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跨专业找工作?

我现在大四,专业是电气工程。由于对专业没有一点兴趣,所以学得的不好,但我利用空余时间看了很多历史书,希望以后可以当一个历史老师。只是现在要毕业了,不想在电气领域发展,又没有教师证,不能去当老师,不知找什么工作,请问我该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个历史老师,请前辈们帮帮忙,谢谢。

    “专业对口”的潜规则:学国际政治的我却进了IBM

   

 

   

 

    口述者档案:

 

    王博阳,男,22岁,北京人,2011年6月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2011年6月进入IBM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客户代表。

 

   

 

   

 

    说起来别人一定不相信,IBM是我应聘的第一份工作!也许会有人说我运气好吧,但是这一路走下来,也许只有我自己才能明白,运气这个东西,不会平白无故降临在哪个人身上的。

 

    我是学国际政治的,学这个专业将来能干什么呢?我常和同学开玩笑说:学这个专业的,要等到将来哪个国家的总统暴毙了,我们就去给人家当总统去,除此好像就没什么好干的了。在我们学校,我们这个专业一般有这么三条出路:首选是当公务员,去一些像外交部啊安全部啊之类的各大部委;其次是考研究生;再不行就是随便找个单位先呆着。

 

    一开始我也是想考研究生,可以说一直到大三时我还是这个想法。大三那年的寒假,有一次家族聚会,长辈们都问我对将来有什么想法,我说考研究生呗,还能干吗啊?当时我一位叔叔就问我:“你准备考什么啊?”我说:“国际政治啊。”他又问:“然后呢?”我说:“考公务员,或者找工作啊。”他说:“研究生咱们将来也可以考,或者读在职的也行,而且说实话,我觉得你现在找工作和读完研究生再去找工作没有太大的区别。”然后他告诉我:“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大概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IBM公司会有一个“蓝色之路”的实习生计划,是专门针对你这样还有一年要毕业的大学生的,你可以关注一下。你这么年轻,去外企会对你的见识和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

 

    那天聚会结束回到家里,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但是觉得一点儿可能性都没有。首先是专业不对口,我对自己没有信心;其次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好像很少有去外企的,既然大家都这样,我有什么资格可以进呢?说实话在我们学校,我并不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我越想越觉得不可能,就对自己说:算了,不想了,这事儿太不靠谱了。可是,虽然心里这么劝自己吧,但是这个念头时不时就会冒出来,让我不得安宁。我开始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要一辈子当个公务员?是不是真的要去考国际政治的研究生?”答案是不确定的,我不能想像自己的一辈子就是在一个大机关里,安安稳稳过日子,到退休的时候混上个一官半职。而且我对国际政治这个专业也说不上喜欢,当年填志愿的时候我才18岁,那个年龄是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的,稀里糊涂就填了这个志愿。

 

    正在我举棋不定的时候,发生在我一位师哥身上的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毕业以后,进入了普华永道,世界四大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大家都觉得他特别厉害。我问他:“你是怎么想到去外企的啊?”他说:“好像我们学国际政治的只能考公务员考研究生似的,我已经厌倦了通过考试来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我想证明一下自己真正的能力。”师哥的成功让我觉得进外企对我来说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虽然有些冒险,但是这也激发了我的好胜心,我就是要做成别人觉得很难做成的事情。我将自己的想法和妈妈一说,本来以为她一定会反对的,没想到她毫不犹豫地说:“我也觉得IBM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一试。”

 

    三月份的时候,我上网递交了简历,应聘的是客户代表这个职位,也就是销售。选择这样的职位,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性格活跃,喜欢和人打交道,很适合这个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妈妈就是做销售的,平时她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她会回家讲给我听,问我:“儿子,你说该怎么办啊?”有时候我帮她想的方法会得到她的赞许:“不错啊,你这个点子很好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就让我对自己这方面的才能很有信心,而且大学里我也曾经利用假期到贸易公司打过工,做的也是和销售相关的工作。

 

