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遇到薪酬倒挂怎么办?

如题所述

现在常常听有人说: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工资还没有新员工多。这种现象叫“工资倒挂”,作为被倒挂的老员工,如果不知道还好点,一旦知道了,肯定比较郁闷。

当然,这种事已不仅发生在新兴行业,甚至某些传统行业也有,为什么会出现工资倒挂现象呢?

第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人才缺乏,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应届生待价而沽,不出高价是招不到这些行业人才。

第二,现在城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离开大城市,留在大城市的前提是要有吸引力的待遇,否则还不如去房价更低的三四线城市。大城市的企业要想招到人才,不出高价人家就不会考虑。

第三,有些企业管理不善,优秀的员工跳槽走了,剩下员工老板觉着不值得给高工资,但公司发展还需要人才,只能用高工资吸引人加入。如果留不住,继续吸引。这样一茬一茬更换着。剩下的基本都是跳不出去的老员工。

无论是哪种原因,当出现这种情况,作为老员工,应该做什么?

第一,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公司是因为发展新领域业务,只能高价抢人,那么对老员工来说是机会。如果你能及时充电,提升技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相信老板更愿意用对公司更熟悉的老人。一举两得。

第二,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你得综合考虑,你已经有房有车,人家新毕业生可能还得租房子,租金用去半个月工资。还得谈对象结婚。是不是这么想就舒服多了?

第三,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如果你的才能在这家公司得不到认可,市场会客观评价你。如果跳槽都不能提高工作,那就是你能力有限,就值这么多,你要么躺平,别在意收入高低,要么提升自己。

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因为公司发展或者经营需要,不得不这么做,那么务必严格执行密薪制度,“不患贫而患不均”。什么样的薪资待遇都不可能百分百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1
新老员工工资倒挂,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会具备以下四种情景。

1.业绩因素:新员工业绩高,老员工业绩低,新员工工资超过老员工;

2.能力因素:新员工能力强,老员工能力弱,新员工工资超过老员工;

3.岗位因素:新员工岗位重要性高,老员工岗位重要性低,新员工工资超过老员工;

4.市场因素:新员工入职时间晚,市场对标薪酬高,老员工入职时间早,市场对标薪酬低,新员工工资超过老员工。

以上不难看出,不是所有的新老员工工资倒挂都是问题,所以,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界定问题。

联动因素不同,判定标准也应有所差异,新老员工工资倒挂只是现象,开展合理性分析后,才能真正判定问题。

1.业绩因素倒挂: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符合管理导向,但也应优化,要建立老员工专项帮扶计划,提升其绩效水平,获得更多回报;

2.能力因素倒挂:能者多得,鼓励专业精深,符合管理导向,优化建议,建立任职资格标准,强化能力认证,同时加强老员工培养,提升能力;

3.岗位因素倒挂:岗位价值高则薪酬水平高,符合管理导向,优化建议,明确岗位标准,建立竞聘或“官兵互选”机制,鼓励“抢凳子”,强化“竞争文化”;

4.市场因素倒挂:缺乏调薪机制,老员工吃亏,是个问题,但应考虑企业支付能力,系统思考。

市场因素导致的工资倒挂,大体有五种解决思路,每一种有其适用场景。

02

解决思路一:构建调薪矩阵

人才应分享企业发展红利,有支付能力的企业,要建立例行调薪机制,明确薪酬普调及个别调整机制。

薪酬普调是指,由于物价指数、企业经营业绩等因素的大幅提升,全员进行薪酬普调,调整方法有等比例调整、等额调整和综合调整等。

一般建议年度为周期进行审视,触发普调线时,调整整个薪点表。

薪酬普调例行机制,无法解决历史工资的不公平,还可以确定调薪矩阵,即结合绩效及薪酬内部竞争力,综合确定个别人员工资调整额度,如下表所示。

图片

其中薪酬竞争力=现有薪点值/同职级薪点中位值,当薪酬竞争力越高,代表工资水平在同职级员工中越高,结合绩效考核等级,A-B-C为向上调整薪酬导向,C-D为向下调整薪酬导向。

由此,构建薪酬调整矩阵,可以看出,薪酬水平越低,绩效等级越高,工资调整时,享受额度越大。

老员工薪酬竞争力低,但业绩好时,小步快跑,也能逐步追上新人。
第2个回答  2022-10-21
首先老员工他干了一年,怎么说都比新员工做得更成熟老练,当然肯定是同样的岗位,不同的岗位那就不说了,同样的岗位他干的会更好,所以他工资即使低一点,但是奖金会多,而工资和奖金加起来他不会少,这是第一个通过奖金来解决。

第二通过长效激励,因为一般公司对于刚进来的员工是不可能有长期的激励,比如说股票、期权、虚拟股权、分红各种各样的激励都不可能有,但是老员工做的差就算了,但是如果做得好,在你一年以后成为“合伙人”享受虚拟股权。

比如当年华为跟中兴通讯竞争的时候,中兴通讯一看他竞争不过华为,因为华为股票收入特别多,而且特别普及,他怎么办?他就说我们的工资高,那华为一看他宣传工资,就开始宣传华为的整体薪酬包,就把工资奖金和分红都放到里边宣传,看谁比得过谁。


