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译文

如题所述

句子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人们喜爱的实在繁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挺直的,不生枝蔓,不枝枝节节,香气越是离得远越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能去靠近地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此句为判断句,从“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判断动词——“是”) 噫! 啊!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796530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8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空外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得很远,(使人觉得)越发清幽,笔挺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它。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是有很多人了!

注释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
 之:的
 者:花
 蕃:多
 可:值得。
 独:只,唯独。
 蕃(fán):多
 自:自从
  予(yú):我。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李唐:指唐朝。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可:只能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当然人很多了。
第2个回答  2011-05-30
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的幽香;笔直的挺立在那里,只可以在远处看,而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很多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丛书集成》本)。周敦颐(1017—1073),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濂溪先生。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fán):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李唐:指唐代。唐代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淤(yū)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而不染〔染:沾染(污秽)〕,濯清涟而不妖〔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xiè)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

先用衬笔,再转去写莲,突出莲的高洁可爱。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的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从正面衬托,牡丹,从反面衬托。描写莲的形象,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

先总提后分说。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

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两个“独”字又相对地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一一描绘莲的性状,写出莲的可爱之处。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莲,花之君子〔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菊之爱〔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又从衬托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不同的花被比喻为不同的人。对三种花的不同评价,实际上是对不同爱花情趣的人的评价。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的道德理想。

用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鲜”不仅有“少”之意,更有“难得”之意;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

这篇短文有不少突出的艺术特点。一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它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花之隐逸者也”,可见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见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而“予独爱莲”,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可见作者既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也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

二是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文中先以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并描绘出莲的可爱形象,由此进入正题;再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最后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特别是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反衬了“莲之爱”的难能可贵。三次衬托,既各有其作用,又使主题步步深化。全文始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彼此对照,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文中分别将菊、牡丹和莲比喻为隐士、富贵者和君子,十分贴切。特别是描写莲的形象的文字,体物入微,“形”“神”兼备,既准确地表现了她的外部特征,又传神地揭示了她的内在气质,使花貌、花品与人格浑然一体。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芬芳,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这些描写,以莲喻人,将莲人格化了,是作者心志的写照,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情操。

三是语言精练,骈散相间。全篇仅10句话,119个字,却婉转曲折,摇曳多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又讽刺了世态,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感情深切而打动人心。其中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而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都是骈句。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因此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本文的立意和语言对后世都产生了影响。如鲁迅先生青年时期所作的七律《莲蓬人》就曾写道:“扫却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表明了一种颇为可贵的生活态度,是至今传诵的名句
第3个回答  2011-05-22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人们喜爱的实在繁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挺直的,不生枝蔓,不枝枝节节,香气越是离得远越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能去靠近地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此句为判断句,从“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判断动词——“是”) 噫! 啊!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7965307.html
第4个回答  2011-05-22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②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有的版本为“甚”)爱牡丹。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④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⑦莲,花之君子者也。⑧噫(yì)!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⑩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奏划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①水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朵,值得喜爱的有很多。②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大多很喜欢牡丹;③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秽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而不显妖媚,④它的茎里面是通透的,外面则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亲近而不庄重的玩弄它。 ⑤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⑥牡丹,是花中的大富大贵者;⑦莲花,是花中的君子。⑧唉!对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⑨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谁呢?⑩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注释:
北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罗岩(今江西赣州于都县)时创作的,有诗刻石。 爱莲说:出自《周濂溪集(周元公集)》。“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死后皇帝所赐的称号)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可:值得。 独:只,唯独。 蕃(fán):多。 自:自从 予(yù):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妖媚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谓“李唐”。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此为意译,只直译为: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竖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玩: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者:........的人。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yì):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但似乎最近重庆市教委认定为前一种解释)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当然人很多了。 宜乎:当然 众:多
句子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人们喜爱的实在繁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挺直的,不生枝蔓,不枝枝节节,香气越是离得远越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能去靠近地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此句为判断句,从“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判断动词——“是”) 噫! 啊!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