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原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原文出处:

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译:以前有人评价大年的画,说他胸中有万卷书。更神奇的是,大年因为宗室不能出游,都要回来。才能写出心中丘壑,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想做画能画得出来吗?

扩展资料:

一种说是杜甫,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这样的句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说是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意思是阅读了万卷(很多)的书,行走过万里(很长)的路,有拿出来炫耀的自然是他人,(我不拿它来炫耀)我通过它受益良多。

三说是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出自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意思是既要重视书本知识,也要重视社会实践,或者说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原著作者刘彝(《画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话到底是谁说的,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很多说法:
一种说是杜甫,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这样的句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说是明末画家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个人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古训,历史应古,不应出自明董其昌。)
三说是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四说是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
还有一种说法宋朝的刘彝,但出自何处没有查到。
不管出自何处,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于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第2个回答  2017-10-2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原著作者刘彝(《画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话到底是谁说的,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很多说法:
一种说是杜甫,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这样的句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说是明末画家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个人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古训,历史应古,不应出自明董其昌。)
三说是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四说是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
还有一种说法宋朝的刘彝,但出自何处没有查到。
不管出自何处,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于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14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原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是明朝的董其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16
作者是杜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