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当仁,不让于师》字对字翻译

请个位好心的大哥大姐帮忙翻译一下《当仁,不让于师》这篇文言文,老师要求要“字对字”翻译,力求都翻译出来,,多谢了!

1、【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

  3、【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4、【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5、【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6、【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教学有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没什么不是同你们一起做的,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7、【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 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用得上宰牛的刀?'子游对他说:'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学道就会爱护别人,小人学道就会服从指挥。''孔子说:'同学们,子游说得对,刚才我是在开玩笑。'

  8、【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夫子发誓说:'若我有歪心,老天讨厌我吧!老天讨厌我吧!'

  9、【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

  10、【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孔子说:'不要顾及我年长,而不敢讲真话。你们经常说,没人理解你们,如果有人理解并重用你们,你们打算咋办?'子路急忙说:'较大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强敌入侵,内有饥荒肆虐,我来管理,只要三年,可使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孔子微笑。'冉求,你怎样?'答:'方圆几十里的地方,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可使百姓衣食充足,至于精神文明,要等能人来教化。'公西赤,你怎样?'答:'我不敢说能干好,但愿意学习。祭祀的事,外交的事,我愿穿着礼服,做个助理。'曾点,你怎样?'曾皙弹琴正接近尾声,他铿地一声放下琴,站起来说:'我与他们三位不同。'孔子说:'说说有什么关系?只是各谈各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夫子感叹说:'我欣赏曾点的情趣。'其他三人走后,曾皙问:'他们三人的话怎样?'孔子说:'只是各谈各的志向而已。'您为何笑仲由呢?'治国要讲礼让,他的话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他。'冉求谈的是治国吗?'怎么见得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就不是治国呢?'公西赤谈的是治国吗?'祭祀和外交,不是国家大事是什么?如果公西赤只能当助理,谁能当总理?'

  11、【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quot;
  【译文】 伯牛生病。孔子去探问,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快要死了,命该如此吗?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

  12、【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 颜渊死,孔子说:'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13、【原文】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 颜渊死,孔子痛哭。身边的人说:'您不要过于悲痛了!'孔子说:'过于悲痛了吗?不为他悲痛为谁悲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8
二、当仁,不让于师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7则、第8则、第9则、第11则、第12则、第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引导学生鉴赏第9则、第13则选文。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选文解读

在弟子们眼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选文第1则:“叔孙武叔毁仲尼”,叔孙武叔是鲁国的大夫,“毁仲尼”就是诽谤仲尼。且看孔子的弟子怎么反应。“子贡曰”,子贡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是孔子门下最擅长言谈的人之一。《论语·先进》篇记载:“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意思是说孔门弟子各有所长,能说会道的是宰我和子贡,善于办理政事的是冉有和子路,长于古代文献的是子游和子夏。那就看看子贡是怎么说的:“无以为也”,好比说“无用为此”,指这样诽谤孔子没有用。为什么没有用呢?因为“仲尼不可毁也”。为什么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呢?因为他的才德太高了:“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这句话意思是说,他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简单的一句话就使用了两个比方,而两个比方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把孔子才德的出类拔萃说得淋漓尽致。就是因为孔子太卓异了,所以说他的坏话根本就没有用:“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自绝”指自行断绝跟对方的关系。这句话意思是说,纵使人们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显出他们不自量罢了!

在弟子眼中,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孔子只是一介布衣,他所以让弟子如此尊重,完全是靠自己的德行、智慧和才学。可是孔子本人却非常谦虚。他说,自己配不上“圣”和“仁”这两个字眼,自己可以称道的只是追求“圣”和“仁”的境界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来不觉得疲倦,如此而已。孔子非常尊重弟子的人格。他告诫弟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选文第8则:“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南子是卫灵公宠幸的妃子,因为淫乱放荡,为人们所不齿。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她把持着卫国的政权。孔子最后不得不去拜见了她。《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南子坐在葛布做的帷帐中等待孔子。孔子进门后,面朝北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拜了两拜,她披戴的环佩玉器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子路是孔子最耿直忠厚的学生。老师去见了南子,子路满肚子不高兴。这说明弟子们没有受到来自老师的压力。且看孔子怎么对待子路的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矢之”就是对他发誓,“矢”通“誓”。“所……者”,相当于“假如……的话”,是先秦时候人们发誓时常用的格式。比如,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齐国,齐桓公对他十分优礼。他也把齐国当成了安乐窝。重耳的舅舅子犯以及其他随行大臣认为他应该有大志,而不应该贪图安乐,就把他灌醉了打发他上了路。重耳醒来,气愤地拿着戈追逐子犯。后来秦穆公派人护送重耳回晋国的时候,子犯对重耳说:臣背着马笼头和马缰绳随公子巡行天下,罪过甚多,请让我逃命去吧。重耳发誓:“所不与舅氏同心,有如白水!”意思是说,我如果不和舅父同心,请白水作证!孔子对子路就用了类似的格式发誓。“予所否者”可以理解为我假如不对的话、我假如做事情不合乎道义的话。“天厌之”就是说“天厌弃我吧”。孔子这样发誓,是极言自己没有不对的地方,文章的表现力因此大大加强了。总之,这里一个是子路不悦,一个是孔子矢之,很好地显示了孔子师徒的关系。就写法而言,张岱《四书遇》评论说:“子见南子,妙在子路一怒,则圣贤循礼蹈义家风,神气倍振。如读《水浒传》,黑旋风斫倒杏黄旗,则梁山忠义,倍觉肃然。”