第三通过签约费或转会费,这是国外企业用的,国外企业不愿意破坏薪酬制度,就是把薪酬制度打破,于是他就加了Signing bonus,比如你是5000,我给你6000,但是这6000块钱,5000块钱是工资,另外1000块钱叫签资费,我每年还是发给你,但叫什么费我都不管,但是这个签资费只有两年有效。

两年以后自动取消,但是不要紧,因为两年以后只要差不多优秀,员工待遇也就上去了,如果你一直上不去,基本上你就应该哪凉快到哪去了。

第四就是你不用着急,只要你们公司的薪酬制度是合理的,两到三年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逐步地解决,比如华为当年博士生是8000元,很早的时候,十几年前博士生8000,硕士生6000,本科生5000,过了三年再统计发现最高还是博士吗?其实是硕士,因为很多博士在企业里无法创造价值,最后就慢慢地歇菜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0-21
首先老员工他干了一年,怎么说都比新员工做得更成熟老练,当然肯定是同样的岗位,不同的岗位那就不说了,同样的岗位他干的会更好,所以他工资即使低一点,但是奖金会多,而工资和奖金加起来他不会少,这是第一个通过奖金来解决。
第二通过长效激励,因为一般公司对于刚进来的员工是不可能有长期的激励,比如说股票、期权、虚拟股权、分红各种各样的激励都不可能有,但是老员工做的差就算了,但是如果做得好,在你一年以后成为“合伙人”享受虚拟股权。
第三通过签约费或转会费,比如你是5000,我给你6000,但是这6000块钱,5000块钱是工资,另外1000块钱叫签资费,我每年还是发给你,但叫什么费我都不管,但是这个签资费只有两年有效。

两年以后自动取消,但是不要紧,因为两年以后只要差不多优秀,员工待遇也就上去了,如果你一直上不去,基本上你就应该哪凉快到哪去了。
第四就是你不用着急,只要你们公司的薪酬制度是合理的,两到三年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逐步地解决。
什么叫歇菜?就是工资没涨,但是优秀的硕士工资蹭蹭涨,三年早就超过8000了,然后我到很多其他公司去看他硕士和本科进去以后,过几年不是硕士最高了,变成本科最高了。
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你的薪酬体系合理,大家想想你招聘员工的时候,你为什么博士、硕士和本科价格不一样,是因为你遵循了一个什么价格准则?叫做成本定价。
因为他没有贡献,所以你只能用成本定价,博士的成本最高,时间投入更长,硕士低一点,本科更低,大专更低,但是到了企业里面,只要他开始工作,成本定价这回事就彻底都没有了,就变成了价值定价。
贡献定价你就会发现,最后谁贡献高是谁的,不管他是本科还是硕士还是博士,华为这个规律是说明华为当年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博士,就这么简单?老板弄了很多博士进来,最后发现这些博士都不行。
第4个回答  2022-10-21
薪资倒挂这种现象在职场太普遍了,很多老板是不愿给老员工加薪的,但是奇怪的一点是老板们却又愿意花更高的钱雇佣新员工。这归根结底是老板们的贪婪作祟,老板们都愿意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他们招聘一个新员工的成本表面看比用老员工高,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事想给一个老员工加薪必然会引起其他员工不满,如果大家都要求涨薪,这样工资成本瞬间上涨了很多。其次老员工的职场价值老板已了如指掌,老员工究竟值多少钱,干了这么多年,老板心里是最清楚的,他知道这个老员工大概水平也就这样了,也就值这个钱,给太多工资他就会觉得不值。

反之新员工就不一样了,新员工在老板眼里意味着新鲜血液、新力量、新可能,他会觉得新员工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可能,更有激情,有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招聘新员工也都是按市场当时的薪资水平招的,他也不会觉得的贵。

这也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自古以来,中国的老板都有这样一个通病,所以职场永远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薪资倒挂属于世纪难题,企业绝症,基本无解。因为资本家一早就设定好了游戏规则:哪怕所有人都努力工作,一定也要分出三六九等;哪怕所有人都疯狂内卷,最后升职加薪的一定是少数人。谁做企业都要考虑成本,所以最后一定有人做了牺牲品。买卖做的越大,个体的得失就愈加无足轻重,看的都是大势。重点是老员工做了牺牲品后,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努力行动别抱怨。你不能说一边享受公司氛围或者某项甜头,一边整天幻想他们给你加薪。甘蔗没有两头甜,要么跳出舒适区冒个险,要么继续躺平,反正总要选一个。

当然理想的状态其实是,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发挥到极致,只要公司不是太垃圾,应该不会有薪资倒挂的困扰。但惨淡的现实告诉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不靠谱的公司和部门却多如牛毛,于是多数人最后发现,涨薪的最快方案始终是跳来跳去。

假设你正在一家喜欢的公司里被倒挂着,在确认二进宫的可能性后,出去转一圈涨完薪再回来即可。如果你早就无爱了,趁早止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