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与太子有矛盾时,为什么霍光不出面来调解一下

虽然霍光与卫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他的同父异母哥哥霍去病是卫家的外甥,帮帮卫家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戾太子的时候,霍光只是个不掌兵权的九卿,常年适逢在武帝左右。太子起兵的时候,武帝带着霍光出去休养了,正是因为距离过远,江充跟苏文才能假传旨意陷害太子,霍光待在武帝旁边,不了解事情真相,本身又是谨小慎微之人,因此霍光不出面来调解。



戾太子刘据成年后,汉武帝每每巡游天下,便以国事交付太子刘据。太子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

征和二年(前91年),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韩说等人诬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冤案平反后,汉武帝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哀思。汉宣帝刘询继位后,为祖父刘据追加谥号曰“戾”,重修陵寝,供奉祭祀。

扩展资料:

刘据是汉武帝盼了十多年才有的长子,当初对他极为宠爱,为他聘请了最优秀的老师教导他,而且特别建了宫殿供太子招揽人才。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的刘据,身边自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但是,这股政治势力不仅依附于太子,更仰仗于卫青。

卫青在军中树大根深,很难拔除。这两股势力的合流,让汉武帝夜长难寐。他担心百年之后,汉室江山难保。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因为西汉王朝就是被外戚王莽篡权而亡的。

除掉卫青,被提上了日程。

但是好在卫青,非常识实务。他就像后世的刘伯温一样,身体好的时候,巴不得自己有病。有病后,巴不得自己病重。因为只有他死了,卫氏一族才有可能保全。

希望自己早死的卫青,果然死在了汉武帝前面。

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为卫青的早死,而放过卫家。暂草要除根,作为帝王的汉武帝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汉武帝也像后来的武则天一样,为了清除政治对手,而起用了一批小人。江充、苏文,便是他重用的小人。江充非常明白汉武帝的心意,便大造冤狱,利用“巫蛊”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卫青的长子长平侯卫伉,成功被杀。

为了清除卫家政治势力,他还不惜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因为她们都是卫子夫所生。

为了汉室江山,汉武帝可以牺牲任何人。他可以舍弃亲生女儿,自然也能舍弃亲生儿子。太子刘据,也被江充嫁祸,被逼造反,后来兵败,逃难自杀。但是,与其说江充嫁祸太子刘据,倒不如说是汉武帝授意。因为小人最擅长的就是揣摩圣意。

通过“巫蛊之祸”,汉武帝将太子势力与卫家势力,连根拔起,彻底扫除了后顾之忧。但是,这也导致了民怨沸腾。很多人都认为汉武帝晚年非常糊涂,其实他一直都聪明着,而且政治智慧越来越老辣。

小人是杀人的刀,也是替罪的羊。汉武帝和武则天一样,在达到政治目的之后,反过手来,诛杀了江充、苏文等小人。这非常大快人心。汉武帝的威望,又重新挽回了。

晚年,他休养生息,让西汉王朝终于有了喘息之机。临终时,为防止外戚专权的出现,他又敕死了太子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

为防外戚专权,为保汉室江山,汉武帝可以舍弃任何人,哪怕这个人是卫青这样的军中战神。因为汉武帝身上流着高祖刘邦的血,刘邦可以借吕后之手杀死韩信,刘彻自然也敢逼死卫青,甚至是自己的儿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戾太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没资格啊,霍光当时的身份是偏向内臣的那种,霍光传记载他“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这段话说明他在汉武帝晚期的时候,身份定位也就是个大管家、大随从一类的。

而巫蛊事件本身的起因就是汉室王朝对神鬼的敬畏导致的汉武帝对自己周围的人极度不信任,同时当时宰相的儿子和公主私通,使得汉武帝的怀疑愈加加深。最后,巫蛊之祸几乎摧毁了卫氏外戚集团的所有力量,卫皇后和太子外围的亲近势力丧失殆尽。霍光当时由于“小心谨慎,未尝有过”逃过此劫

再后来的“戾太子之变”中,戾太子刘据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并且这种感觉被自身和当时的环境反复强化,最终导致大变(江充和石德在其中成为催化剂,但是在杀了江充之后试图进攻甘泉宫是不理智的)。霍光在卫氏外戚已经全军覆没的情形下,没有可能站出来与君王直接对抗。因为此时已经不是简单的误会问题,而是两个妄想症患者在君王大位以及性命相关下做出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已经不可能再被化解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没资格啊,霍光当时的身份是偏向内臣的那种,霍光传记载他“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这段话说明他在汉武帝晚期的时候,身份定位也就是个大管家、大随从一类的。

