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是一生的功课。记得我12年1月拿到心理咨询师证后参加的第一个工作坊是贝曼的萨提亚个人成长,5天的课程结束以后,我就记得了一个词叫做“觉察”,不过当时我还不会。

首先请大家来看这样一组图片,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这是一位摄影师连续9年在纽约的一个街头抓拍的,时间是早上的8:30-9:30.当他整理相片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很多人的表情、动作、神态竟然如此相似。我们很多人也和他们一样,1年、3年、5年、10年甚至更久都保持一种模式。就好像这个觉察的察字一样,我们被罩在自己的钟罩下面。

觉察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有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前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心中的念头及其缘起。再进一步说,人在出生之后,由于家庭教育及环境、学校教育及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自身的动物本能,比如生存捕食本能、生殖本能等等,会形成相对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情感情绪模式,相对稳定的身体语言以及各种习惯。尤其是在小的时候,这些模式形成之后就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无意识地影响并控制着我们,而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又往往无法觉察到它们,但是当具体的情景和事情以及各种人际社会互动中,这些模式都会发挥作用,而且是自发的运行。换个词就叫做人的机械性,这种机械性和物质世界的机械性实质上是一模一样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原理很生动的描述了这种机械性,这种机械性也可以叫做重复性发生的模式。因为无法觉察到这些机械性的模式及其根源,只能由各种命运牵着走,自己完全没有自主性,只能随波逐流。这就是所谓的沉睡的状态。而觉察,就是要摆脱这种机械性,不被过去的各种业力牵引,这就首先要觉察到心中到底是什么被外界牵引走了。

那为什么要做觉察呢?刚刚我们提到潜意识,这就不能不来谈谈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了。冰山理论认为我们的心理结构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就是我们知道的部分,比如你现在正在干嘛,你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今年多大了,等等等等。听上去我们知道的挺多的,但只可惜它会占到3%左右,只是冰上浮在水面上很小的一角而已。前意识是我模模糊糊知道,我好像知道但我又不确定。冰山下面庞大的部分就是潜意识。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很多道理我知道但我做不到,就像甄嬛传里的皇后说的那句“臣妾我做不到啊”!还有很多我看得透但我忍不住。

那潜意识里面藏着什么呢?

第一层:未能释放的情绪(浅层的软土)

有情绪,但是被某种东西压着。比如老师批评了你,可是老师是冤枉你的,很委屈,很想哭,但爸爸说哭什么哭,尤其是男孩子,都会说你是男子汉,不许哭鼻子。所以,那个情绪就被压进去了。这个事情被压进去软软的浅层的土里面。所以,我们说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

第二层:未能有机会说出的话(有淤泥还有石子)没有道的歉意,没有表达的爱意,没有问的问题。

你想对某些人说心理话,但那个时候可能人太多,或者有点不能说的感觉,心里很难受,就说先搁一段吧,到时候说也不迟,结果,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慢慢就忘记这个事了。

第三层:理想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藏有蚂蚁洞和蚯蚓的硬泥里)

理想的自己很漂亮很漂亮,白白的,很可爱很可爱,可是现实的自己是很黑、很胖,一点儿也不CUTE,所以就不敢承认这个事实,自己和自己生气,生气完了就忘了这事了,所以就很难受,心里很难受,但又说不出是怎么个难受法。

第四层:障碍人际关系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泥土下面的沙子)

因为什么事情就很难接受,比如他是你很恨的人,可是现实中他是你爸爸,你很难受,你知道怎么解决,就是不想解决,就把它压下去了呗。

第五层:未能完成的渴望(深深的)(沙子下面的淤泥)

想去实现一个愿望,比如特别想报一个钢琴班,但因为没有钱,所以没能报,但是慢慢就忘了这个事。被意识忘记了,其实潜意识还记得,但是意识想不起来了,就会觉得自己很难受。

就被压到了潜意识,潜意识就像个宝库,现在在使用的东西,就不怎么使用了,每天有很多新的知识进入,那些旧的知识,大脑觉得你还有用的,就帮你放到潜意识里。

第六层:深深的孤独(基岩层)

很难受,你不知道难受到哪儿去了,就像有人离开你了一样,你会觉得很难受,无法接受,很孤独很孤独。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安慰,没有人爱。

那么通过自我觉察练习,我们就能一点一点事件背后我的感受、我的观点、我的期待、我的渴望,找出我情绪背后真正的意图,并在行为和态度上做出真正的转变,才能回到我自己最初的目标,而不是迷失在事件本身。

练习的方法有很多,萨提亚的冰山日记,这是我以前常用的方法,通过萨提亚冰山,我看到了更多的自己。当有事件刺激到我们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萨提亚冰山来看一下。事件本身是没有好坏对错的,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我们之所以对它有感觉是因为我对这个事件赋予了意义,以及我身体里有过往类似经历的记忆被唤醒了。所以当我们面对外部刺激产生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一下我当下的感受是什么,我对这件事的观点是什么,我对他人、环境和自己有怎样的期待呢?我到底渴望什么?最终找到我是谁。当我们经常去练习萨提亚的冰山日记的时候,我就越来越能在关系里看到自己和对方,明白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应的背后原因了。当我看到以后,那我也就能用其他的方式去表达了。

六秒情商的TFA卡片,这是一套工具,简单好操作。我们可以想到一件事情以后,找出事件中相对应的情绪、想法、行为的卡片,然后看到我有一个怎样的模式,就是每次当发生......我就会有......的想法,升起......的情绪,采取......的行为。当我看到以后,我就想如果我改变情绪、想法、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其他两个会不会随之产生变化呢?Of Course!于是,我们尝试替换其中的卡片,找到新的模式,并在实际中去练习。学习了六秒情商以后,我就把TFA和萨提亚冰山结合起来锻炼我的情商肌肉。

