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中是“问题”重要,还是答案重要?

是问题重要,还是答案重要,还是两者都需要,为什么?

我觉得两者都需要,但是问题重要很多。


提出问题,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比如我每次做物理题目,我一看到不会做,如果我不去思考,我就不会产生问题,因为问题代表了我思考的过程,我从思考中,会产生为什么。


问题会反映一个人思考的方向,通俗点说就是思路。举一个很弱智的例子,比如我问我室我室友你饿了吗?我室友就能明白,我饿了,我想她陪我去吃饭。


提出的问题越深刻,就表明你思考得越深刻。你如果只是看一件事物的表面,提出的问题,就是比较浅显的东西。学术研究层面,哲理人生类,是需要窥透到事物本质的,这样的问题才有意义。


问题的产生,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因为你看到了问题,你就会想去解决。每一个问题的产生,会释放人的很多思维。科技研究里需要这样的问题,去不断地完善产品。比如我现在用的这个App,我觉得它有些功能有点欠缺。那么我会想着去解决这种欠缺,不让它出现这种问题。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答案。

答案解答了问题,在我眼里这就是它的作用。也举一个非常片面的例子,大学学生问老师,五大成土因素是什么?老师回答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你知道了这个答案,这就够了,够你考试了,够你学专业课了。答案对于很多人,解决了疑问就可以了,它发挥不了过多的作用。但是对于博士阶段,也就是深层研究者,你告诉它这个答案,它可能会想办法去求证,这种作用就升级了,参考思考的作用。


生活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答案,比如考试卷子上那张答案,那对我们太重要了。他们无法看到你思考的过程,只能用答案来表面评判你的这个学习过程。这就是答案在教育里最常见的作用。

问题引人进步,答案给大部分浅层者解惑。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往往用答案决定一切,涉及概率问题,因为思考问题的人,大部分都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8
这么看:
一是前因后果,有问题才有答案,问题是第一位的,是源。
二是答案是解决问题的。这个犹如青出于蓝胜于蓝。比问题更重要。所以,答案又胜于问题。
三是真正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靠答案……故最终是答案重要。
四是还有一个总让人忽略的事情,就是夹在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就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才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才是教育的核心。
总之 ,重视过程才是教育的核心。知行合一才是教育的根本。
第2个回答  2019-04-28
个人认为思考问题本身重要,而非答案,在这种具体的方法之下是一种更为广阔的认知:新的问题能够启发新的观点,有时甚至能改变局面。例如在心理学界,1998年以前,几乎所有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都致力于攻克心理障碍及缺陷产生的根源,认为去除所有消极因素就会迎来健康。之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主席,提出了问题:健康是不是由一些可以识别、评估和培养的积极因素构成的?这个问题催生了积极心理学运动。
关注问题而非答案的头脑风暴,更有利于克服之前的认知偏见,进入尚未涉足的新领域。学术领域已有这方面研究,如社会心理学家亚当·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研究了过渡时期“重述”的力量。不过,多数人不会自然而然地停留在问题模式,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寻找答案。
这套方法本质上是从几种有价值的新角度重述问题。这样有助于形成更具创意的思维习惯,并在寻求突破时带来控制感:不必空等灵感降临,可以做些实际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19-04-28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这句话的意思用现在的流行语表述,就是雷军说的那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代替战略上的懒惰。”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科学家如此,企业家如此,学生学习也是如此!
提问的能力要比答题的能力更加重要!但可惜的是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我们重视的都是回答问题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被题海战术折磨的苦不堪言,老师会被分数评比压的喘不上气,家长为中考、高考、小升初忙的不可开交,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是典型的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答题、做卷子,只能把学生变成复读机、复印机,要想成为“学霸”首先要会问问题!

学霸如何用问题解决问题!
一次和一位学霸聊天,让我感触颇深!我们闲聊之中,我偶然说到自己看美剧时有个小“痛苦”。每次剧中如果出现两地距离多少英里或者车时速多少英里,我瞬间就茫然了,一点概念都没有。只能停下来查一下度娘,这事儿本身不痛苦,痛苦的是我每次查完都记不住,下次遇到还要再度娘一次。
朋友告诉我,他以前和我一样,每次都查,查完就忘,毕竟不常用,无法形成重复记忆。
后来,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英里的距离是谁规定的?怎么来的?”
有了问题,
寻找答案便不是问题。
其实英里的来历很简单,最早古罗马规定用士兵走一千罗马步作为一个距离单位, (古罗马规定左右脚各迈出一次视为一步,通俗点说就是走两步等于一罗马步。) 这就是英里的来历。
计算方法也很简单,一个成年男性一步大致在八十公分左右,一罗马步等于普通的两步。一千罗马步的距离等于2*0.8*1000=1600米。
朋友说,从此他永远记住了一英里等于一千六百米。 我也终于明白我这个学渣和他最大的差别在那里了。
学霸会提问题,
学渣只会找答案。
此时大家一定会有一个问题: 如何培养提问题的能力呢?
其实提问题的能力与生俱来的天赋,并不需要培养!可惜大多数人的这个天赋在小时候就被扼杀了。
第4个回答  2019-04-28
关于教育中是问题重要还是答案重要,我认为是问题意识重要。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会希望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只有学生提出物理问题,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二、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的话,然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发现学生死记硬背答案,而不去理解和思考。三、教是为了不教。教育中提出问题,是一种深刻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能在以后学习其他知识,乃至生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