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详解。 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如题所述

《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意思是:《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出自唐代韩愈《原道》。

孔子这么说的原因是

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

这里的陋实指的是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扩展资料

原句是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翻译

孔子作《春秋》,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诗经》说:“夷狄应当攻击,荆舒应当惩罚。”如今,却尊崇夷礼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不是全都要沦为夷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3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对周边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受文明熏陶少不开化地区的通称。
诸夏--古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这句话亦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夷狄是边远地区,虽无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诸夏这样目无君主。这种解释显然受春秋时期历史环境影响而发挥。“中国自古有礼乐伦常之道,但至春秋时代,诸侯不听命于周天子,大夫专权,无父无君,弑父弑君皆有之。虽有礼乐而无所用。孔子有感而发此论。”(雪公)

另外,《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子的话:“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这种解释在《论语子路》中可以找到佐证。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近观历史,再品这句话,孔子在何种状况下说此言的呢?如果按后一种解释,“夷狄纵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前一种解释如果说在正名,后一种解释则侧重在礼上。礼,止。

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这里的陋实指什么?看来,非指环境,而是指的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远指而近代。“诸夏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亡也。”在子张问行中,孔子就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为哉?”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有君实如无君。君不使臣以礼,臣也不事君以忠。有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失去这个目的,有君又有何意义?孔子感叹,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非形式上华丽的铺张,衣饰上的讲究,如孔子云: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心真情流露。敬,故而知止。

礼是和,是信,具有相互性,而非单方面的提高。“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圣人以包容之心且难以观之,民众如何能忍受?

试看当时的各国国君与政要大臣是如何问孔子为政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看他们的提问与心中所思,是什么?霸权主义!单方面的要求与高压政策。他们真正希望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不是周之礼乐文明,而是如何使民无条件的臣服。孟子对此义正辞严的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政者,正也。上位者做出表率,能够“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下位者,自然敬之,忠之,劝勉之。爱敬尽于事亲,德教自然而然的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孔子凛然的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的目的是引导民众向善。“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齐景公得圣人提点,但是他的领悟力只在最低层面的温饱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点化景公的是礼之止。治国平天下重在人伦关系上,关系悖乱,是祸乱的根源。景公领悟的是食粟的有无,这如何能取信于民?有如此思想,他最后的结局“虽然有马千驷,但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也不足为怪了。孔子慨叹“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这样的春秋大义!崇德之行!

夷狄缺少的是什么?不是物力贫穷而是道的警醒。如果诸夏认识不到此点,有君也将是夷狄之状态。武力的侵略与震慑,再富也不过三代。国可亡,人可灭,但永恒的是什么?是道义!追问

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吗?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夷狄有君主会不如诸夏无君主?

追答

这个有两种说法,一种不如指的是不相同的意思。
夷狄是边远地区,虽无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诸夏这样目无君主。
第二种解释是从礼仪的角度出发。
夷狄缺少的是什么?不是物力贫穷而是道的警醒。如果诸夏认识不到此点,有君也将是夷狄之状态。武力的侵略与震慑,再富也不过三代。

