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哪些军事才能

如题所述

诸葛亮虽然未能克复中原,但是其军事上也有着极为出色的成就。就战略而言,隆中对成为蜀汉集团的战略决策,且在汉中之战后几乎成功。隆中对作出之时,刘备尚是刘表客将,同时期的其他战略分析(如榻上策)均未把刘备看作一方诸侯。在隆中对之后,刘备开始攻城略地,建立基业,最终建立蜀汉。就战绩而言,蜀汉尽管未能夺得陇西地区,然而在弱国对抗强国的情况下,夺得武都阴平二郡,在正面战场屡屡击败曹魏军队,并射杀魏车骑将军张郃。蜀汉军队军纪严明,陈寿记载“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蜀汉的北伐大量消耗了魏国的国力,晋书有“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的说法。司马懿正是在与蜀汉的战争中逐步掌握实权,最终导致了高平陵之变。同时代东吴张俨评论为:“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认为如果诸葛亮不是因病去世,将最终达成其北伐目标。就军事理论而言,诸葛亮改善了八阵,推演兵法,对军事理论有一定的贡献。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观察蜀汉营寨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司马昭灭蜀后,就立即令其近侍陈勰学习其“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晋书与南北朝诸史有多处关于八阵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八阵对后世将领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刘备没有碰到诸葛亮之前有多少地盘。采纳了诸葛亮的战略后有多少地盘。比如刘备走与袁术争徐州,结果就是被吕布趁虚而入。无有立足之地。飘零半生。四十七岁才请诸葛亮规划战略。于是有隆中对。在此期间,诸葛亮是张良的角色。

张良的角色,刘邦有评价:樊哙,英布,曹参,攻城略地,不过功狗,张良才是功臣。其封侯受县在诸将之上。

你问有多大,大约就是从一个县膨胀到天下三分之一吧。


与曹操争夺汉中,报复孙权打夷陵。诸葛亮在后方苦苦支撑着残乱的蜀中,当起萧何之任

刘备惨败,黄权投魏,数年积蓄,于时殆尽,蜀中精锐,片甲不留。精英翘楚,死于王事。

然后刘备逝世,叛乱四起。

诸葛亮励精图治,削平叛乱,讲武练兵,发展经济,此萧何之任。

几年之后,便变丧乱之国为肃武之邦,出兵北伐,以一州之步卒,撼动天下。

斩王双,杀张颌,病曹真,败郭淮,退宣王。魏国以九州之力敌一国之众,竟闭门不出,千里请战,任蜀兵来去自如。

此势空前绝后。此韩信之能

军事家不是必然能打多少地盘。而是看其统兵用兵练兵之道。

是不是做到哪个时代的极致。达到了哪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要是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功业不显乃是正常情况。


可以看看文人领袖杜甫、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甚至基本上都是军事,比如苏轼就说:“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杜甫更是可以说专注于打地盘的方面,都是“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之类的,甚至治蜀理政,忠义情怀之类的都不怎么提。


其实不难看出,杜甫认为诸葛亮核心功绩就是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其余都可以放一边,因为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刘备就1个县,曹操都快统一了,最后却三分天下,甚至一度跨有荆益。所以当时把之后刘备集团扩张全归功于诸葛亮的文人(当然文人自然也会比较推崇智将)绝不止罗贯中一人。后世大概也就老毛敢说我行我上了,所以老毛就敢说隆中对千里迢迢分散兵力。


人家在蜀汉老本家谥为“忠武侯”,后来晋朝,老对手的子孙,追封为“武兴王”,后世千百年来,称为“诸葛武侯”,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你说人家一个丞相,一代文臣,识人有策治国有方,蜀民感念其文治千百年,然而谥号追封从未见半点“文”字,反而自家人和老对手纷纷称颂其武功,一般来说谥号追封中,文、武、忠这些字眼是最好的,但文武一般不共存。那么这一系列谥号和追封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还要在其政治能力之上,并且这是武侯同时代他的同僚,他的主君,甚至他的对手都认可的事情。


打下了多少地盘,这么跟你说,碰上诸葛亮之前,刘备可能根本就没想过要自立门户,从寄人篱下到鼎足三分,还不够吗?

第2个回答  2017-03-19
运筹帷幄 排兵布阵 计将安出
第3个回答  2017-03-19
诸葛亮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