从人格上说,孔子是把弟子放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的。而且,他对弟子充满了关爱。选文第11则:“伯牛有疾”。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伯牛患的病不是通常的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伯牛有恶疾”。裴骃在《史记集解》中引包氏说:“牛有恶疾,不欲见人。”那么伯牛的恶疾具体说来是什么病呢?《淮南子·精神》篇提到:“冉伯牛为厉”;“厉”通“癞”,一般认为就是麻风病,又叫大麻风。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使患者手足、面部以及眼发生残畸等等,半个世纪以前尚是一种不治之症。患此病者常常遭人嫌恶。可是孔子对伯牛却毫不鄙弃。“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这里“问”不是通常的询问的意思,而是探问、问候、慰问。伯牛不愿见人,所以孔子透过窗户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这个细节,透露了孔子对伯牛的无限关爱。孔子当时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前一句是感叹:“死亡,这是命啊!”其中的“之”字不是代词,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有人称之为音节助词。后两句则反复感叹道:“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裴骃《史记集解》引包氏说:“再言之者,痛之甚也。”前后三句感叹,流淌着孔子对伯牛的深情。选文第12则:“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是鲁国人。他死的时候还很年轻。“噫”是感叹声,就好比说“唉”。“天丧予”意思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可见他是极度的悲痛。有人评论孔子这句话,说:“节短音长,言尽而意不穷。”(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二、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对弟子的爱往往体现出他的道德选择。伯牛和颜渊两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论语·先进》篇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意思是指孔子众弟子中德行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孔子为伯牛感慨“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个“斯人也”就包含着他对伯牛德行的推许。选文第13则:“颜渊死,子哭之恸。”“恸”意思是说悲哀过甚,以至于变动容貌。跟着他的众弟子说:“子恸矣!”意思是说:“您太过悲哀了!”孔子则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作一句疑问:“有恸乎”,意思是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真的太过悲哀了吗。再作一句反问:“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说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夫”这里相当于“此”,“夫人”就是“这个人”;“谁为”就是“为谁”的意思。这个反问里面,同样包含着孔子对颜回德行的高度推许。选文第9则“贤哉,回也”一段,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赞叹。

从写法上说,“贤哉,回也”一段和“颜渊死,子哭之恸”一段,都是非常完美的文字。钱穆分析前一段说:“此章……共二十八字,而‘回也’二字重复了三次,‘贤哉’二字重复两次,且又多出了‘人不堪其忧’五字,像是虚设。本为赞颜子,何必涉及他人。此一章如用刘知几《史通》点烦法,则二十八字中应可圈去十一字,大可改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章正为多出了上举之十一字,便就富了文学性,此所谓咏叹淫泆,充分表达出孔子称赞颜回之一番内心情感来。‘人不堪其忧’五字,正是称赞颜回的反衬,是一种加倍渲染。此章正为能多用复字复句,又从反面衬托,所以能表现得赞叹情味,十分充足。若在字句上力求削简,便不够表达出那一番赞叹的情味来。”又分析后一段说:“此章既曲折,又沉着。孔子当时自己哭得很悲伤,但他不自知,要由学生在旁告诉提醒他。那是何等描述,真好极了……往下‘曰有恸乎’四字,问得更妙。孔子哭得悲伤,但孔子不自知,旁人提醒他,孔子还是模糊如在梦中,一片痴情,更见其悲伤之真挚。文学最高境界,在能表现人之内心情感,更贵能表达到细致深处。如是则人生即文学,文学即人生。二者融凝,成为文学中最上佳作。”(钱穆《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中国文学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此外,本节材料所记录的一些细节,也值得细细咀嚼。孔子要弟子畅谈志向,子路“率尔而对”。一个细节,把子路坦率自信的性格表露无遗。孔子问到曾点,曾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个细节,让曾点潇洒超脱的性格跃然纸上。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弦歌之声,“莞尔而笑”;孔子感觉子路说话不够谦让,“哂之”。这两个笑,使孔子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拿孔子及其弟子间的师徒关系,来对比现在的师生关系,你觉得前者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

