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怎么治?

如题所述

看样子你年纪不大,还有人当你老师,而且,容易被道听途说迷惑。“上热下寒,清热不行,治寒也不好”这话听着不象懂医的话,倒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话。你的情况是四肢冷,易上火。一是体弱,易被传染。二是表里不调和。前者用补养法,后者用调和法。另外,看看自己是否有心理紧张的状态。心理紧张有时也形成那样的情况。所谓上热下寒,是下身冰冷,上身却热。是一种复杂型的伤寒。也许你希望了解上热下寒的治疗,另外,下面还有网友等看结果。索性,摘一部分古医书的有关部分,希望能有帮助。[因上热下寒。格拒中宫。故腹痛而呕吐。用黄连汤开痞而和上下也。且黄连汤与小柴胡汤。 俱是枢机之剂。而为和法。小柴胡和其表里。黄连汤和其上下。同一和法。而有横直之不同也。]------------------------------冷热不调候曰。夫人营卫不调。致令阴阳痞塞。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上焦有热。或喉口生疮。胸膈烦满。下焦有冷。则腹胀肠鸣。绞痛泄利。 宣明论曰。腹痛欲呕吐者。上热下寒也。以阳不得降。而胸热欲呕。阴不得升。而下寒腹痛。是升降失常也。黄连汤方黄连(三两○玉函。作二两。) 甘草(三两炙○玉函。作一两。) 干姜(三两○玉函。作一两。) 桂枝 (三两去皮○玉函。作二两。) 人参(二两○千金翼。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玉函。作五合。)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4
大自然的热气往上升,而寒气往下沉,这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在人体也是一样,所以会出现上部上火的症状,比如口干舌燥、口腔溃疡、面生暗疮、咽喉肿痛、心烦失眠、躁动不安等症状,而下部容易出现阴寒冰冷、下肢冰凉、腰腹部冷痛、小腹冷痛、大便溏泻等症状。

正常的人体有气血的流动,能够带动上部热量下行,和下部的阴寒消散,使身体趋于平衡,因此在大部分上次下寒的患者身上,可以运用温阳调动气血的方法去治疗,温阳比如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等药物,能够解除下部阴寒的症状,而更重要的是促进人体的阳气,使气血流动,使寒热调和。

除此之外,促进脾胃中焦的运转,促进人体的气血流通也非常重要,很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脾胃不和或肝郁肝气不畅,此类症状表现为明显的患者,可以应用疏肝理气、调达气血、促进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来达到气血寒热恢复平衡的目的。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文章内容,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第2个回答  2020-04-19
一味肉桂泡水加金匮肾气丸。足矣,一天用八克都喝肉桂水,不喝别的水。七天必有感觉明显改善甚至愈全。
第3个回答  2019-05-15
寒湿化火症;

请当地中医治疗。

非常简单一问;

如果属于春季偶然性范畴;

建议;生大蒜一头日二次3---9日

畅通大便三次自然平。
第4个回答  2020-08-24

身体上热下寒怎么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