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怎么促进身体健康?

如题所述

缺乏身体活动可能会影响健康状况,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等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每周5-7天,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步行等中等强度活动,就可以起到保护健康的作用,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益处良多。

有规律的进行身体活动可以减少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并降低过早死亡和患癌症的风险,帮助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身体活动还可帮助控制体重,使发生肥胖的危险降低,有效预防肥胖的活动量要更大,需每天40分钟以上;有规律的进行身体活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改善自我感觉,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并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

身体活动是锻炼身体、保护健康的一种方式,既不是负担,也不要感到不便,应该更积极的看待身体活动;个人的体质不同,开始活动时可以选择感觉轻松的强度,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在锻炼一段时间后,同样的用力,你感觉更加轻松,说明体质在增强,这时就可以适当的增加活动的强度或时间;强度大的运动,活动时间可以短一点,强度小的运动,活动时间则可以长一点,并不是必须一次达到一天的运动量,可以分几次累计达到一天的活动量。

坚持锻炼可以使活动更安全、身体更健康,锻炼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周应锻炼5-7天,最好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这样习惯成自然,锻炼无负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4
一提到运动,有人认为只要撒丫子跑两圈就万事大吉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运动锻炼做好了则有利于健康,反之则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运动过程中要注意:
工具/原料
适当的运动时间 合适的运动项目
方法/步骤
1/5 分步阅读
早上不要空腹跑步。
空腹跑步会引起血糖下降,造成低血糖的风险很大。而且,会给心脏造成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心脏不好或者有心脏疾病的人,更加不适合晨跑。早晨的空气质量不好,晨跑时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会吸入肺中,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5
把握最佳锻炼时间。
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是下午四点到六点。在这个时间段里,人的体力、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都达到最高水平。此时锻炼,可增进身体素质,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5
注意腿部的运动。
保持年轻健康,从腿部开始。人开始发生衰老后,腿部肌肉松弛,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腿部的衰老。
4/5
多项目锻炼,全身受益。
不同的项目各有其侧重点,只有多元化的锻炼才能全身受益。人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多种项目的锻炼,从而提高肌肉力量、韧带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5/5
夏天运动防止中暑。
夏天运动时,不要长时间在日光下照射,出门最好准备遮阳帽。避免中午外出运动。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大量出汗时还要注意补充盐分,以防电解质失衡。
注意事项
运动要掌握窍门,不可操之过急。
第2个回答  2020-02-14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
第3个回答  2020-02-14
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呼吸过程加深,会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增强。经常锻炼的人由于身体适应能力较强,其呼吸显得平稳、深沉、匀和,频率也较慢,平均每分钟呼吸6~8次,而不锻炼的人平均每分钟呼吸12~15次。 (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体育锻炼会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食欲。另外,体育锻炼还会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从而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为人的健康和长寿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坚持锻炼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常表现为机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壮的表现。 (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是人的血糖水平很高,如果病人不加控制,还会引起许多其它健康问题,如视力减弱和肾亏等。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由于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个体产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6)预防骨裂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裂,骨裂在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中均会发生,在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中比较普遍。 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骨质密度和骨的强度达到预防骨裂之目的。当然,体育锻炼对于骨质疏松病人也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第4个回答  2020-02-14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预防疾病,对于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现代的大学生来说,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具有好处的,不仅可以提高运动素质,还可以做到劳逸结合,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大学生一般都是静坐在教室、实验室、自习室,低头弯腰学习与工作的,长期处于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胸腔狭窄,肌肉软弱无力,心脏疾病便秘等,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因为身体锻炼可以使心脏和胃肠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同时,身体锻炼还是一种积极性休息,脑细胞各有分工,进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得到很好的积极性休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