提示:该题目可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可见智见仁,不必强求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作为教师,跟现在的教师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完全相同。孔子作为教师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从政教伦理方面引导后学。而现在的教师,其社会功能除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外,还要向后学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当然,这些只是相对而言的。

二、辨析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及:夫子之不可及也(比得上,赶得上)/比及三年(等到)

斯:所谓立之斯立(则,就)/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这个)

焉:忽焉在后(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割鸡焉用牛刀(怎么)

如:如或知尔(假如,如果)/如五六十(或)

有关资料

1.评“颜渊喟然叹曰”章

周子所谓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此也。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2.评“若圣与仁”章

公西华亦慧。

(《四书评》)

3.评“贤哉,回也”章

问:“颜子‘不改其乐’,莫是乐个贫否?”曰:“颜子私欲克尽,故乐,却不是专乐个贫。须知他不干贫事,元自有个乐,始得。”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4.评“侍坐”章

读“曾皙言志”一章,曰:“此处正要理会。如子路说:‘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冉有云:‘可使足民。’不知如何施设得便如此。曾皙意思固是高远,须是看他如何得如此。若子细体认得这意思分明,令人消得无限利禄鄙吝之心。须如此看,方有意味。”

冉求公西赤言皆退让,却是见子路被哂后,计较如此说。子路是真。此四人气象好看。

曾点之志,如凤凰翔于千仞之上,故其言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恭甫问:“曾点‘咏而归’,意思如何?”曰:“曾点见处极高,只是工夫疏略。他狂之病处易见,却要看他狂之好处是如何。缘他日用之间,见得天理流行,故他意思常恁地好。只如‘莫春浴沂’数句,也只是略略地说将过。”又曰:“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只不至如此跌荡。庄子见处亦高,只不合将来玩弄了。”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

四段事三样文法,变化之中又极齐整,真妙文也。

子路节一“哂”,曾点节一“与”,而求、赤二节无论赞,复于末节补出,又是一样叙法,极变化亦极齐整。

四人四段事,末节在曾皙口中与夫子一齐会合,补明“哂由”之故与三子之可取,而“与点”之故终未明也,神味更远,令人想像。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子路节与下曾点节正好对看,“率尔”与“铿尔,舍瑟”相对,“哂之”与“喟然”相对。

(清·俞廷镳《四书评本》)

5.评“伯牛有疾”章

方将问人之疾,情意凄怆……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往复缭绕,情至恳切,意味深长。

(清·牛运震《论语随笔》)

6.评“伯牛有疾”“颜渊死”两章

“伯牛有疾”章、“颜渊死。子曰:‘噫……’”以下二章,皆后人哀祭之所本也,节短音长,言尽而意不穷。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7.评“颜渊死”章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一语,恸极了!

颜子死后,夫子哭之如此。因思世上人竟有死后令人笑者,复有生前令人哭者,更有生前令人笑者,真是可恸。

(《四书评》)

参考译文

1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别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

2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3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5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6孔子说:“诸位认为我有所隐瞒吧?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

7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刀!”

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8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假如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9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啊!”

10子路、曾点(字子皙)、冉求(字子有)、公西赤(字子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受拘束而不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们平时就说:‘人们不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将怎么做呢?”

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于大国之间,有军队来侵凌它,饥荒接着兵灾到来;如果我仲由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道德。”

孔子对他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方圆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假使让我冉求来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衣食丰足。至于那礼乐教化,就要等德行高的人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呢?”

公西赤回答:“不是说我能做什么,愿意学习啊。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者诸侯会盟的事情,我穿上礼服,戴上礼帽,愿意做一个小司仪啊(相即傧相,是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及司仪的官,有等级差别,所以有大相、小相之说)。”

“曾点,你怎么样呢?”

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指弹奏终了时最后一声高音),曾点放下瑟站了起来,回答:“跟三位说的不同。”

孔子说:“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

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我跟五六个成年男子,还有六七个男孩儿,在沂水中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啊!”

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个人出去了,曾点后来才离开。曾点说:“那三位说的怎么样?”

孔子说:“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问:“老师为什么对仲由笑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他的话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出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

“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的事吗?”

“在宗庙祭祀,或者会盟,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做小相,那谁还能做大相呢!”

11伯牛得了病(据说是麻风病),孔子去问候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死亡,这是命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

12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要了我的命!老天要了我的命!”

13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为悲伤。跟着他的人说:“您哀痛过度了!”孔子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第2个回答  2012-02-17
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追问

是全文,OK?

追答

1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别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
2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3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6孔子说:“诸位认为我有所隐瞒吧?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
7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刀!”
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8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假如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9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啊!”

第3个回答  2012-02-24
遇到有关仁的事,在老师面前也不谦让
第4个回答  2013-02-27
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