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演互动在戏剧创作中的利弊

怎么解释 希望有知道的帮个忙

观演互动主要指的就是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观众和演员之间互相产生影响的关系。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观众和演员的心理互动,一个是观众和演员的行为互动,两者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的。观演关系对创作的利弊影响问题比较复杂,现在好像还没有一本完整系统地阐述观演关系的书。我从自己的角度,把知道的说一说。

在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时代,观演关系并未有很大突破,前期一直停留在观众和演员相隔离的阶段上,隔离他们的东西就是所谓“第四堵墙”。当时斯氏反对演员去同观众交流,禁止一切不必要的接触,因为他认为演员不能跳脱自己扮演的角色,而要时时刻刻可生活在角色中。这一桎梏是被年轻的梅耶荷德打破的,当时他提倡有机造型术,用演员自己的“力”去塑造角色,他又更明确的提出舞台假定性原则,把后台工作呈现到台前,加强舞台“假”的元素,积极的打破了“第四堵墙”的围堵。

斯氏后期也逐渐对梅耶荷德的方法表示了许可,可能他见识到了梅艳芳“时进时出”的京剧表演,震动了他的理论体系。中国的京剧暂不去说,在观演心理互动上进展很大的就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他提出的“间里效果”在史诗剧场里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使观众不要沉浸到“假”的情节中去,而头脑理智清晰地思考舞台上发生的事件内在包含的道理。经常发生一场戏还在进行中,场下分为两派的观众就互相开骂的情况,戏因此不得不暂停演出。布莱希特倒是很乐于看到这种“场下闹剧”。

到了残酷剧场的阿尔托,观演关系又发生了变化。阿尔托为表达他更加“真实刺激”的剧场理念,以强烈的舞台效果刺激观众,造成视听和思维上的紧张。从某种角度说,这种“演”的效果也造成了“观”的困难。波兰的格洛托夫斯基提出了“贫困剧场”,在可以放弃一切舞台条件支持下,他最信赖演员的演技,因此剧场“贫困”演员“强大”。格氏的演员可以在舞台上以各种复杂而又高难的形式出现,理念上也给人以震撼和真实。但后来格氏在全世界的追随者中出现了很多歪曲他思想的分支,将一些丑陋的低俗的东西安以“贫困剧场”的帽子演出,给观众造成严重不适。

阿尔托之后,荒诞剧场成为剧场奇葩。如《等待戈多》、《犀牛》等名剧的上演,使反戏剧反语言反情节成为重要试验对象,一时把法国观众弄得晕头转向。随即这种“眩晕”向世界范围内扩展。荒诞剧场的实践中,有些剧作家的意图甚至就是希望观众离开剧场,即便起初不离开,观众们也会因为很难弄懂剧情而不得不怏怏地离开。尽管如此,荒诞派剧作还是有着戏剧的本质特点,动作和冲突都化身成另一种形式蕴含在剧本深处。

荒诞派之后,戏剧观演关系从打破心理界线向打破物理界限发展。最著名的就是活着的大师,环境剧场和人类表演学的倡导者理查德·谢克纳。他在二十世纪进行了一系列观演关系的试验,所谓环境戏剧就是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把舞台置身于社会任何一个角落,让演员最近距离的同观众接触,甚至由观众来决定剧情的走向,或者由观众也同时扮演一种角色。这种尝试又通常以更社会化的形式出现,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形式,比如游行示威、论坛演讲等,因此又可归到泛戏剧的范畴中去。当然,这种突破了传统观演模式的做法,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不言而喻,演员能从观众那里获得更充足的气场,感受到最真实的互动,获得最直接的感触,进而转变为更有能量的表演行动,同时观众也能从互动中更深刻的体验剧情和人物,甚至自己也化身为剧中人,感同身受的同时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和参与感。但弊端是演出场面有时难以控制,引导观众也是件很难的事,最终结果很可能向其它方向发展。

基本就是这些,我也是自己梳理回忆一下,多谢你的问题给这个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