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什么是道德?道德也是人创造的~你认为它是否会或多或少禁锢人性?

如题所述

你问的问题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建议你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应该能够找到你要的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8
道德是长期生活总结下来的行为规范,当然会禁锢人性,因为不禁锢,就妨碍到别人了。但是有了道德,最大限度的让每个人都自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28
它是不会禁锢人的个性的!人性又是另一层意思了
第3个回答  2012-07-28
会认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全有非得改变的理由。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8)是否常常心里计划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 (9)你是否经常对自己的
第4个回答  2012-07-28
所谓道德,就是指社会生活中大家普遍崇尚的一种思想准则,你也可以跟社会舆论联系在一起看。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也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人,凭借这种理性可以指导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人性都是自私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如果没有道德标准的约束人人为所欲为,那样世界会乱成什么样。简言之,道德会约束人性,但这种约束又是必须的。追问

嗯~我也觉得道德是用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

第5个回答  2012-07-28
道德的解释: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道德是人创造的,我觉得这个创造的用词不妥,道德是根据一个地方渐渐的形成的一种风气的自觉的遵守或者被迫的去接受,自觉的遵守我觉得是对大到社会小到地方文化的一种认同感才能浸染其中,被迫的去接受我觉得可能缺乏文化的认同感但又不能不入乡随俗。道德也在不断的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自身也在不断的成熟和摒弃。你说的禁锢人性我同意,但人性是什么?它的优缺点在哪里?禁锢人性的优点使社会死气沉沉优秀的道德风气被压抑社会缺乏道德充斥着冷酷无情偏激自私,这种禁锢使社会万劫不复,我们的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就是一列他腐朽了成了禁锢人性的枷锁,社会的发展是不断的看清人性的优点使之从传统中被解放或者发扬。人性的缺点自不必说必须要禁锢中加以引导。追问

那么你怎么看待抗日战争中的日本人呢?

追答

被狂热的冷血的妄想的军国分子洗过脑的普通日本人参与进了这场对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的一次战争,他们以为中国垂垂老矣黄土埋到脖子上了,他们以为秉着西方的先进武器和先进思想就可以把一个国家给征服,他们错了当我们中华儿女的国家意识被一个野蛮民族的侵略唤醒时,他所凝聚的力量会充分的爆发出来。