还有就是OH卡,非常好用,快速神奇,通过抽卡解卡,就可以帮你看穿潜意识,透过卡片看到你被压抑的情绪、没来得及说出来的话。就比如说利用孩童人像卡做每日一抽,通过你看到画面的描述、你说的话、画面上吸引你的部分,你看到画面以后的感受,等等,都可以去觉察背后的原因,看到你的潜意识。而通过它的副卡也可以帮助找到解决方案。当然,OH卡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哈^_^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五维的冲突觉察日记,也是目前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工具,我觉得它是对萨提亚冰山的一个升华版。

相信大家在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冲突,比如指责下属,骂的他狗血淋头,或是面对上司发飙的时候内心很气愤,但又碍于职位只好忍气吞声,又或是在朋友面前热心肠好脾气,但面对家人就很容易上火发脾气,这些情形应该随处可见吧!那让我们回想一下,当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都是如何应对的?指责?隐忍?讨好?讲道理?岔开话题?还是一笑而过?或许我们的应对方式并不一样,那我们再看看面对冲突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什么?是表面的行为还是背后的动机?是双方的情绪感受还是你想要的结果。我们说关注点不同,自然产生的结果也不同。可证如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它的正向动机一样,也隐藏着情绪、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这就是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在以往冲突过程中,一般我们往往喜欢找对错,其实是更喜欢找错,你的错或是我的错,所以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指责和自我反省。可是指责他人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双方关系恶化。那有人会说自我反省总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吧,从自身去找原因并进行自我批评。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呢就是过程中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这不好那不好,搞得自己没有信心。所以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最好的方式是自我觉察而无需指责他人或自我批评。五维的冲突觉察日记,是一个内求的过程,为什么我们会有冲突,是因为我们都有很多卓越性,在某些方面做的非常好,也希望对方能做到这样。我们都有很高的要求和追求,对他人也寄予了同样的期待,而如果这时对方做不到,就会发生冲突。而发生了冲突或不舒服,我们可以一边觉察一边来写冲突觉察日记。

为什么我说五维的冲突觉察日记是萨提亚冰山日记的一个升华版呢?因为之前通过冰山日记我能够看到自己也能够看到对方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背后有这样的观点、期待和渴望。我看见了,我接纳,然后我的情绪可能就平复了,但我并没有更好的行动计划。而五维的冲突觉察日记帮我们看到这背后其实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卓越性。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卓越性的时候第一感觉是美好的,于是能量就提高了,而不会再停留在未被满足的期待里。当我看到自己的卓越性的时候就想做点什么,不要因为自己的卓越性而造成不好的影响,要做的是去创造一点东西,从而能给其他人带去积极向上的能量。

五维的冲突觉察日记一共有以下七个步骤:

1.客观描述冲突,和谁发生冲突,具体是什么事,哪个店发生冲突了。只写客观事实,不分析原因。

2.在这个冲突里,我期望对方是什么样子的?希望他会做些什么?

3.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期望的10个原因。

4.从上面10个原因中找到我身上的10个卓越性。

5.在现实中去看大多数人是怎样的,而我的期待是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吗?冲突中的对方呢?

6.因为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卓越性,并欣赏自己的卓越,我也知道冲突中的对方也有他的卓越性,只是和我的不一样,我接纳。在现实检查中我发现我的期待是按照我的卓越性设计的,而对方却不一定或很难做到。如果我想要我的期望能够实现,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我怎样用我的卓越性去影响他。

7.我的行动计划。

冲突觉察日记的目的是觉察自己的卓越或优势,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是找到自己的卓越。冲突都是因为自己的卓越,也就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所以才会有冲突。通过觉察日记找到自己的卓越,从而进一步把卓越作为礼物决定做些什么,让周围的人啊、团队、公司因为你的卓越而受益,而不是让自己的卓越来让自己,面临冲突,惩罚自己也惩罚别人。

这就是冲突觉察日记的七个步骤。到目前为止我也写了十几篇冲突觉察日记,我给大家分享一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事实:女儿第二天语文单元测验,她自己说第一单元没有考好这次要好好复习一下,但她回家后拿手机看漫画、吃东西、东瞅瞅西看看总之一直在游离状态,并没有认真复习。我的期待:我期望她自觉复习、测验有好的成绩。原因:说到做到;要有计划性;人需要对自己负责;你自觉我少操心;你长大了要懂事;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弟弟、给自己;不能玩手机上瘾;浪费时间;竞争激烈。卓越性:守信、有计划性、有责任心、自觉、懂事、照顾他人、上进、放松、自控、努力。现实检查:女儿学习生活上还是挺能干、也很努力,上进的,比较懂事、平时作业还蛮自觉的。毕竟还是孩子自控、照顾他人对她来说有点难度。但考试之前她有小焦虑更想放松。于是我决定送给她的礼物是:放松。我决定:考试前跟她聊一聊,帮她分析一下,慢下来听她说话,耐心陪伴她,帮助她更好地成长。我还打算买几套纸质的漫画书给她看,自己也看看。这么想也这么做了,然后我们的沟通就很顺畅,她也很感动,觉得这个妈妈还是挺懂她的。

其实,冲突中谁先低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觉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活中所有发生的事件我们都可以重复的问自己,不断重复的问,直到内心的答案涌现,把每一个升起的事件当作镜子一般来反观自我,内观自己并从中得到领悟及智慧。当每一件事情都能让自己觉察到自己的问题时,那么就能洞察到深层的智慧,运用这份智慧,许多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自我觉察的方法带给你真正的目的。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屎。”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

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你看到的都是你自己,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提升觉察力,习惯自我觉察,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