了同样模式的大人,在对待亲密关系时,也会采取相应的方式。

每一型的依恋模式,都可以写一篇文章,我在这里不赘述太多,选择一些经典的片段和人物,让大家直接感受不同模式的特点。

安全型

心平气和,是的,就是这四个字。开会时,闲时,当她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一想起她,心内有种温柔的牵动,同时又有种安全感。——亦舒

这一型的人在恋爱中,会充满温情和爱意。通常不会对关系忧心忡忡。

对待恋爱中的风波,只要不是分手,都能处之泰然。可以很自如的与恋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也愿意聆听恋人倾诉。

焦虑型

她自己实践了她的预言:一开头就不看好这段婚姻,觉得危机重重,于是努力地防范错误,结果越做越错,她修成正果:她一点没有猜错,这段婚姻真的不长久。真是悲剧,一直把丈夫当贼,他终于没有敢辜负她,他去做了贼。——亦舒

这一型人对恋人的情绪和行为非常敏感,常常处在不确定中,疑神疑鬼的给自己消极暗示。其实事情并非她想象的样子。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又会感到懊悔。只要对方能给她足够的抚慰和安全感,就会感到很放松,心满意足。

回避型

“这十年里,我一直都在准备着你有一天会遇到更好的人,然后离开我。我为此做好了准备,甚至我连分手时如何保持优雅,以至于以后还能做朋友都设想好了。”——唐晶

这一型人认为独立、自由比亲密的恋情更加重要。其实,她也需要亲密关系,只是不愿意太过亲近,喜欢与恋人保持一点距离。

她不容易向恋人袒露心迹,这使得对方感觉有些疏远。

在恋爱中,一旦恋人表现出亲密的愿望,或者逾越了她个人自由的界限,她就会警觉起来。

她们强迫自己只依赖自己。以至于身边人常常觉得自己多余。

紊乱型

它叫圆舞,无论转到哪一方,只要跳下去,你终归会遇见我。

如果这是圆舞,为什么到头来,双方经历这么多人与事却没有与原先的舞伴离场?

也许音乐不对,也许我们听错了,也许是另一种舞,不是这个跳法,我们表错了情? ——亦舒《圆舞》

这一类型在关系里常常像贴错了门神一样,他们的行为和反应难以理解,无法估计,经常表现出具有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三类型混合特点。

对关系既抗拒又依恋,不敢轻易地进入亲密关系,但是一但建立起亲密关系就会紧紧抓住对方不肯放手。

“那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会是一辈子吗?”

不安全的依恋模式是可以在亲密关系当中疗愈的。

安全型,是最好的药。安全型的伴侣,包容而稳定,能让对方慢慢的去回到最初的原点,去安抚好当初那个焦虑的孩子。

只是,在现实生活当中,非安全型却常常不喜欢安全型,都知道安全型好,可当事人不要,旁人徒呼赫赫。

因为,当她和自我的连接不够的时候,常常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会觉得安全型人太稳定、太无趣、太平淡、太乏味,觉得自己没有燃烧过……反而很容易被一些能带来强烈感受和刺激的异性所吸引。

比如,焦虑型和回避型的就特别容易相互吸引,这个来访者和小明的关系,就是典型。

焦虑型的人碰上回避型的人会变得更焦虑,同时,焦虑型的人也会让回避型的人变得更回避。

旁人看着都累,可是当事人乐此不疲。

非安全型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寻找、吸引到那些会让他们重复体验到若即若离的不安全感的人。

让他们作出选择的,并非理性,而是惯性。

于是,他们的恋爱经历就像 “命中注定” 一样,遇到类似的人,重复类似的模式,周而复始……

这种命中注定,是我们的潜意识选择的。这种吸引无法用理性抗拒,只有想想如何去面对。

当你觉察到了自己的模式,这一切才会发生改变。

我们无法改变对方,只能调整自己。

学着好好说话,试着让自己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试着拥抱自己、试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试着去包容对方,为对方着想……

就这样,不断重复,你学会了在自己与自己之间,自己与他人之间,营造一种舒适而有效的关系,不被自己的固有模式拖着走。

不安全型的人可以试着用安全型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

在快发生矛盾的时候,想一想,如果是安全型的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装得久了,就成了真的。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完美的关系?

只是,我们愿意为对方改变,逐渐磨合出合适的样子。‍‍

和你轻松聊心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沙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