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都易溶于水???

如题所述

维生素只有部分能溶于水。

也就是水溶性维生素,它是可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一 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这类维生素除碳、氢氧元素外,有的还含有氮硫等元素。

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储存较少,从肠道吸收后进人人体的多余的水溶性维生素大多从尿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几乎无毒性,摄人量偏高一般不会引起中毒现象,若摄人量过少则较快出现缺乏症状。

另一部分不可以溶于水的是脂溶性维生素,但它是可以溶于脂肪及非极性有机溶剂(如苯、乙醚及氯仿等)的一类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这类维生素一般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食物中多与脂质共存,其在机体内的吸收通常与肠道中的脂质密切相关,可随脂质吸收进人人体并在体内储存(主要在肝脏) ,排泄率不高;

摄人量过多易引起中毒现象,若摄入量过少则缓慢出现缺乏症状。另外,脂溶性维生素大多稳定性较强。

扩展资料:

维生素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

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量摄取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健康;过量摄取维生素却会导致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胆碱)及维生素C,其共同特点是:

1、水溶性维生素化学组成中除含有碳、氢、氧外,有的还含有其它元素,如氮、钴、硫等;

2、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如苯、乙醚、氯仿等);

3、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吸收过程需要脂肪的参与;

4、在体内不能大量储存,组织内达到饱和后其原形物或代谢产物可经尿排出体外;

5、一般无毒性,但极大量摄入也可出现中毒;

6、如摄入过少可以较快出现缺乏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溶性维生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脂溶性维生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不是。维生素D不溶于水。

维生素D于1926年由化学家卡尔首先从鱼肝油中提取。它是淡黄色晶体,熔点115~118℃,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

易溶于水的维生素:

1、维生素B1易溶于水

在食物清洗过程中可随水大量流失,经加热后菜中B1主要存在于汤中。如菜类加工过细、烹调不当或制成罐头食品,维生素会大量丢失或破坏。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被破坏,

2、维生素B6易溶于水

也易溶于酒精,稍溶于脂肪溶剂;酵母、肝、瘦肉及谷物、卷心菜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

3、维生素C易溶于水

是最不稳定的一种维生素,由于它容易被氧化,在食物贮藏或烹调过程中,甚至切碎新鲜蔬菜时维生素C都能被破坏。微量的铜、铁离子可加快破坏的速度。因此,只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维生素C的丰富来源。它是无色晶体,熔点190~192℃,易溶于水。

扩展资料:

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脂溶性两大类。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属于前者,它们易溶于水,摄入过多时会从尿中排出;后者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需要有脂肪的帮助才能被吸收,可在肝脏储存,需要时再“动员”出来,很难从尿液中排出。

通过食物摄取维生素,一般不会过量。吃维生素片等补充时,一定要遵医嘱和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脂溶性维生素如果摄入过多,存在中毒风险。

如无特殊疾病限制,一般老人的钙需求量比普通成年人高,约为1000毫克/天。老人的吸收功能减退,钙的利用率下降,如果再不经常通过牛奶等食物补充,很容易缺乏。

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也容易缺钙。补钙的同时,通过合理晒太阳等方式补充维生素d也很有必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生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每种保健品都有小脾气 摸准了“补”到点子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这句话是错的。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顾名思义,前者能溶于油脂而不易溶解于水。

前者主要有维生素A\D\E\K,后者主要有维生素B\C

满意请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2-16
水溶性维生素一般都易溶于水。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