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超前教育有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超前教育,指的是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比如幼儿园学习小学内容,小学阶段提前学习初中课程,或者压缩学习周期等。幼儿园的超前教育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则相当于揠苗助长,危害很大。

1、影响学习兴趣,孩子由于提前学习了一定量的知识,孩子会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不需要学习就比别人知道的多。

2、不利于大脑开发幼儿阶段,孩子的理解力有限, 对于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停留在“记忆”层面。所以当其他孩子在一年级阶段通过新知识打开大脑思维能力的时候,这些孩子因为掌握了这些知识,而不能更多的去思考和拓展,因此在大脑的开发上就会出现短板。

3、很难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孩子已经提前学习了一些知识,在以后小学中孩子就不会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也决定了孩子将来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4、童年的美好大打折扣一个人童年的经历奠定了他一生的基调,所以想要做智慧父母,就应该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当别的孩子正在享受美好的幼儿时光时,那些接受超前教育的娃,早已进入“学奴阶段”,为了学习放弃了游戏玩耍的时光,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9

虽然超前教育的危害在于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学过的专业知识成绩上会比别的孩子优秀很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会导致缺乏通,求知探索的欲望,养成听讲不专注的习惯。超前学习也会使一些智商低的孩子证实丧失了学习兴趣,在长时间来看的话,到进入高年级之后,智商低的孩子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第2个回答  2020-05-31
危害很多:
一: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让两三岁的孩子学拼音、学算术、认汉字,不仅违背了学前教育理念,更是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这也是教育部门,一直在拒绝“超前教育”的主要原因。
二:扼杀幼儿的想象力。
孩子越早接受超前教育,想象力受到的磨损就越大。失去想象力的孩子,虽然懂了更多的规矩,却失去了未来的很多可能性。
三:让孩子厌学。
过早地让孩子进入枯燥的学习中,会让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早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

有教育家指出:超前学习,虽然会让孩子在一年级时,学习很轻松,成绩比别人优秀。但容易让孩子对上课内容失去兴趣,失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养成不专心听讲的习惯。
四: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时,孩子幼儿园里学的东西都用完了,学习习惯也养坏了,此时学习就会很吃力。
五:对学习失去信心。
因为孩子智力发育有阶段性,过早的学习知识接受能力有限。孩子会长期处于低落、失望的状态下,因为学习很吃力,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行,对学习失去信心,或者是把学习当作是一件比天大的难事。
第3个回答  2020-07-15

很多父母看别人家孩子早早送去上学了,自己便不淡定了。

其实,让孩子过早进入到枯燥的学习之中,他们将来会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育专家也曾指出:

超前学习,虽然会让孩子在刚上一年级时,成绩比别人优秀。但孩子上课容易因已经学会了,而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容易养成听讲不专注的不良习惯。

等上了二年级,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如果学习欲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会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糟糕。


图片来源:《地球上的星星》


作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孩子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

如果我们想要孩子热爱学习,我们应该用学习的乐趣去诱惑孩子,而不是用学习的枯燥,去强迫孩子。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比学习重要;

体验比思考重要;户外比室内重要;

示范比说教重要;家庭比学校重要。

这点,值得所有父母铭记于心。

第4个回答  2020-05-20
超前学习,会让孩子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学过这些知识而在成绩上比别的孩子优秀。但孩子上课容易因已经学会了而导致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养成听讲不专注的习惯。。等上了二年级,面对陌生的知识,加上学习欲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会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糟糕。
当孩子学习越来越吃力的时候,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随着降低,慢慢的就厌学了。这样看来我们对孩子的这种“超前付出”不但对孩子起不了好处,还会起到反作用。

童年是一场旅程,而非一次竞赛。一定不要本末倒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