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等于π?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关键在于sinx=0,则x=kπ。
详解如下图:

追问

为什么sinx=0,x就等于kπ?

怎么知道的?

追答

这个属于基本知识了。你可以画一下y=sinx的图像,首先sinπ=0,然后由于sinx的周期性,每加一个π,都再次等于0,因此sinx=0,x就等于k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8
这部上面那个公式,sin(这个+那个)等于0,又因为趋于一个范围,所以相加等于π
第2个回答  2019-03-18
上面说当sin(5/6π+fai)=0,且sinπ=0,所以括号内式子也等于π
第3个回答  2019-03-18

做题的时候仔细审题:

第4个回答  2019-03-18
圆周率π的计算历程韩雪涛圆周率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这个数就引进了外行人和学者们的兴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仅凭这一点,求出它的尽量准确的近似值,就是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了。事实也是如此,几千年来作为数学家们的奋斗目标,古今中外一代一代的数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回顾历史,人类对 π 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数学和计算技术发展情形的一个侧面。 π 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地区或时代的数学水平。德国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直到19世纪初,求圆周率的值应该说是数学中的头号难题。为求得圆周率的值,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的历史是饶有趣味的。我们可以将这一计算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实验时期通过实验对 π 值进行估算,这是计算 π 的的第一阶段。这种对 π 值的估算基本上都是以观察或实验为根据,是基于对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际测量而得出的。在古代世界,实际上长期使用 π =3这个数值。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有基督教《圣经》中的章节,其上取圆周率为3。这一段描述的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950年前后。其他如巴比伦、印度、中国等也长期使用3这个粗略而简单实用的数值。在我国刘徽之前“圆径一而周三”曾广泛流传。我国第一部《周髀算经》中,就记载有圆“周三径一”这一结论。在我国,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叫做:“周三径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说,直径为1的圆,周长大约是3,边长为5的正方形,对角线之长约为7。这正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圆周率 π 和√2 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东汉时期官方还明文规定圆周率取3为计算面积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古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