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从康熙时就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百姓的负担为何并未减轻?

如题所述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康熙皇帝下诏宣布将全国的丁银总额固定,不再增收,此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鼓励人口增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另外丁银的固定使得为躲避丁税而逃亡的人大大减少,有利于社会稳定。

康熙大帝是金口玉言,在敬天法祖的清朝,继任的历代皇帝都不敢违背这条祖训。但清朝老百姓的负担并没有因为这项“仁政”而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了。原因其实很简单,清朝的八旗贵族不干活,需要汉人养活。而皇族人口逐年膨胀,肯定要多收银子,百姓的负担自然轻不了。

所以从还是“康乾盛世”的乾隆朝开始,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就接连不断,如山东王伦起义、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等等,基本都是农民不堪重负造成的。清朝中期以后,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直至爆发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要了大清的半条命。

既然是“永不加赋”,为什么老百姓的负担没有实质性的减轻呢?主要有下面这些原因。

一、浮收严重。

每年各地征收的粮食要通过漕运、陆路等多种途径转运,运费也要由纳粮户来负担,此即“浮收”。虽然田赋是固定的,各种名目的浮收却是没有一定标准,有时浮收甚至超过了正税,变相增加农民负担。

二、劣币驱逐良币,白银价格上涨太快。

清朝收税赋并不直接从农民手中收粮食,而是折合成银两来收。农民平时使用的货币大多是铜钱,手中银子很少,所以缴税时要先把手中的铜钱兑换成白银。白银大多集中在官府和地主豪绅手中,流通中的相对较少,所以白银价格连年上涨,相当于加重了税负。

三、开征商业税

清朝中晚期,商品经济逐渐活跃起来。田赋不能增加,于是就开征了针对手工业者和商贩的商品税。咸丰三年(1853年),为筹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开征了厘金税。厘金主要对商业活动征收,分为“行厘”和“坐厘”。

行厘为通过税,对转运中的货物征收,相当于过路费;坐厘为交易税,在商品的产地或销售地征收。实际操作中,两者往往重复征收,即转运时收一次,销售交易时又要收一次,税负之重,可想而知。

正是由于这些名目混乱的勒索和加征,使得康熙皇帝希望通过为民减负来实现江山永固的美好愿望,最终落了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