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多数家长抱怨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的不好吗?

4月18日在北京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总体不高。在被调查者中,六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学校应试教育倾向严重,他们最期待学校在“注重孩子全面发展”上做出改变。不过与此同时,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学校最应该侧重孩子“考试分数、学业水平”的教育培养。

***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

如果彻底否定应试教育,否定应试教育的成果,那只能是一种错误的,或者不开放的理念:

    把教育和书本知识的学习等同了。

    忽略了家庭的教育的功能。

    忽略了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

    忽略了社会和家庭的学习过程。

所以,应该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和过错,并不仅仅是应该考试自身的缺陷和问题,而是家长和社会的整体认识、理念在作怪,只把“应该教育和学习”当作了学习的唯一的过程。

大家都还记得,满清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孔已己吧!

除了能读几句“之乎者也”,能卖弄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只羡慕“上层阶级”的“生活品味”,有点钱就“喝点小酒吃点小肉”!最后,冻饿之死,别人连时间都不知道!

『你给你的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孔已己有区别吗?』

    学校的过程,除了班会,其他的活动,都是“隔离”了现实生活的。

    一个“小明”的例子,从上一代人的课本,思想教育,一起延续了三代人!

    神圣的校园,在开放的社会,依然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只有读书者,经不得任何的社会的“风声雨声”!

    被“打了码”的小学和初中生活。

    这被“与世隔绝”还要幼稚!

    社会、媒体、家庭把孩子所有认识世界的部分都在打上“成人”认为的记号!

    家庭作业=辅导和学习“琴棋书画”。

    假期=补课。

    至此,所有的快乐成长就成了“梦想中的神话”!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娱乐的时间!

    小学到初中,甚至到大学,家庭活动和事务零参加。

    这虽然有应试教育刻板化的影子,但是更多的是家庭和社会观念的问题。

    社会初中活动=搞形式。

    这里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打码”!

    成人和社会认为应该怎么做?

    这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是观念的问题!

    开放的大学生活,没有成长教育。

    这一点,从大学生繁重的课业量,还有被坑得丢了面子,没了命的“祼贷”,还有“近乎弱智的各种伤害、情感问题”中,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来,其人其事,比“孔已己”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单独要说大学生活呢?!

    一方面,大学生更趋于成人化,另一方面,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所以家庭和社会如果不重视这一阶段的“成长教育”,就是真的只能“怨应试教育”一无是处了!

    据我了解的情况,除了一线发达城市,还有教育改革前沿的城市,一部分的大学有专职的学生成长教育和辅导老师外,大部分的大学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是“听之任之”的!家长更是认为“孩子大了自己会懂事”,更多的让孩子们在“爸—钱—儿”的放任中渡过!

    家庭和社会的生存和生活能力锻炼机会=零。

    可怜的宝宝们,家务被当成学校的“表演”!


    所以,应试教育本身有“唯本本论”的缺陷,但是孩子们纯粹地与现实生活“隔离”却是家长、社会的理念和认识问题。

    社会开放至今,社会的整体理念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基本上所有的理念我们当家长、老师的都能接受“全球化”,唯独教育却“固若金汤”!或者发现问题,就质问体制,怨天尤人!

    其实,政策和时代并不是没有变化,只是我们不够敏感罢了:从民办的高校,到民办的小学、初中、高中,我们的教育已经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

    每天看新闻,我们吐槽的那么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各种另类和奇葩行为,其实,就是在尝试反“应试”教育的模式!


『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一定比我们的应该教育好么?』

我是当老师的,了解过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的施行的“素质教育”过程,虽然,理念开放,经历时间长,机制和社会人才培养体系非常成熟,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存在:

    课业量少,孩子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突出个性,保护兴趣,知识的系统性往往比较差。

    过早成人化,就业倾向早,人才的培养梯度断层现象严重。

从当前教育改革的情况看,英国在小学和初中,尝试推行类似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来试图改变上面的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所以,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教育在悄悄的改革,但是并不是体制在“大刀阔斧”的开始变革,而是人们的理念在变化,在尝试新的教育模式。

而这种新的模式,不但有应试教育的基础,而且有发达国家教育积累的经验!比如前些日子网络炒得非常火暴的“衡水中学南迁”的问题:

    浙江:我们不需要“制造高分”的教育!

    衡水中学:我们办的是社会需要的教育!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就看谁能真正像我们已经“全球”化的其他的社会理念和体制!

相信,这种理念和体制和冲突,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东方和西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新教育理念和模式!


不过,承认西方和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并不是否定我们的传统的教育和理念!

知识能改变命运不会错!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会错!

只是我们把知识,在长期的追求“应该成绩”的过程中,形成了定势,简单地把“知识”理解成了“书本知识”!

其实,东西结合很简单,新模式和理念,只是在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社会教育,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让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回归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不再做“只读死书”的书呆子就可以了!


这个过程有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所有的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过程,只是为了激发和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是为了发展孩子天性的对未知世界的兴趣。

其实,能综认识和解决这一点,也就是完美地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大部分弊端了!!!!

说一个现象大家就明白了。

我了解过大部分的大学生和家长,在报志愿时,更倾向于好就业的专业,或者公认的好专业,好学校,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这样学生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根本就没有发展的空间,不要说钻研和研究兴趣了!

