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的产出和物价水平?

如题所述

我得赶紧回答,抢不到高赞同也得抢个沙发吧。
在经济方面来看,央行在我国的部委当中实际位置比其他部委略高半级,没啥原因,因为他是管印钱的。钱对经济啥意义我就不说了吧。
简单来说,整个市场上,商品是不断在增多,因为需求是在增多的。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也必须不断增多,来保证货币流通。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速太慢,会导致物价下跌,钱慢慢就不再流动,大家都感觉到物价在下跌,于是会愈发的控制自己消费,而开始囤积货币。然后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保守,消费提不起来,投资(包括实业投资)也都会慢慢冷清。因此通货紧缩是个我个人认为比通货膨胀还不健康的问题,但是好的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速太快,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就是钱比商品增加的速度还快。钱越来越不值钱,商品就会越来越值钱,物价上涨。会造成的问题是,钱的流向会不均衡,这几年是这个行业,下几年就会留到别的行业,一些行业形成造富神话,贫富差距拉大。而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定价又越来越高,外升内贬,非常不健康。
因此央行需要利用一些货币工具来时常调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之前常用的有两个工具,一个是存款准备金率,另外一个是加息和降息。但是最近只用存款准备金率,而加息和降息的权利放给了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自己定价,也有利于产生价格战,形成市场竞争,百姓获益。
那存款准备金率是怎么调的?商业银行吸收百姓存款,支付一定利息给百姓,而另外一只手就必须把这些钱放贷款放出去,收取更高的利息,这样银行才能赚钱。而存款准备金就是央行要求每家商业银行必须留存的存款、不得用于投放贷款的部分。一般来说,一旦央行得到数据显示市场物价上涨太快,就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准率上调,商业银行就必须留存更多的钱,那么就有两种手段来实现,一是给存款的客户更高的利息,客户投资获利如果低于存款收益,肯定会选择存款了。二就是银行如果给存款客户更高利息,自然也会对贷款客户收取更高利息。何况贷款额度也在降低,银行还要保证收入(其实就是加息了),这样准备贷款的人就会被银行筛选,(银行考量的是偿还能力而不仅仅是信用记录,所以国企总归是比民营企业有优先贷款的能力,民营企业信用记录未必不良)贷到款的客户会趋向优质,但也会导致民企资金断链。银行也会受到牵制,以房价为例,央行收紧存款准备金,银行没有可用额度放给房地产开发商,也没有额度贷给购房贷款的人(不管你是刚性需求还是炒房客),房价自然就下降了,(至少从房屋成交量开始下降)当然存款准备金率也并不是啥病都治,比如在上调区间内,民企容易在角逐中败于国企,这就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历史遗留问题。总归是药三分毒。而相反,如果央行得到数据显示物价都在下跌,就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就会放宽贷款条件,刺激生产,刺激消费。物价就会回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