追问

也就是说夷狄虽然野蛮但眼里还是有君主,但诸夏却不把君主放眼里的意思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4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二十六)“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详解:这是自古以来引发无数争讼的一章,先说断句。历史上有两种:
(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二)、“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前一种,“诸”是代词,指代“夷狄之有君”实际上就是“不如夷狄之有君,夏之亡也”,解释为“不像夷狄有君,这是夏朝灭亡的原因。”所谓“有君”,基于“君本位”。
后一种,“诸夏”一词是春秋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管仲在动员齐桓公出兵救援遭北狄攻击的邢国时首次提出,是华夏民族初步形成的阶段。相应该句其实就成了“夷狄有君,不如诸夏无君。”这种断句有两种解释的可能,一种是把“不如”解释成“不像”,也是基于“君本位”;另一种把“不如”解释成“比不上”,相应的“无君”,是指“无君有道”,基于“道本位”。
这两种断句三种解释的争论焦点在于:
1、“诸夏”还是“诸”+“夏”?
2、究竟是“君本位”还是“道本位”?
这个问题之所以争讼不断,主要还是为了第二点,“君”,即“君国”,不单指最高统治者,还指代着“国家”。这样一来,这“君本位”还是“道本位”的问题就变得十分严重,直到今天,所谓“人权”和“主权”的争论,其实还是该问题的变种。
历史上,汉奸们就从中找出了理由。其实,当汉奸还要立牌坊,所有汉奸牌坊都是站在所谓“道本位”的角度写成的:因为“国无道”,而“道”比“国”大,“人权”比“主权”大,所以要取“道”去“国”。汉奸也有汉奸的逻辑,那所谓的逻辑,其实就是一个“道本位”包装下的把戏。
然而,上面的两种断句和三种解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相当于“夷狄之有君,诸夏之亡也。”和“夷狄之不如,诸夏之亡也。”两句的合并缩略形式。
“夷狄”,和“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中的“戎”一样,都是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有君”,有其君、有其国也。“如”,本义“遵从、依照”,不如什么?不如“道”也。但这里的“道”不是指“圣人之道”,而是“诸夏”所标榜的“道”,包括“齐式”的“王霸之道”和“鲁式”的“仁德”之道。“诸夏”,指代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诸夏之亡也”,即“诸夏亡之也”,“之”指代“夷狄之有君、不如”;“亡”,轻视;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意思是: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国体、政体,但由于没有遵从、依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政体、国体,而被后者所轻视。
“亡”,还有过去的意思,“诸夏”所轻视的,其实就是“诸夏”的过去。为什么轻视?因为“夷狄之有君”,夷狄的国体、政体等等都是“诸夏”过去曾经历而今已超越的,“诸夏”因此而轻视,就有“夷狄之不如”的想法。而“诸夏”都是从“夷狄”而来,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过去都经历过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阶段,但有些人、民族、国家,“人一富,脸就变”,就像现在很多所谓的中国富翁们,开始看不起穷人、农民、民工,却忘了,所有中国人,都是从农民而来,三代之内都有农民,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留着农民的血。国家也一样,所谓强国对弱国的压榨,诸如现在美国到处贩卖所谓的“民主、自由”,其潜台词都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只要有不同的人、民族、国家同时存在,就必然有“诸夏”、“夷狄”之分,对于民族、国家来说,任何不行“圣人之道”的,无论是“齐式”的“王霸之道”还是“鲁式”的“仁德”之道,都必然会有“先进”对“落后”的轻视和压榨。
而“圣人之道”的“即戎”(就是融合、同化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明确否定“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如果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狭义角度上是针对本国内部的,在广义角度上,在国与国之间,在天下的范围内,同样有“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这广义的角度上,其中的“民”就是“民族、国家”的意思了。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不行“善人”之道,用“残、杀”企图让别国、别的民族战栗、恐惧而治理世界,就是遗弃、背叛各国、各民族,而最终也将被各国、各民族所遗弃。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美国,以前历史上所有大帝国的兴亡历史,都是这个广义角度“善人”之道的最好反面教材。相应的,“善人、胜残去杀”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同样是世界长久和平的六字箴言。而由“善人”、“胜残去杀”这一个硬币的两面所构成的“善人”之道,也就由这章而从狭义的一国状况推广到了广义的天下状况,家国天下了。
至于通常错解所引发的“君本位”和“道本位”争论,是错误的解释所引发的两个伪命题之间的论争。“道”,只有现实之道,没有任何“道”是先验的,具有某种类上帝力量的。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都是现实的“身、家、天下”;“善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以“道”为名的借口,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所有“道本位”的把戏,都要先立一个抽象的“道”,无论是自由、民主,还是仁义、道德,都没什么区别。用这个抽象的“道”来“本位”,其实就是以“道”为名编造借口。“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