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社会的局限性

知道的就请说一下吧!!谢谢!!

中国农业生产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成就突出,至少在有文字记载的四千多年来,稳定而没有中断过。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看,必须要有相当稳定的农业生产,供给人们以生活物资,然后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才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集团,其农业生产中断了,文化和历史传统也一定随之中断。如曾经繁荣一时的文明古国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巴比仑,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还有古罗马以及美洲印加帝国的衰落、消亡,就与此有关。中国农业基础稳定和成就突出的重要原因是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积累,逐渐充实、改进、提高而臻于完备的。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始终没有出现过由于技术指导上的错误而引起的重大失败。

其次,由于社会历史的各种原因,诸如土地所有权分散、人均耕地少等,中国农业走的是向土地要粮食和纤维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历史地形成了中原地区重粮食和纤维,西部、北部重畜牧,东部重鱼盐,山区重木材,开发较晚的南方也是以粮食和纤维为主的局面。两千多年来,中国广大农业区一直以“五口之家”的家庭为经营单位,在不大的一块土地上年年种满作物,同时圈养一些家畜和家禽,畜牧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这同欧洲从古代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时,继承了古代农业牧草和作物轮作,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比重大的特点迥然不同。

中国古代农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它以劳动集约为主,与欧洲的资本主义集约有所不同,劳动集约是提高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措施是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紧密相结合。即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有条件的地方)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包括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的用地体系的实现。欧美人把中国水稻区的耕作方式叫作“园耕”,意思是在大田作业中应用园艺的经营方式。这是极为集约的农田操作和管理;而且主要是靠农民操作手法的灵巧,用简陋的工具做出细活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7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国内市场狭小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