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刘彝还是钱泳

如题所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不是刘彝也不是钱泳。

语出 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文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外文名: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and do all you can。

扩展资料

1、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董其昌《画旨》中有“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2、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参考资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3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刘彝的《画旨》。

刘彝字执中,福州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年七十岁。年幼时曾经跟从胡瑗学习。登庆历年间进士第,调任高邮簿,后来转任朐山令。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邑人纪其事,目曰治范。神宗时,除都水丞。寻知处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

扩展资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出处还有一种说法,即是明朝董其昌的名言,出处为:

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董其昌《画旨》中有“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1
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是杜甫,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这样的句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明末画家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另一种说法宋朝的刘彝,但出自何处没有查到.个人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古训,历史应古,不应出自明董其昌.
不管出自何处,谁说的,但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于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谁说的?刘彝、董其昌、钱泳等据说都说过此话,但我不认同他们是此话的原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为更古的人说的,也许出自先贤,也许出自民间,已没有证据查究。追问

谁先说

追答

这三人当然是刘彝,他是北宋人;其余两人,董其昌明朝人,钱泳清朝人。

追问

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20
当然是刘彝,他是北宋人;其余两人,董其昌明朝人,钱泳清朝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