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法定婚龄后,真的能实现新生人口的上涨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8-09
第一,我国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偏高。

横向比较,我国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是各国中最高的。纵向比较,我国1980年婚姻法与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相配合,出于适当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将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提高了两岁。可以说,现行法定婚龄的规定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高的。

第二,降低法定婚龄,是我国目前人口政策的需要。

“十二五”以来我国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大幅放缓,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明显减少,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群众生育意愿发生了重大转变。为应对这些重大变化,2013年“单独二孩”、2016年“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意味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由以控制数量为主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此历史背景下,适当降低法定婚龄成为可供选项。

第三,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改变目前初婚初育年龄偏高的现象。

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已从1982年的23.70岁提升至2010年的25.97岁。另外,从1990年至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21.4岁提高到25.7岁,平均初育年龄也从23.4岁提高到了26.8岁。

第四,现实生活中,存在男女双方因未达法定婚龄、不能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生活、生育子女的现象。
第2个回答  2019-08-09
降低法定婚龄恐怕也无法刺激生育率提高。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是否和之前的算法一样,提高几岁就少生一代人,降低几岁就能多生一代人呢?
没那么简单,时代已经不同。低生育率并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共同面对的问题。
普通人的生育由生物本能驱使,本身就是种强烈的欲望。但是越来越进步的生活方式,却已经成功的压制了这种欲望。
高强度生活压力,高企的养育成本,都使得很多城市家庭的生育安排往后推。刚刚完成阶层跃升的家庭虽然孩子生得少了,但所投入的养育精力和资源却远远超过几十年前一家一生一大堆的时代。
女性地位提升了,工作中的女性对自己的生育有了更慎重的安排。
说到底,低生育率,是城市化现代化后的人们生孩子的收益下降,而成本和风险提高的结果。
另外,避孕技术和知识的普及,使得意外怀孕,计划外生育也减少了。对于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来说,还存在着非婚生现象不为社会宽容的问题,而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非婚生现象是对生育率的重要支持。

所以相比之下,降低法定婚龄根本不是什么一试就灵的妙药。时移世易,古代能管用的手段现在已经不灵了。
第3个回答  2019-08-09
不会,现在人生活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结婚生子的意愿在推迟和减弱。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对结婚生子的意愿似乎越不强烈,那么这些大城市的年轻人到底怎么想?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此前报道,在北京从事审计工作的于贤表示,大城市节奏快,竞争激烈。“审计行业加班出差是常态,没有时间约会,也没有时间相亲。”

恋爱都顾不上谈,怎么可能结婚?这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临的窘境。即使是有稳定恋情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轻易“谈婚论嫁”。上海白领徐珊直言,“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结婚后又必然会考虑生子和育儿的支出”,从个人到家庭的转变并非易事。

经济发达地区房价相对高昂,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年轻人走入婚姻的步伐。于贤直言:“没有房子,丈母娘肯定不愿意,住在合租房里也有诸多不便。但是像北京这样的高房价,35岁前难以买得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代际间的婚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很多都市适婚青年表示“宁缺毋滥”,不着急结婚。在南京工作的陆子夫,有房有车有时间,但他仍表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是要找到三观一致,能进行深层次沟通的人,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

早些年,年轻人到了二十三四岁,很多就结婚了。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可能本科毕业就已经23岁了,结婚的年龄必然会不断推后。现在我国成年人口近一半会接受高等教育,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上升,相应的年轻人独立、工作和成家的年龄也会推后。
第4个回答  2019-08-09
我认为不能的,有些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很小,但实际上人口增加很小。近日,有专家学者建议,将法定婚龄从现行的男22岁、女20岁降至男20岁、女18岁。但《人民日报》前不久发起的一次网络投票,有超过87%的网友反对专家学者下调结婚年龄的建议。
首先在于专家学者的建议从理论上说可能正确,但拿到现实中确有很多因素制约,或者说有很多变量,让大家不能完全接受。比如,女18岁、男20岁在当下,都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选择结婚,恐怕对其学业、就业以及当下年轻人想趁年轻多学一些东西,或者多出外游玩、长长见识等相冲突。
其次,如此调低结婚年龄,也让不少现在做家长的有所疑虑。比如,现在已经成为父母的大都是90后,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之中,初成父母方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不易。因而会产生诸如,“早婚后生下的宝宝谁带?”“带宝宝怎么上大学?”“奶粉尿不湿谁买?”以及更多家长担心“会不会助长孩子在高一高二就谈恋爱、高三一毕业就结婚?”等等。
新生人口是否增加,不是在于降低结婚年龄方面,而是应该鼓励夫妇多生孩子,降低育儿成本,所有教育全部免费,这样才会激励大家。
第5个回答  2019-08-09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答案是否定的。下调法定结婚年龄,和生孩子,这些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我们邻居俄罗斯,我记得俄罗斯就是法定结婚年纪是十六岁,但是它的人口还是没有增长,那么大俄罗斯还是只有那些人口。更不用看对头日本了,人口已经是负增长了。
对于一些年轻人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人有婚姻恐惧症有人害怕要孩子压力大没有自由。
一.是大环境的不同:在爸妈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很多人结合都是为了生存而努力,加上信息没有那么发达基本上结婚都不会找外地的。那个年代思想没有那么开放,婚前同居那是不可能的会被人说三道四的。
而现在的男女同居是家常饭,能过就过不能过再找人重新过,他们多数在同居挫折中失去信心。
二.生育观念的转变:早期结婚生子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增加劳力一个家庭会生育好几个孩子。
现在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觉得生了孩子以后失去了自由。还有一些女性不想被传统的大男子主义管束,希望自己独立出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一些家暴影响极坏。
三.压力环境:早期是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在土地里面找食比较简单只要勤奋就可以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面临这房贷、车贷的压力,很多都是421家庭一大家子要养活。早期养个孩子的观念就是:一个也是养一群也是养。现在一个孩子都觉得压力大,生活成本高你还不能给他太差了,害怕与其他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还有就是以前结婚受条件有限,请亲朋吃个饭就行了。现在结婚除了彩礼还要有车有房大摆酒宴,条件不好的全家贷款结婚,信用卡都会刷爆。结婚以后想创业发现自己的胆子变小了顾虑也多了,一旦失败家庭跟着受牵连。
婚前单身的时候时间自由财务自由,想去哪就去哪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半夜接到朋友电话出去喝一杯彻夜不回。婚后有人管着半夜还要起来给孩子换尿片泡奶粉,如果你不搭把手会谴责你不顾家。等孩子大点了你要花钱给他找好的学校托各种关系。自己的工作还不能拉下一不小心会被比你年轻的人超越了,担心失业担心意外随时会来。折腾的精疲力尽后一个人提着一瓶酒默默地喝着心中感叹:还是单身好没有什么牵挂,那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