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呢?

“当仁不让于师”: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出自:《论语·卫灵公》载:“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今人多据此将这句话理解为:面对仁德,即便是老师,也不可与他谦让。

维护好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固然重要,但在孔子看来,对仁德正义的维护显然更为重要。不管是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还是亲戚之间、好友之间,一切的这些人情关系都不能成为弘扬仁义道德、维护真理正义的拦路虎。

孟子有言:“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上到高居庙堂的天子诸侯,下到身在江湖的平民百姓,仁义关乎人的生存发展,也理应成为高于人情、时刻为人所恪守的底线。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施行仁政,为人要有仁义,孔子回答学生子张说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五点就做到了仁。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为人应该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又有几个观念。先解释文字:当仁义所在的地方,都可以反对老师,老师错了还是错了,并不见得老师一定对。老师做得不仁,就不对。另一个观点,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并不是专制教育。他这句话就是告诉学生,只要认真理、认正义。

真理对了,正义对了,就不要考虑我这个老师怎样了。也等于西方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他当时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发生了相左的意见,这种意见相左,并不是对老师不尊敬。真理所在,对于老师的意见,也没有办法同意的。这就是做学问的精神,把皇帝的意见都碰回去。不管是老师或皇帝,正义所在一定要争,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必守的信条。但是有一点: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个“不谅”不是不原谅,是说一个君子,要真正的诚敬而不能马虎,不能随便的违反了正义。接下来: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为人干部,为人臣下的时候要敬,就是现在讲的“负责任”,先真正能负了责任,然后再考虑到自己待遇、生活的问题。假使说为了待遇生活而担任这个职务,那是另一观念。

一个知识分子做一件事,并不一定为了吃饭。一个人吃饭、生活的方式很多,所以要认识清楚,做事是为了责任问题。

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解释,这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一律谆谆教诲。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有一点,思想目的不同,没有办法共同相谋。但并没有说一定要排斥。没有办法互相讨论计划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3
“当仁不让于师”: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拓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作过一个注释:“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所以“当仁不让于师”,应该解释为: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当仁,不让于师”,意在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当仁,就是仁义当前,急着要付诸实施,马上加以行动;不让,不退让,按照自己想法去做;师,有三种说法:老师,众人,死亡。
因此,可有三种解读:
一、如果有仁义之事急需行动,即使老师不同意,也要勇敢地去做;
二、如果有仁义之事急需行动,即使众人都反对,也要勇敢地去做;
三、如果有仁义之事急需行动,即使有死亡危险,也要勇敢地去做。
每一种解读都有道理,都说得通。因为,意思一样:都强调仁的重要性,为了仁勇往直前。所不同的,是参照物。
第一种说法,大概相信的人是最多的。可以理解为,孔子在鼓励弟子,勇于为仁付出,勇于实践仁义主张,不必一切都遵从老师的意见。
第二种说法,孟子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反躬自问,如果正义在我一方,纵使千万人阻挠,也要勇往直前),可为佐证。
第三种说法,上一章“蹈仁而死”,屈原《怀沙赋》“知死而不可让兮”,均可为佐证。
三种解读,从意思上说,都对;但从行文一致性上说,孔子本人的意思,大概是第三种。
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篇》谈到楚国大臣子反答应跟宋国结盟的事情时说的一番话,可以作为例证:子反到宋国考察,听说宋国有人吃人的事情,非常吃惊,无比悲伤,他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心骇目动而违常礼”。董仲舒于是评论道:“礼者,庶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今使人相食,大失其仁,安著其礼?方救其质,奚恤其文?故曰当仁不让,此之谓也。”都发生人吃人的事情了,当然不能无动于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01

“当仁不让于师”: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出自:《论语·卫灵公》载:“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今人多据此将这句话理解为:面对仁德,即便是老师,也不可与他谦让。

维护好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固然重要,但在孔子看来,对仁德正义的维护显然更为重要。不管是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还是亲戚之间、好友之间,一切的这些人情关系都不能成为弘扬仁义道德、维护真理正义的拦路虎。

孟子有言:“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上到高居庙堂的天子诸侯,下到身在江湖的平民百姓,仁义关乎人的生存发展,也理应成为高于人情、时刻为人所恪守的底线。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施行仁政,为人要有仁义,孔子回答学生子张说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五点就做到了仁。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为人应该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又有几个观念。先解释文字:当仁义所在的地方,都可以反对老师,老师错了还是错了,并不见得老师一定对。老师做得不仁,就不对。另一个观点,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并不是专制教育。他这句话就是告诉学生,只要认真理、认正义。

真理对了,正义对了,就不要考虑我这个老师怎样了。也等于西方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他当时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发生了相左的意见,这种意见相左,并不是对老师不尊敬。真理所在,对于老师的意见,也没有办法同意的。这就是做学问的精神,把皇帝的意见都碰回去。不管是老师或皇帝,正义所在一定要争,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必守的信条。但是有一点: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个“不谅”不是不原谅,是说一个君子,要真正的诚敬而不能马虎,不能随便的违反了正义。接下来: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为人干部,为人臣下的时候要敬,就是现在讲的“负责任”,先真正能负了责任,然后再考虑到自己待遇、生活的问题。假使说为了待遇生活而担任这个职务,那是另一观念。

一个知识分子做一件事,并不一定为了吃饭。一个人吃饭、生活的方式很多,所以要认识清楚,做事是为了责任问题。

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解释,这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一律谆谆教诲。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有一点,思想目的不同,没有办法共同相谋。但并没有说一定要排斥。没有办法互相讨论计划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

第3个回答  2012-10-11
“当仁”有两解:
1.一为面临仁德;
2.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
你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作过一个注释:“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所以“当仁不让于师”,应该解释为: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出处是一样的,只是经过简化了。
意思有了些延伸: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第4个回答  2012-10-16
王夫之《四书训义》
【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程子曰:“为仁在己,无所与逊。若善名在外,则不可不逊。

【训义】夫子曰:仁道至大,而为之也难,于是而人且自逊曰,此先知先觉者甚深之藏,纯成之德,而我固未之逮也。而岂其然哉!一念之妄,知其妄而即可以自去;一念之存,得所存而即可以勿丧。人皆有此心,而心皆有此理,操之而存,欲之而至,惟仁然也。故当其求知,则闻见为逮,于师有让焉;当其徙义,则变化未尽,于师有让焉。而当敛气以养心,遏欲以存理,师亦尤是,吾亦尤是也,而何让焉!前不逊古人,后不俟来者,直任之而已。学者不勉,而曰此非吾之所及也,宜其终身而无当于仁也。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评:吾闻而信哉!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关于“当仁不让于师”还有一个故事。
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李迪、贾边皆有声场屋,及礼部奏名,而二人皆不与,考官取其文观之,迪赋落韵,边论“当仁不让于师”,以师为众,与注疏异,特奏令就御试。参知政事王旦议落韵者,失于不详审耳;舍注疏而立异论,辄不可许,恐试子从今放荡无所准的。遂取迪而黜边。当时朝论,大率如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