第6个回答  2012-07-28
如果你真正瞭解中文,而不是只搞现代那些贫血的中文,只搞那些肤浅的认识,只玩表面的假道学,那麼你这儿的说法就不会这麼完全本末倒置,顚倒是非黑白了。在中文里,道者为自然天地义理的一条一条的界线或关系。因为它们构成了关系或联系,因而把一些影响和作用都明明白白显现出来。那麼放进心里,人自然瞭然。这麼一来,人就可以理解一些事物的影响、作用,并且可得预测事物的发展和可能结果。德者,中文的义理就是放进心里之谓。在中文里头,德训得,德就是得到,而得到就是能把外界的自然天地义理跟原来已然放进心里的自然天地义理结合在一起,看出关系和联系,谓之得到。这里同时是知,也是理解。因而在这里就产生了能力。在中文里,这也称之为艺,术或工艺。在物理学上,这个状态被称之为功。得到自然天地义理,在中文的说法里,就是得道之谓。在义理的状态里,即被称之为道德。这种道德是被放进人的心里的,自然是人从自然天地里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人为矫作或伪造出来,甚而更不是假道学,伪称自然天地义理的东西。它本身就是自然天地的东西,当然也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那麼这种东西是否会禁锢人性呢?如果要说这种东西会禁锢人性,那也就是不瞭解什麼是人性,也不瞭解何谓性了。人者,中文里释为天地合德的意思。什麼是天地合德呢?这里的意思是说︰把自然天地义理一起放进心里。那麼这就是讲道德了。人以一个人的样子出现,是之因为道德的状态才得呈现出来。那麼,得道也就是成人的意思。那麼性是什麼呢?性者,本来的状态、没得说的。合适或合宜谓之。那麼什麼是本来的状态或没得说的呢?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自自然然。自然无它,就是自然天地的那种自然。为什麼自然是没得说、适切合宜呢?因为它自自然然,事物并行无碍,春夏秋冬春去秋来,生成变化从来没有缺陷,也没有不周全的地方,一切圆融善美,是那麼适时适地合宜。既是这麼适时合宜,这就是叫做自然了。这个自然当然就是根本,就是它的状态。状态,在中文里谓之本质;质者,亦谓状态。英文也是这样说的。property即状态是也。而这种状态不多不少,就是人本身表现出来的才能。在私有制时代,这个文字就变化生成为财产这个字了。而property不多不少,也被中译成为本质或状态,即本来有的那种性质。在古代的中文里,二话不说,直接就把性说成是从自然天地里承受下来的。《中庸》即称︰「天命之谓性。」《孝经.说曰》也称︰「性者,生之质也。」这里讲的意思也都一样是这个道理。那麼人性是什麼呢?照字面来翻译,即天地合德的状态,那麼这里说的内容不就是道德吗?其实,这些字眼不过就是一种自然天地义理状态在不同位置上的表现。让这种状态以不同的文字记号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自然天地义理、知识、道德或人性等等的这些似乎不同的字眼。不该是换了字眼,就搞不清楚是什麼东西了吧?从这里来看,禁锢显然就是从外头加在人性或道德上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那个东西,父亲同时也就是他父亲的儿子,不过仅仅是说法不同而已,这里何来禁锢,又禁锢了什麼呢?所谓道德禁锢人性什麼的,不就是胡扯一气了吗?既然讲的是中文,那麼就不要再你认为或我认为什麼了。这种你认为或者我认为是什麼的说法,是西方人不用脑袋、没文化的思维方式。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无论就是怎麼思考,怎麼认为,都不会接触到事物里头的东西。既要知道什麼是什麼,为什麼不就什麼这种事物本身的状态去瞭解它们呢?讨论问题要都是你认为或者我认为,那麼就永远只能永无休止的你认为或我认为。那种讨论问题的方式确实不是在讨论问题,不过是在耍嘴皮子。而且,一件事情要都能够你认为或者我认为,何不乾脆就认为有关这件事情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那不是皆大欢喜了吗?还讨论什麼劲呢?追问

那么你怎么看待抗日战争中的日本人呢?我很赞成你的观点,因为我之前参加过辩论队,发现其实很多问题争论起来实在是毫无意义~后来又转念一想,在用几天几夜去研究辩题,把一个辩题反复琢磨,这之间立场总是颠倒不定不停变换,认识却逐渐加深,这本身是有意义的,当站在比赛场上,其实就是双方的一场表演,娱乐大家~~

追答

这还需要在字面上置啄吗?一个不合天道义理的民族,自然不能称之为人。既不能称之为人,就无人性可言;不管理由多麼充分,行动方面自己以为多麼正当,全都一样。所以问题不能从俗谓的道德说法来这样看的。问题不能都是这样看,所以这才有战後有些日本人内心感到愧疚这件事情发生。这就是因为在天道义理上说不过去。这当然不是俗谓的道德说不过去。俗谓的道德都是有阶级性的。从这里看不对,从那里看是对的。那这还有什麼可以争议的。你说那时的日本人不对,他如果说是为了拓展他们本身民族生存的空间,不得不去掠夺其他民族的土地。你还能说什麼吗?这就像从前历朝要边境各民族纳贡一样。为什麼人家非得向你纳贡不可呢?这不是掠夺吗?为什麼从前自己做就对,现在别人做就不对了呢?如果把这种俗谓的道德在自己被欺凌的时候一直挂在口头上,你就是讲死了,根本还是说不过其他民族;因为你没理可讲,在人家那里可是自认为有道理的。那麼这种俗世的说法,对於其他民族来说,显然是你自己自说自话罢了。反正你高兴就好,没有别人在乎。那麼这种道德还玩什麼,一点力量都没有,谁又跟你来什麼道德的谴责呢?谁理你了。自己可怜自己去吧!既然没力量,还老是嚷嚷著做什麼呢?这里一定是问题了。不要让人家给瞧偏,就非得易弦更张不可。而唯一能够得到力量的,就是古代中国人所讲的那种道德,那才是能力的展现;那才是人家不敢小看你的地方。这年头,大家都在乎老虎,谁又管什麼小猫小狗那些虚弱的叫声呢?

