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法定婚龄后,真的能实现新生人口的上涨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8-09
降低结婚年龄是基于这几个原因。

主要是为了增加出生率,增加我国人口的数量。我国虽然是个人口大国,人口世界第一,但是在计划生育执行的这几十年里,我国的出生率一直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虽然人口基数还是很大,可是新生人口少,老年人口众多,青壮年越来越少,导致我国现在老龄化问题严重,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就未富先老的话,十分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为了不在未来有人口危机,保证足够的劳动力,我们需要增加出生率,降低结婚年龄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再一个现在生活水平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青少年身体发育成熟的时间也比之前更早,完全具备了结婚的身体条件。对于早早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感情合适的话,就可以到民政局领证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

当然,降低结婚年龄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有些年轻人自己都还不够成熟,本来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如果一时冲动去领了结婚证,日后感情破裂的可能性很大,离婚的几率大大增加。婚后有了孩子的话,这些孩子会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也还只是一个设想,具体的影响还是得看日后的执行情况。
第2个回答  2019-08-09
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时,有一些委员建议适当下调法定结婚年龄。
在国家权力机关的议事平台上,下调法定婚龄的建议并非首次提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建议修改婚姻法,将男女法定婚龄分别下调2岁。近两年的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类似建议。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男子22岁、女子20岁可以结婚。与许多国家的法定婚龄相比,中国的法定婚龄明显较晚。
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连续5年婚姻登记人数逐年下降,直接造成了生育率下降的后果。但是,即便下调法定结婚年龄,恐怕也无法明显提高婚姻登记人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或生育,并不是因为法定结婚年龄限制过高,打击了未达法定婚龄者的婚恋意愿。
当然,下调法定结婚年龄,仍有其“赋权”的积极意义。
现行法定婚龄始于1980年版的婚姻法,其中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从1950年首部婚姻法出台到1980年,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这被认为“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相适应”。
1980年婚姻法调高法定婚龄,无疑有当时控制人口数量的考虑。在人口老龄化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今天,偏晚的法定婚龄已失去了人口调控的积极意义。
婚姻权是一项基本民事权利。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理应有权利选择婚与不婚。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落实基本民事权利,为“成年”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当代年轻人身心成熟较早,有能力就婚姻大事作出理性决定。
如果下调法定结婚年龄,有些人担心出现大量成年不久的年轻人结婚潮的问题,恐怕是杞人忧天。如今,不仅年轻人的初次婚姻年龄在延迟,结婚意愿也在下降。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很多还在接受教育,不具备婚姻的客观
下调法定婚龄,不光是形式上调整数字,更考验整个社会的应对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在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时较为慎重,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既然全国人大的议事平台上多次出现类似意见,就应当鼓励在更大范围开展讨论,推动相关议程的进展。选择婚姻与否是私权,不应当受到政策和法令的过多干涉,但捍卫婚姻的权利,应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
第3个回答  2019-08-09
制肘人口增长的根本矛盾是收入和物价。

物价飞速上涨,收入增长却远远滞后。

今天,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安安稳稳上班,工资也就勉强够个人花销,最多也就略有剩余,要是男生,买房你是逃不掉,现在是有不少专家跟大家算,买房的钱够租一辈子总统套房什么什么的,道理听着是没错,但是现实呢?又有几个专家教授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没有房的小伙子?

不谈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就算二三线城市,房子也不是你普通人说买就能买的吧?无以为家,或者说光以为家,已经拼尽全力,更何况再多一个孩子?

孩子,生容易,养却不易,孩子不是小猫小狗生下来就完事,自己会觅食成长,况且即使小猫小狗,生下来也都需要被照顾一段时间吧。

现实就是,大人自己才勉强能够过活,哪有剩余的精力和金钱去投入孩子?很难想象。

所以,下调法定年龄对于人口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口增长缓慢的局面,唯有踩住物价的刹车,加大收入的油门,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专心养育宝宝。
第4个回答  2019-08-09
很简单,用数据说话:

88年,新出生人口2457万,现30岁

89年,新出生人口2513万,现29岁

90年,新出生人口2621万,现28岁

91年,新出生人口2008万,现27岁

92年,新出生人口1875万,现26岁

93年,新出生人口1791万,现25岁

94年,新出生人口1647万,现24岁

可以清晰的看到,91年比90年新出生人口断崖式下滑了,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今年比去年新出生人口断崖式下滑的节点正好对应91比90年的人口断崖下滑,也就是27岁左右这波人,那么明年对应的就是26岁这波人,后年对应的就是25岁这波人,而那几年,人口是逐年递减的,所以我们不妨预判,不出意外的话,明后年新生人口还会进一步下跌。

以上转自我朋友圈12.27日的内容。

编辑于 2019-02-1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沈立
感觉今年的出生人口不但超过18年甚至比17年还要多,要考虑属相,中国人比较信这个
藤虎
这位大佬,其实你列很多数据,都是为了证明你的结论,这是不正确的导向的,当你认定一件事时,总有很多办法可以去证明你是正确的。其实,中国的楼市就是政策市。真的,不论是购房者还是房地产商,抑或银行,都被死死地捆绑了。楼价超过普通市民承受力到一定程度后,政策收紧对楼价的影响远远大于人口年龄等等数据。
第5个回答  2019-08-09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一些委员建议下调法定结婚年龄至18岁,该建议引发网友热议。在《新京报》发起的投票调查中,赞同9.8万票、不赞同30.2万票、暂不表态6.3万票,不赞同占比65.2%。

笔者的观点,也是不赞成。或许有人说这思想保守,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法定结婚年龄都比中国低;再则,现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调结婚年龄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人口云云。笔者认为,这些理由都很难站得住脚。

若说我国现行男22岁、女20岁的法定婚龄比许多国家允许十八九岁结婚落后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过去就比人家先进?须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很多人家的子女十六七岁就成家了,比现在国外的低龄结婚更“前卫”。再说现在国内的农村偏远地区,结婚年龄也普遍低于城市,难道说明偏远农村反而比城市先进?所以,照搬国外的规定,不一定就时髦、合理,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

不可否认,我国从1980年开始将法定婚龄提高到男22岁、女20岁,确实有着计划生育方面的考量。现在我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已全面放开二孩生育,一些地方甚至出台了“鼓励二孩”新政。可是,降低法定婚龄就真能刺激新生人口增长吗?我看未必。当前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越是经济发达的一线、二线城市,人们的结婚年龄就越大,而生育的意愿越低。按照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思维,要想催促人们早点结婚,让经济发展速度慢下来就是最好最直接的办法了,这不很荒唐吗?

事实上,降低法定婚龄不仅难以达到建议者预想的效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离婚率进一步上升、不利于大学生安心学习、影响毕业生创新创业,加剧“剩男剩女”的婚恋焦虑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国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生享受婚姻的时间段也随之增长,又有何必要降低婚龄呢?让婚姻的步履走得更从容、成熟一些,更有利于个人、家庭与社会积蓄发展后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