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社会公共道德,又称善良风俗,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准则。公共道德观,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其价值取向就是社会、集体、他人、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x0d\x0a礼貌谦虚\x0d\x0a为人要有礼貌,这是做人处世的最起码的要求。礼貌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对人有礼貌表现了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情感和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强调礼节礼貌的重要性。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要求人们要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言谈谦虚,待人和气,亲切热情。彬彬有礼的人,必然赢得人们的依赖和尊重。谦虚不是自卑,更不是贬低自己,而是一种外在的内在修养,表现为与人交往时虚怀若谷,尊重他人的人格,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不夸耀自己,自吹自擂,举止言谈谦恭有礼。\x0d\x0a\x0d\x0a坦诚相见\x0d\x0a人与人之间相处和交往,不仅要讲究礼貌、谦虚和气,尤其需要坦诚相见,使人放心,这样才能赢得朋友,易于找到患难之交,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如果你能给予他人以诚挚的敬意和真心真意的赞扬,而不是用虚伪的奉承来满足一个人的自尊,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变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达理,更易于与人合作。\x0d\x0a\x0d\x0a成人之美,助人为乐\x0d\x0a我国古代的孔子就大力倡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一个人应当与人方便,切勿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或见死不救。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会时时快乐,事事顺心,总有需要别人帮助救济的时候。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主动帮助别人,以助人为乐。同样的道理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帮助别人,为别人做好事,就会使人由于你的存在而愉快,因你的存在而欣喜,因你的出现而鼓舞。反过来,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因为,感恩图报,礼尚往来,是人的共性要求与意识。\x0d\x0a\x0d\x0a遵守秩序\x0d\x0a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保持相对稳定与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遵守公共秩序,为的是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是自己从事公共活动的必要条件。遵守公共秩序要求人们要有纪律观念,有较强的律己自控能力。纪律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的共同利益。一个没有纪律观念的人,很难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纪律观念的强与弱,又同人们的律己自控能力的高低有关。讲究卫生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内容,是造成优美环境,使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它历来是社会风尚的一个方面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x0d\x0a\x0d\x0a敬老尊师\x0d\x0a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素有敬老爱幼尊师敬贤的美德。孔子把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当作自己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语》有云:“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所以,尊师敬贤是“天理”之所使然。一般来说,老年人有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社会或多或少地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应该受到后辈的尊敬。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大人的关怀和照顾。师长是人生的向导和知识的传播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尊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贤者,一般是指那些德高望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类精英,对他们表示钦佩亲敬,表达了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类的追求精神。今天,尤其应该恢复发扬敬老爱幼尊师敬贤的传统美德,以造成良好的社会风尚。\x0d\x0a\x0d\x0a爱护公物\x0d\x0a公共财物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社会发展,生产改善,社会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每个公民都有法定的责任有义务,保护和增加社会公共财物。\x0d\x0a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3条)从此我们不难看出,爱护公物不仅是公民的道德规范,也是宪法规定的法定道德义务。\x0d\x0a公共场所的建筑物、古代文物、花草树木、娱乐器具、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公共财物,所以,为保护在公共场所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制订公共场所的纪律。人们应该正确认识纪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相对而言的,并受一定纪律的约束和限制。纪律是广大群众利益的体现。没有纪律,人人为所欲为,也就没有广大群众的自由了。人人遵守纪律,按公共场所的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人人都可以得到相对的自由。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公共场所的各种服务和便利。爱护公物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不仅要爱惜公共财物,还要同侵犯公共财产的行为做斗争。\x0d\x0a\x0d\x0a遵法守纪\x0d\x0a遵法守纪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它要求人们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否则,就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公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通过法纪的他律,确立公民的道德自律,就显得特别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政治、经济和其他活动,以至于公民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秩序,都有赖于法律的规范,国家的稳定,也有赖于法纪的保障。广大公民必须培养守法的精神,严格地自觉地遵纪守法。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保证社会有正常的秩序和稳定的环境。\x0d\x0a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广泛深入人心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综合晴雨表,是社会风尚的最起码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反映。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和蔓延,有助于造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x0d\x0a\x0d\x0a保护环境\x0d\x0a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x0d\x0a作为社会公德的新添内容,它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同样也需要我们的广泛遵守和维护。在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它依赖于每个社会公民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主动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每个人力所能及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