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翻译及字词

如题所述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
  北宋元丰年间,庆州地区出现了子方虫,正在成为秋天田野里的庄稼的危害。忽然又有一种虫子出现了,像泥土中的“狗蝎”,它的嘴上长有钳子,千千万万,遍地都是。(它们)遇见子方虫,就用钳子搏击它,(子方虫)全都被砍成(成为)两段。十天后,子方虫都死了,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子过去曾经有过,当地人称它为“傍(旁)不肯”。 

解释字词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庆州界:庆州地域
  生:生长出了(动词)
  子方虫:今称黏虫,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
  方:正当
  为:成为
  之:的
  害:危害
  一虫:一种昆虫
  狗蝎(xiē):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肉食性。
  其:它的
  喙(huì):本是鸟兽的嘴 此处指虫子的嘴
  蔽(bì):遮盖
  则:连词表顺接,相当于“就”。
  以:用
  钳(qián):指长在昆虫嘴上的钳状物。
  之:代指子方虫
  悉:全,都,例如,《出师表》中“悉以咨之”
  为: 成为
  皆:都
  旬日:十天
  尽:完
  岁:年成,收成
  以:因为【“以”只有“因为”的意思,没有“因此”的意思,其实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其为“岁以(之)大穰”,“以之”译为“因为这样”,就相当于“因此”。】
  大穰(ráng):庄稼大丰收
  其:这
  旧:过去
  曾:曾经
  之:助词,无义
  谓:叫 ,称作
  之:代指那种昆虫(子方虫的天敌)
  傍不肯:虫名。意思是这虫旁边容不得害虫。傍:即“旁”,旁边。
  注:子方即为子方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7
原文: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解释哦: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实在是秋田的大害。忽然有一种昆虫出现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遮蔽住了土地;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意为这虫的旁边容不得害虫)
方:正
为:成为
之:的
一虫:一种昆虫
害:危害
其:它的
喙:嘴
蔽:遮盖
则:就
以:用
之:代指方虫
悉:都
为: 成为
皆:都
岁:年成,收成
以:因为
旬日:十天 陶奕甫A添加
大穰:大丰收
其:这样
旧:过去
曾:曾经
之:语气助词,无义
谓:叫
之:代指方这种虫的天敌

现实意义

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动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的害虫的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作物生产成品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