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反式脂肪酸添加入食物│为什么这么严格禁止

如题所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造脂肪来自植物油,不会像动物脂肪那样导致肥胖,多吃无害。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让人们逐渐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安全脂肪”居然会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反式脂肪酸以两种形式影响我们: 一种是扰乱我们所吃的食品,一种是改变我们身体正常代谢途径。   含多不饱和脂肪的红花油、玉米油、棉子油可以减低胆固醇水平,但是当氢化为反式脂肪酸时,作用恰恰相反,他们虽然不象饱和脂肪危害大,但是他们升高血液胆固醇水平。胆固醇中影响最大的是ldl(低密度脂类),或者说是坏胆固醇,它增加冠心病(chd)的危险。高密度脂类hdl 是一种好的胆固醇,它能降低冠心病(chd)的危险。反式脂肪酸能升高ldl(低密度脂类),降低hdl(高密度脂类),因而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早在10年前,欧洲8个国家就联合开展了多项有关人造脂肪危害的研究。德国营养医学协会负责人安德雷·菲格教授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人造脂肪负有极大的责任,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还会损害人们的认知功能。此外,人造脂肪还会诱发肿瘤(乳腺癌等)、哮喘、2型糖尿病、过敏等疾病,对胎儿体重、青少年发育也有不利影响。见记者“反应”不够强烈,菲格教授干脆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在一份看上去“大油大肉”的浓汁肉排和一盘用人造脂肪做出来的炸薯条之间进行取舍,那么选择前者更有利于健康。   反式脂肪酸是营养问题 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最近,“反式脂肪酸”一词引起众多关注。研究显示,液态植物油脂氢化过程中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促生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导致生育困难、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为什么大部分国家并没有严格禁止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呢?这是因为反式脂肪酸是一个典型的营养问题,而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100多年前,西方出现了让液态植物油变成固态油脂的“油脂氢化技术”。由于这一技术便利了植物油的运输和保存,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口感诱人的食品原料,欧美油脂工业界迅速采用这一技术并大力进行市场推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黄油供应限量,用氢化植物油制成的人造黄油受到了欧美主妇们的欢迎。战后,氢化植物油的销量更是持续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氢化植物油价格便宜,做出来的食品口感好且保质期长,比使用黄油和精炼牛油更合算;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人们对胆固醇深恶痛绝,认为植物奶油和植物起酥油不含胆固醇,对健康更有好处。   然而,一些科学家逐渐对油脂氢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反式脂肪酸产生了质疑。他们发现,反式脂肪酸大量进入人类食物的历史,正好与欧美国家的心脏病发病率增长过程相吻合。上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的体脂当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1990年荷兰的一项研究证明,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从而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这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此后的研究又进一步证实反式脂肪酸会引发其他众多疾病。   在认识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2003年版)中建议“为了增进心血管健康,应该尽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各国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控制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2003年,丹麦发布政府规定,从2007年6月1日起,凡是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2%的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美国、加拿大和韩国要求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加拿大还同时出台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日本和欧洲大多数国家提醒消费者要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管理思路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氢化油的生产,控制油脂中不利健康成分的含量,从而减少其对国民健康的潜在危害;另一种是要求食品包装上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让消费者拥有知情权。   