追问

嗯~今天没时间了~很欣赏您辩证看待问题的方式~~本来想选作满意答案的,可是不小心点错了,对百度知道的使用还不是很清楚~
如果如今坚守的道德是古代人那所谓的道德,我也就不会有这个提问了~~讨论问题是一回事,站在现实的立场讨论问题又是另一回事~
您解释的道德,和我问题中的道德,本身不是一个定义,但是我学到了很多,很欣赏您~
语言本身也是交流的一重障碍吧~

追答

世界上从没有定义这回事,这是美国人发明的。现实里的任何事物都不会是你说它什麼,它就是什麼。你要老是从这里来讨论问题,甚至於讲从所谓﹥站在现实的立场讨论问题」,以为这只是定义的不同而已,你在现实里不知哪一天就会很难堪。世界上从没有所谓「我问题中的道德」这回事,这是你自己讲的和其他一些人自以为的内容,现实世界里从没有过这种东西,未来也不会有。那还讨论什麼问题呢?而语言也完全不是你所谓的语言这回事。自己看著办吧,多说无益。读书和知识要都是像你这样子来求得,你终其一生也永远不会知道什麼是读书,又什麼是知识。这些东西又跟你的生活有什麼关系。那麼话是否说得清楚或不清楚,那就更别谈了。

追问

你说:道者为自然天地义理的一条一条的界线或关系,德者,中文的义理就是放进心里之谓~那么你说什么是自然天地义理的一条条界限或关系?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人永远不会到达事物本来的样子,所以什么是读书?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真理?难道你就知道了吗?即使你有了你自己的理解,那也只是你某一阶段个人的理解,它会继续增减,继续完善~
如果语言不是我所谓的语言,那么请问什么是真正的“语言”呢?

追答

事物非你说或他说,或者什麼是本来的样子,即为本来的样子。事物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因为是一些界线所间隔形成的,我们才称之为状态。它成形、成器,是之才被称之为事、物或务。事、物或务是人类给这些状态提供的一个记号,表明这个状态用的。而这个状态因应界线间隔的关系、作用或影响,会有不同的消长或增减,甚而范围的扩大。但这些消长或增减,或者范围的扩大,并非指它的体积或形状,而是指它的影响和作用。这时候这种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形势,因而足以主导或控制其他跟它周遭有关的一些状态。所以,我们从来不会主观地先说一件事物或者一件事情是什麼。因为在没有把它的状态弄清楚之前,我们根本不可能先去说它是什麼。我们只能因为它周边的东西是什麼,才能说它是什麼。我们在研究一个状态时,我们知道它周边的联系和联系越多,我们就越能够知道它是什麼,因而通过它的那种状态,说出它是什麼。所以一个事物是什麼,不会是你说或他说是什麼,它就是什麼。它是由它自己的那个形态来决定的。我们不是永远不会到达事物本来的样子,而是我们只要能够把它周边的关系和联系找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它周遭的这些界线和界限,来让它本身显现它本来的样子。这点道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都说过。他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维创造物和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的事物联合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把各种事物的质的差异都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特定的存在著的物质不同,并不是感觉上存在著的东西。」「然而确实对我们说:我们也不知道什麼是物质和运动!当然不知道,因为还没有任何人以其他的某种感性方式看到或体验到物质本身和运动本身;人们所碰到的只是各种不同的现实地存在的实物和运动形式。…因此,只有研究个别的实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我们也才认识物质和运动本身。」那麼又是怎麼研究的呢?「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运动形态,我们也就认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达到现实的因果关系。」而形态之间的间隔,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一条一条的界线或关系。当然,所谓的读书、知识或真理等等,也是这样一种状态,自然也是从这里去理解的。这里从不发生个人理解这件事情。有的,只有事物本身呈现出来的状态。而理解,不多不少,正是形成这种状态,才谓之理解︰因为一条一条的界线分解开来,因而得明。同理,语言也完全是这种状态的张显。语言者,即把圆融善美的状态表述出来谓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