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深夜食堂》分为什么这么低?到底差在哪里?

中国版《深夜食堂》开播以来差评如潮,更以2.3的评分夺得截至目前今年国产电视剧的豆瓣最低分,对比日版9.2的高分,连黄磊也救不了这部剧了,看来广大群众的愤怒是压不住了。这部号称集结了演艺圈半壁江山的电视剧,怎么会这样?

       中国翻拍日本的《深夜食堂》,可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日本版高评分的情况下翻拍此剧,只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别人要求的也就高了,但缺少了中国特色。根据前面播放的几集,最令人无法忍受的当属泡面这块,随处可见的广告也是令观众反感异常,老坛酸菜出现频率居多,不禁想问一下,中国传统美食是泡面不,当然不是,面食只是其一,你如果把泡面当成剧中重点那就大错特错了。

       日本美食文化,厨师大部分是在圆台中间,客人坐在四周,但是我们中国没有日本这种居酒屋文化。我们都太清楚中国的餐馆是个什么样子,一张一张的桌子,厨师永远都是在后厨房,饭食都是服务员端到餐桌上,所以在中国,厨师与客人面对面的情况少之又少。在中国版的《深夜食堂》中,黄磊演的厨师穿着打扮也很像日本那种厨师,模仿意味极强,所以观众看剧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这是我们中国的深夜食堂,会有很多的疏离感,随着剧情的推入,这种疏离感也愈加强化。

       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广告植入,现下影视剧广告化非常严重,在一部影视剧中,到处充斥着尴尬的广告模式,破坏影视剧美感和剧情,这剧最大的广告商当属老坛酸菜了,更有观众戏说,这剧干脆改名为“统一食堂”了,至于为什么没有改名,可能是统一给的钱不够吧,哈哈。虽说是观众的条康调侃,但也有理可据的,我无法相信定位的中国深夜食堂只是加了些老坛酸菜,甚至一些卖相不好看的小红肠,真是侮辱中国美食。

       中国版《深夜食堂》中,并没有体现某种情感寄托,很生硬的照搬日版,当我们看到剧中人物在餐馆中痛哭流涕或者倾诉情感时,非常突兀,你在中国饭馆看到这样的情景不,你会看到客人对厨师谈天说地、吐露心声不,基本为零,所以观众代入不了剧情,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4

       我作为一个有个KTV的人也表示我还真没见过做餐饮的只做12点后的生意的,而且还有上班族12点后天天去泡酒馆的,合着都是超人,不用睡觉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说真的,很多戏实在根本看不懂,感觉演员也不清楚自己在表演什么,有的演技太浮夸,虽然有几段确实挺感人的,我自认为那是演员演技上线。要翻拍可以啊,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为何非要生搬硬套,要在搬运的过程中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代入中国大背景下的真实剧本才会有好的影视。

第2个回答  2017-09-24

       《深夜食堂》中人物的疏离感太明显。

       我们都太清楚中国晚上的餐馆、夜市是什么样子,清一色的烧烤摊位,几人围坐桌前,吃烧烤,喝啤酒,聊天胡侃,而不是真如日本居酒屋文化一般,和厨师面对面聊天。所以,中国观众再看剧的时候会很跳脱,无法融入剧情,且深夜食堂里面一些人物也模仿日版,吴昕演的浮夸的角色,包括黑道大哥等角色,都是缺少中国元素在里面,观众当然不买账。

       日版里面有社会各种阶层人群,他们可以是白领、民工、技术人员、公务员、甚至是黑道大哥等,他们在晚上来到饭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放下所有的防备,将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暴露出来。有的人可以吃着吃着就流泪,可能这些事放在白天很难想象,也不会发生,但是恰恰在深夜,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这里,那些情感受伤的人得到宣泄,也会得到些许安慰,这边就像个港湾,给走累了的人提供疗养的场所。

第3个回答  2017-11-14
没有本土化,照搬日本模式,没有哪家吃夜宵的店是这么干净的,装修这么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