其实,食品中不利健康的成分很多,即便没有了反式脂肪酸,过多的脂肪、糖、盐以及一些添加剂都不利于健康,很多消费者因为贪恋口感而选择这些低营养价值的高度加工食品。要求食品包装上清楚标注各种原料含量,尤其是不利于健康的成分的含量,可以提醒消费者食用这种食品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保证其在知情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而民众对于任何不利于健康的食品,无论其口感如何,都应自觉少买少吃,如此才能预防“营养灾难”。
  各国和各界政策
  欧美地区
  美国食品药物局要求食品要求食物包装上列清楚反式脂肪成份。由于越来越多研究指反式脂肪有碍健康,若干食物生产商如kraft、kfc等涉及使用反式脂肪之官司,近年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 食店、超市、政府纷纷开始在食物生产及加工上停止使用反式脂肪。详情请参看英文版。   2003年 丹麦首先立法禁止销售反式脂肪含量超过2%的食材。天然反式脂肪则不受法例影响。   2006年10月30日美国纽约市就此问题召开了听证会,该市健康委员会最后决议,2008年7月1日起,该市餐厅的每份食物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不得超过0.5g。   2008年1月,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决议,在餐厅与速食店使用的油脂中,反式脂肪含量不可超过2%。   2008年4月,瑞士追随丹麦立法对反式脂肪食品进行限制销售。   2008年7月美国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签署法案,禁止在该州餐厅中使用反式脂肪,该法案将于2010年正式生效。   美国   2005年,美国一个推动禁用反式脂肪的非营利组织控告卡夫食品,要求该公司在奥利奥饼干中停用反式脂肪。卡夫食品同意寻求替代反式脂肪的材料后,该组织撤销控诉。 2006年,华盛顿的非营利组织“公众利益科学中心”控告肯德基在其食物烹调过程中使用反式脂肪。肯德基于2006年宣布,2007年四月前会将该餐厅美国连锁店使用的反式脂肪替换成大豆油;其加拿大连锁餐厅也宣布了类似的措施。   2007年1月,麦当劳宣布该餐厅美国连锁店的薯条正在试验改用非反式脂肪来油炸,若效果良好将会推广到全美国。   面对“公众利益科学中心”于2007年5月的控告,汉堡王宣布自2008年底起在美国各分店改用非反式脂肪。
  亚洲区
  有少数日本、香港、台湾的传媒和网页有提及反式脂肪对健康之影响。但大体而言亚洲区仍未有高度关注反式脂肪禁用之立法事宜。市面上仍不断有大量加工食品含反式脂肪。   台湾行政院卫生署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市售包装食品营养标示应于脂肪项下标示饱和脂肪以及反式脂肪。   2008年在中国的两会上,杭州政协委员曾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中小学中限制销售碳酸饮料和高热量高脂肪零食》的提案。该提案提出应限售富含反式脂肪的零食和饮料。   “ 哈佛大学营养师指出:“我们保守估计,假如美国人饮食以天然、没有氢化的菜油取代‘部分氢化植物油’,可避免每年有3万人因提早罹患冠心病而死亡,甚至有证据显示这人数达至每年近10万。”即每天可避免约有82至274人提前死亡。 ”   ——香港明报资料室2006年6月15日   “ 某些餐厅夸称仅使用“纯蔬菜油”,但它们不可能告诉你它们所使用的油可能含有高达40%的反式脂肪。不过,只要朝厨房偷窥,你就可以看到尚未熔化的这些油是以半固态的方式运送。这正是油已被氢化,也就是以高温与高压将氢气强制灌入油的暗示(除非那桶白色脂肪是猪油,那就另当别论)。更糟糕的是,在我们以高温油炸食物时,也会形成少量的反型脂肪,因此你可能在家里就已经在自行制造反型脂肪了。 ”   —— 《乳酸菌,你们还活着吗?84个跟美食有关的科学谜题》,罗伯特.沃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3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都含有反式脂肪。首先,油炸食品,如方便面、薯片、薯条等,都含有反式脂肪;其次,一些含有油脂尤其是人造油脂的加工食品,如方便汤、冷冻食品(如汤圆)、烘焙食物(如饼干等)、各种即冲型糊粉状食品(如粉状麦片、椰子粉、芝麻糊粉等),以及各种奶油糖、花生酱、巧克力酱中都有反式脂肪的身影。

此外,起酥面包里含“起酥油”,低档巧克力含“代可可脂”,一些面包和酥点中含“麦琪淋”,微波炉爆米花和一些膨化食品中都含有氢化植物油,总之,各种高度加工食品和煎炸食品,几乎都藏有反式脂肪。

饮料中,珍珠奶茶、咖啡伴侣主料之一就是植脂末,其主要成分是含反式脂肪的氢化油。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深加工过的食品都有,所以尽量吃天然食品,不要吃工业加工过的。
第2个回答  2015-06-23
反式脂肪酸是经改良后的一种原料,有很多优秀的特性,比如不易氧化等等,这样就可以提高面包之类的焙烤产品的保质期等,但是它不利于消化,对心脑血管患者来说也不是很好,不是一种健康的食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