而巫蛊事件本身的起因就是汉室王朝对神鬼的敬畏导致的汉武帝对自己周围的人极度不信任,同时当时宰相的儿子和公主私通,使得汉武帝的怀疑愈加加深。最后,巫蛊之祸几乎摧毁了卫氏外戚集团的所有力量,卫皇后和太子外围的亲近势力丧失殆尽。霍光当时由于“小心谨慎,未尝有过”逃过此劫

再后来的“戾太子之变”中,戾太子刘据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并且这种感觉被自身和当时的环境反复强化,最终导致大变(江充和石德在其中成为催化剂,但是在杀了江充之后试图进攻甘泉宫是不理智的)。霍光在卫氏外戚已经全军覆没的情形下,没有可能站出来与君王直接对抗。因为此时已经不是简单的误会问题,而是两个妄想症患者在君王大位以及性命相关下做出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已经不可能再被化解了。
第3个回答  2009-05-26
霍光当时可没这么大的权利

回答者: 海军中将王富贵 - 魔法师 五级 2009-5-24 15:23
根据帝王术,谁干涉皇帝家事,除非有百分百说服皇帝,否则小心皇帝烹了你....

回答者: liwech - 经理 四级 2009-5-24 19:37
很复杂的问题吧 一不小心把你当太子的党羽了 不就惨了

回答者: 亚明仔 - 试用期 一级 2009-5-25 14:12
这就是帝王之术~~`搞政治的~~~

回答者: qwe136899 - 助理 二级 2009-5-25 14:16
晚年的人都很残暴的
一不小心说错话就会丢了姓名的

回答者: popotiancheng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2009-5-25 14:17
因为霍光那时没有那资格,是政治问题,不是个人调节所能解决的。“巫蛊事件”牵扯面太大,不是皇帝与儿子的私人问题

回答者: tysxxx - 初入江湖 二级 2009-5-25 14:22
没资格啊,霍光当时的身份是偏向内臣的那种,霍光传记载他“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这段话说明他在汉武帝晚期的时候,身份定位也就是个大管家、大随从一类的。

而巫蛊事件本身的起因就是汉室王朝对神鬼的敬畏导致的汉武帝对自己周围的人极度不信任,同时当时宰相的儿子和公主私通,使得汉武帝的怀疑愈加加深。最后,巫蛊之祸几乎摧毁了卫氏外戚集团的所有力量,卫皇后和太子外围的亲近势力丧失殆尽。霍光当时由于“小心谨慎,未尝有过”逃过此劫

再后来的“戾太子之变”中,戾太子刘据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并且这种感觉被自身和当时的环境反复强化,最终导致大变(江充和石德在其中成为催化剂,但是在杀了江充之后试图进攻甘泉宫是不理智的)。霍光在卫氏外戚已经全军覆没的情形下,没有可能站出来与君王直接对抗。因为此时已经不是简单的误会问题,而是两个妄想症患者在君王大位以及性命相关下做出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已经不可能再被化解了。

回答者: 白衣太史 - 探花 十级 2009-5-25 14:43
看史书嘛!!

回答者: 447447447447 - 魔法学徒 一级 2009-5-25 14:46
不是的,太子和皇帝的关系不是一般人能够调解的,调解好了,别人会有闲言碎语,说霍光投其所好,两边好,调解不好,自己要背黑锅的。其实朝廷就是一个很黑暗的地方,出错一步,就有可能遭罪。这样的事情,霍光自然不会亲自调解的,尽管他他的同父异母哥哥霍去病是卫家的外甥。政治的残酷性,使人会变得非常冷静,直到时机来临的那一刻。还有,巫蛊事件的 ,背后有阴谋集团操纵,加入之后肯定会陷入政治漩涡。远离政治,可能是个最好的选择。

回答者: gugong2008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2009-5-25 15:00
那时的霍光人微言轻,没有足够的发言权。他的地位实在刘彻死后才显现的。
而且清官难断家务事,帝王的家事,岂是这等远的亲戚能说上话的。

回答者: bc575 - 试用期 一级 2009-5-25 15:28
不是的,太子和皇帝的关系不是一般人能够调解的,调解好了,别人会有闲言碎语,说霍光投其所好,两边好,调解不好,自己要背黑锅的
xc
第4个回答  2009-05-25
不是的,太子和皇帝的关系不是一般人能够调解的,调解好了,别人会有闲言碎语,说霍光投其所好,两边好,调解不好,自己要背黑锅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