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刘润老师)读书笔记(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用了两天的时间,拜读完刘润老师的这本《底层逻辑》,有两点感想:

        一是,1000个人就有1000种底层逻辑架构,呈现出每个人所处的不同阶段、层次、格局之分;二是,每个人的底层逻辑就是提炼出的自己成长成功之道,有共性,有不同,读者诸君端视所需择其用之。

        润总的分享有着清晰的系统脉络,从基本的是非对错观出发,到正确思考问题,获得个体成长进化,然后通过共情能力,实现社会协作。

        1.每个人心中至少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其实,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唯有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2.要懂得人性,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人性,来自“自私”的基因。

        道德,是为了群体的繁荣,最后促进个体的生存、繁衍,大家共同达成的“社会契约”。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

        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3.人生有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作者指出,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拥有这三重智慧,才有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如何学好经济学?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套经济学。因为经济学不是基于公理体系的学科,没有任何一个模型能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每个理论都有其应用的前提。

        作者提出,记住这三句名人名言:

        第一句是菲兹杰拉德说的:“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学李白,也要学杜甫

        第二句是罗曼.罗兰说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有勇气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然后继续用这个模型。

        第三句是査理.芒格说的:“如果我不能比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更能反驳这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时刻提醒自己,每个理论都有前提。

        1.自省觉察

        我们要经常反省,觉察自己讲出的话,是事实,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

        书中特别妙的是,作者提醒我们, 要警惕“为什么+观点”这只危险、潜伏的“注射器” 。

      2.关于辩论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对辩论的理解。辩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而是说服观众。辩论的目地,甚至不是改变观众的观点,而是改变观众的态度。让人们在安全、舒适、信任的氛围下,自己取走喜欢的观点。

        辩论的关键是重新定义概念,表达自己,影响观众。 而辩论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逻辑的急智”,它不同于演讲的核心竞争力——在两个小时里谋篇布局的能力。

        其实,辩于不辩,真理一直都在那里。辩论,只是让我们看真理的眼睛更加明亮。

      3.抽丝剥茧,趋向洞察本质

        一是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

        二是 运用“假设一验证一结论一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三是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要就事论事。

      4.洞察事物本质

        普通的人观察表象,优秀的人透过表象洞察系统。

        从变量一路撸到四种连接关系,找出问题在哪一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连接关系,日复一日的思考练习,就会拥有真正的洞察力,能够达到润总讲的境界:

        “普通的人观察一次合作,优秀的人洞察协议背后利益分配、风险转嫁的连接关系。普通的人观察一个团队,优秀的人洞察团队里责权利错综复杂的连接关系。”

      5.全局之眼

        制度 ,是规定,是契约,关注的是结果; 流程 ,是基于时间线做一件事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而 系统 ,是内部各个要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关注的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改变制度是改变结果,改变流程是改变原因,改变系统则是改变模型。

        如果说改变流程和制度是管理,那么改变系统、改变模型就是治理。

      6.逻辑素养

        想拥有“刨根问底”逻辑思维,需要建立最基本的逻辑素养:证有不证无,以偏不概全,证有靠举例,概全靠推理。

        最吸引我的是第五层次的逻辑思维,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7.正确理解复利效应

        作者给大家的人生建议是:早期靠本金,后期靠复利。

        一是尽早存到足够的本金。获得财富自由的第一重要的事,是培养赚钱的能力。赚钱要靠本金,而不是靠复利。你都没有本金,哪来的钱生钱呢?

        二是努力做到稳健高收益。找到高收益的投资不难,识别背后的风险很难。你看中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三是让时间证明它的力量。要有把压岁钱存成养老金的足够耐心,认清复利效应从来都不是暴富的手段。

        四是降低自身的贪念与欲望。欲望是无法填平的,只能降低。

        8.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 是这个时代成功者最基础的人生算法。要找到大概率成功的事情。

        9.数学思维

      概率论——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微积分——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这个点上,给我很深的启发。加速度累积变成速度,速度累积变成位移。对应到我们的生活中,一件事情的结果并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长期以来的累积效应造成的。

        比如,你今天晚上努力学习了,但是一晚上的努力,并不会直接变成你的能力。你的努力,得累积一段时间,才会变成你的能力。而你有了能力,并不会马上做出成绩。你的能力,得累积一段时间,才会变成你的成绩。而你有了一次成绩,并不会马上得到领导的赏识。你的成绩,得累积一段时间,才会使你得到领导的赏识。

        从努力到能力,到成绩,到赏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一个积分的效应。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努力的时候,都希望大家瞬间认可。而出了问题以后,却不去想几个月之前就开始存在的懈怠,这是大多数人都容易走进的思维误区。

        公理体系——具有自明性,无需被证明。是一种共识,一种基准原则。

        数字的方向性

        博弈论——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

        训练数学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拥有符合规律的思维方式。

        10.系统思维

        要素,是系统中看得见的东西。关系,则是系统中看不见、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只有理解了关系和关系背后的规律,才能够在复杂系统中理解现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

        所有的战略,都是站在未来看今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