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读书笔记(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作者刘润,中国著名商业顾问。

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

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

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的。

只有底层逻辑,在我们面临环境变化时,才能被应用到新的变化中,从而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

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 = 方法论

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底层逻辑”来源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法学家的对错观;经济学家的对错观;商人的对错观。

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看谁因此损失大。

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

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靠自己,至强者万强。

人性,来自“自私”的基因。

道德,是为了群体的繁荣,最后促进个体的生存、繁衍,大家共同达成的“社会契约”。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

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自哪里?来自是否拥有智慧,以及拥有什么层次的智慧。

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如何博弈,如何保持定力,如何做出选择,都决定着人生的走向——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

希望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都能全身而退,实现多方共赢;能拒绝诱惑,保持定力;能勇于选择而不后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能拥有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

观点,是你对一个事实的看法。

立场,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当一个人持有的不是观点而是立场时,当一个人“屁股决定脑袋”时,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对他说“It’s good for you”(这对你有益)。

反过来,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我说的话、我的表述,是事实,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经验很重要。很多情况下,确实如此。但有时,我们看到的表象或者经验会欺骗、迷惑我们,让我们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

二是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三是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有就事论事。

能做到以上三点,即使是再复杂、烦琐的事,你也能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分析问题的时候,记住五个关键步骤:

一是找到核心存量。

二是找到关键因果链。

三世找到增强回路。

四是找到调解回路。

五是考虑滞后效应。

然后,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一步,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哪些连接关系?

做到这些,你就真正拥有了洞察力。当然,这并不容易,需要你日复一日的思考、练习。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1000种,但最有效的那一个,一定是用洞察力改变模型、改变系统。

每个人都需要平衡。水平低的人,心气通常很高,用上帝视角俯视比他成功的人;水平高的人,心气反而很低,“已识乾坤大,独怜草木青”。这就是平衡。

一件事情的真相,有千万种可能。看到一个事实,就会排除一批假像。很多人往往只看到3~5个事实,就迫不及待地找一个最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当作真相。

离事实越远,离阴谋论就越近。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