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独特性在于下面哪一项

如题所述

戏剧的独特性,在于它的现场性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一、戏剧的“观—演”关系

(一)观演关系的概念

所谓戏剧的“观一演”关系,从狭义上讲,是在的戏剧演出活动中,现场观众与演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在整个戏剧创造过程中,创作主体与欣赏者之间产生的关系。
当然,创作主体包括不仅包括演员还有编剧、导演、舞美等创作人员。然而,在戏剧的诸多关系中,演员和观众关系是整个戏剧艺术的核心。波兰导演耶什·格洛托夫斯基谈到戏剧定义时说:“戏剧是发生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事,其它都是补充品——也许是需要的,但毕竟是补充品。”
由此,他认为:演员与观众是根本元素,是戏剧的实质与核心。或者更确切地说,在戏剧的观演之间,并不仅仅是“观演两方面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构成了一个观演双方相互作用、
交流往复的“场”。“观-演”关系正构成了这个戏剧场的核心和灵魂。”
(二)观演关系

观、演双方无不是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一方面,演员演出的目的和对象是观众,没有观众的戏剧,是没有生命的;而引不起观众兴趣的戏剧,也没有存在的意义。观和演构成了戏剧活动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成为制约戏剧艺术整体的一对最基本的矛盾。

在观演关系中,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决定着观众接受,演员演出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以演出为主的戏剧创作活动为观众接受生产消费的对象,即戏剧作品。没有创作活动,没有戏剧演出,接受活动就无法进行;第二,戏剧演出活动决定了戏剧接受的消费方式。正如马克思在《 1849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第三,演员的演出为观众接受生产出消费的动力,引起戏剧消费的需要。马克思认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也就是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不仅是文学生产产生接受,接受也产生文学生产;不只是作者创造读者,读者也创造作家;不只是作品影响读者,读者也影响作家的创作”。①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培养我们在观看、倾听和阅读艺术作品时如何去获得一种形象,这事实上也就是培养人们的眼睛成为艺术家的眼睛。”所谓“艺术家的眼睛”,突出地表现为能带着新鲜活泼的情趣来观赏对象,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某种象征意义。他的意识似乎可以在感官的引导下,通过外部特征深入到对象的内部,看到内部的神韵,并由此洞察到世界的秘密、生活的底蕴,并通过对象映照到自身的心灵生活与生命运动。
毋庸置疑,戏剧不是有了观众之后才得以形成,观众固然并非是戏剧最为本质的存在,但是却是戏剧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观众构成了戏剧传统与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真正的戏剧存在于观演双方的互动与交流之中。在剧场
中,演员的表演是表现和展示;而观众的接受是观看,更是参与。戏剧的 “观一演”实质上形成了戏剧的 “创造——共享——再创造”的艺术活动的系统。在“观一演”关系中观、演双方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一方面,演员演出的目的和对象是观众,没有观众的戏剧,是不完整的,没有生命的;相对而言,观众不感兴趣的戏剧,是没有价值的。
在观演关系中,观众的接受活动是戏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目的。一方面,创作戏剧的一个重意图的就是要“在观众中产生效果,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同情”①;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只有在欣赏中才能成为现实的艺术品。也只有在观众的欣赏过程中,戏剧才有实现自己多方面的美学价值。如果将戏剧创作作为一个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它生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满足消费者观众的需要,它的产品必须在观众中产生效果,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同情,也只有在观众接受并能从中获得愉悦的过程中,戏剧产品才有可能获得其存在的价值。同样,消费者观众接受意识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戏剧的生产者,从而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诱发“消费者”感同身受的参与感,以便让“消费者”能够为其精心设计的产品“剧情”所吸引。从中可以看出,正是戏剧消费使戏剧创作成为产品,并在戏剧消费活动中得以完成。
戏剧的观众的喜好和接受程度,往往决定着创作方向和水平。戏剧是大众的艺术。“观众”是一个集体的概念。观众的个人爱好让他
产生出他在一秒钟以前还没有想到和没有体会到的许多东西„„演员没有观众,就好像一架跑道上的飞机,它已经一切就绪,但是走起来却像汽车一样而当观众涌进了剧场,演员就生出了双翼,凌空而起!”①从正面看,观众的反应能够带领着演员,促进他表演,刺激他即兴发挥,从反面看,则使演员失去自信,表演受到抑制。
二、 戏剧观演关系的特质和内涵
(一)戏剧是一种现场感极强的艺术形式,这决定了戏剧接受具有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说来,戏剧总在一定场所发生,演员和观众置身于共一场所,其时间和空间完全相同。戏剧作品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发生和发展。对于剧场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一种共享的戏剧性时刻,这无疑是与小说、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戏剧的这种属性决定了戏剧的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交流具有的“现场性”和“现在时”两种特性。演员和观众通过不断的心理递解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交融,从而使台上台下对剧情共同感受,共同领悟,一起进入到一种整体的相互沟通的心理状态。“表演者和观赏者的同时在场,使得即兴性和充分利用观众的偶发性反应,成为演出有机的往往是十分生动的组成部分。①”同为表演艺术的电影则无法让观众与演员当场交流,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使电影的审美环境太多,无法调动起群体性沟通反应,观演之间只能是单向的关系。
by 聚有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