还有分理分科,也是同样的存在这样的不科学、反科学的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1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在一直深入之中,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把中国的教育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中国的教育可以越来越好,我国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这点现在很多的家长在抱怨,社会不满的声音也比较大,但是应试教育有其自身优势。

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也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这些年来中国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无数的人才,给中国做出很大的贡献,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相当成熟,有一套完善的体系,这是应试教育的优势。


我们知道要改变一种制度的话,那么必须有更完善的制度出现,不然破坏一个制度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灾难。而且我们要知道传统的制度不一定完全是不好的,比如儒家思想的教育制度,到现在来说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点大家都知道。


我们在对待应试教育方面,应该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思想,不能说应试教育遇到一些问题,就完全的否决应试教育的好处。应试教育的公平性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也是当今来说比较科学教育检验的方式,其他形式的教育现在还不成熟。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放弃目前的应试教育,那么还有什么用的教育可以代替应试教育呢?而作为代替的教育,能不能体现普遍的公平性,这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新的教育不能满足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那么中国的教育就会遭遇灾难。

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很客观的检验人学习的成绩,最大限度的排除人为的作弊现象。所以应试教育是目前很公平的一种教育方式,对于其他的一些教育方式来说,应试教育的好处是最多的,因为我们要支持应试教育,而不是破坏应试教育!

第2个回答  2017-04-21

应试教育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是不堪重负的压力,从心理上来说当然会有所排斥,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又是学生唯一的选择和出路,这就使得家长产生了纠结心理,但为了让孩子能够有光明的前途,即使抱怨也必须埋藏在心底,而不会通过任何方式体现出来,如此来看,无论应试教育的本质如何,至少现阶段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社会力量办学会在教育理念上有所改变,也就是家长所比较青睐的综合素质教育,但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不会对考试成绩产生正比作用,因此社会教育机构也分为两个类型,专供学习成绩的教育机构自然而然的倍受推崇。

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很多潜能都被无情的压制,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会为了中考、高考的成绩提高而竭尽所能,尤其是对高考学生来说,几乎是倾全家之力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这就足以体现考试分数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其实家长抱怨应试教育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家长的付出是西方教育体制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即使为了培养子女成材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和付出,但高考毕竟是独木桥,不可能所有的考生都能够顺利过关,这也就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带来了人生规划的艰难抉择,家长也是因为大量的付出换来落榜的结果而感到沮丧,这也是抱怨应试教育的诱因。

总的来说,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虽然西方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对学生的高等教育能够提供充分的保障,但这种教育理念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体制是不匹配的,人才的选拔和筛选,依然需要建立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家长才会既抱怨应试教育,又要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而投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这种纠结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也就是说我国的应试教育在现阶段是最好的教育体制。

第3个回答  2017-04-21

应试教育,一直是中国几十年来不变的教育体制,首先我也是在应试教育下不断成长的,既然这种体制多年没有大的改变,说明它有一定的作用。

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教育侧重分数和测试,而西方国家在教育上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确实先进于我国,但是这种教育体制上的差别在于地域和经济状况的明显差距,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尤其是国防和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因为培育一支高新技术人才的需要,所以要在教育上选拔各方面的经济人才,再加上中国发展过程中人口的急剧增多,不得不通过应试教育来直接选出更有能力和才华的知识分子。
近几年,作为一个学生尤其是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因为高考的指向标不变,学习压力大加上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成绩成为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成绩优秀的人就是老师心目中的骄傲。所以学生为了成绩放弃各种感兴趣的东西,课外阅读量也逐年减少,甚至于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抑郁或者选择自我伤害,所以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兴趣,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不断增高,导致应试教育体制出现弊端,引起了一些畸形人才。

尽管近几年教育体制出现落后现象,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高考指向标的一成不变,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失去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那么学生,学校,老师这些教育体系的参与者会失去对成绩的重视,从而无法选出有能力的人才,而学校和学生之间无法形成竞争,从而引起混乱,所以这种教育体制是依据中国国情和中国实力状况的情况下制定的,有它的合理之处。
所以我觉得可以通过创新教育体制,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宿舍,比如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或者读书爱好者活动,还可以举报一些文艺演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完全的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
确切的说,应试教育的确存在诸多弊端,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必要方式,所以如果没有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这种体制适合现实的状况,不能完全否定。

第4个回答  2017-04-22

       我不会告诉我我在初中的时候写信给校长,打电话给我们市的市长,表示我们的教育呐,再不改革就要完蛋了。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最后被学校领导叫去喝茶了。


       那时候只有学生会觉得应试教育是有问题的,但现在,反倒是家长了,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我个人以为,家长对于应试教育的抱怨,更多时候是对一种不公平的抱怨。而学生对于应试教育的抱怨,则往往在于应试教育的枯燥乏味和累。


       为什么家长开始抱怨应试教育了,但仍有很多家长挤破头要进那些名牌小学初中高中。这就是症结所在,因为应试教育的竞争模式决定了分数的重要性,而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分配让这种竞争模式呈现出了一种不公平的姿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对应试教育的抱怨其实是对教育的不公平的抱怨。


       现在很火的一个词,阶级固化,而教育恰恰是很多家长眼中用来打破阶级固化的。但很多家长同时也认识到,阶级本身就能对阶级固化起到延续作用。有钱有势力的家庭能够让他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没钱没势力的家庭的孩子只能拼命地学,还不一定学的过人家。所以家长的抱怨很合理,实质在于对教育资源分配的抱怨以及是对竞争模式未能去改变这一种不公平的抱怨。


       如果教育资源只能以目前的现状进行分配的话,那么就只能依靠改变竞争模式,这也是当下国家一直在做的事情。即对于高考模式进行改革。


       至于六成家长表示学校更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只关注分数,其实在我眼中这是无奈之举,或者说对于这部分家长来说,这种竞争模式显然是双赢。既能最大程度地削减教育资源不公平导致的不公平的竞争局面,也能减轻学生压力。


      这当然很好。我初中时候要是有这么一群家长,我定然和他们联手干一场大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