    等待笔试通知的那些日子是很熬人的,平均每小时要看七八次手机,每次课间都要回宿舍上网看看有没有邮件。虽然我也一直在告诉自己希望渺茫,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但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我还是投入了我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我不断地上IBM的官方网站,去看上面对公司、产品的一些介绍,并且从网上把几乎能搜集到的所有IBM的笔试、面试的相关资料下载下来,积极准备。最后从网上打印下来的资料几乎到我的膝盖这么高。每天我都捧着一沓资料嘴里念念有词,非常非常累,同学都开玩笑说我:“完了,这人魔怔了。”

 

    两个礼拜以后,我接到了IBM的笔试通知。笔试是在北航,人山人海的,估计那天可能去了几千人。笔试是英文的,考一些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不算很难的数学题,可是那些题目对于我来说却不容易,因为我们学国际政治的,大学里是不学数学的,很长时间没有接触,所以反应比较慢。幸好之前我有过还算比较充分的准备,否则可真是死定了。笔试结束之后我的感觉非常不好,觉得自己肯定没戏了。

 

    那一天回到家里,我的心情几乎跌落到了谷底,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但是我很快还是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我这么告诉自己: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努力和希望。所以尽管对自己能不能通过笔试完全没有把握,但我还是打起精神来积极准备也许将和我擦肩而过的面试。

 

    一个星期之后,记得那一天是我们系学生会的选举,但是我根本就没有心思,趴在桌子上,突然手机响了,我一看,哎哟,是这样一条短信:“恭喜你,你已通过了IBM的笔试,请尽快登录你的邮箱,了解参加面试的具体事项。”天哪,我真是太高兴了,最难的一关被我闯过来了,简直是难以置信,后来听IBM参加阅卷的人说,我是所有通过笔试的学生中的最后一名,正好够上录取线。好险哪!我妈妈说我:“你这小子还真有些狗运气。”但是我想,如果没有之前那段日子的非常刻苦的准备,好运气是不会眷顾我的。

 

    笔试通过,让我信心大增,而且我知道一旦进入面试,我擅长和人沟通的特长就能发挥作用了。事实正是如此,我顺利地通过了两轮面试,获得了去IBM公司实习的资格。当然获得了实习的资格并不代表你已经获得了这份工作,事实上最终能够入职的人只占到所有实习生的四分之一。而且许多竞争对手都是来自名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可以想像竞争将会非常激烈,但我不怕!

 

    第一天实习,公司分配了一个培训官带我,也就是我的师父吧。他的工作很忙,所以第一天根本就没有时间关照我,我傻傻地坐在那里,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看其他的实习生,也都是和我差不多,坐在电脑前百无聊赖。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既然来了,就要做事情,总不能这两个月实习我就傻坐着吧。我决定主动出击。我找到我的师父:“我有什么可以帮您做的吗?”他说:“暂时还没有。”那一天,我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去问他一次,他大概也意识到了我和以往的实习生不太一样,我是真的想做一些事情。结果那一天快下班的时候,他对我说:“我们以后会有一些针对外资银行的销售,你现在上网了解一下,在中国内地外资银行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姓名、电话、电子邮件等等一切联系方式,然后做个表格给我。”一听他给我安排工作,我的眼睛一下子就发光了,我喜欢投入于工作的那种感觉。

 

    那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坐在位置上就没怎么起来过。两天以后,我就将一份表格给了师父,他很惊讶:“真快啊,我以为你要弄一个星期呢。”我想这个时候他一定已经深刻体会到了我对工作的热情,觉得有必要认真地对待我了。接下来他给我有计划地安排了工作。每天早晨我提着公司发的笔记本去上班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而这时候,和我同去的实习生很多还根本没有进入状态呢。

 

    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基本摸清了一些外资银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没有购买大型服务器或者是电脑设备的意向,为其他同事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面对挫折时怎么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时候给人家打电话了解情况,对方的态度非常恶劣,人家会说:“你是什么公司的?IBM是干什么的啊?”或者是:“你别老往我们这里打电话了啊,烦不烦?”还有的会很粗暴地把电话挂断。可以说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里,我都挺讨人喜欢的,哪受过这份气啊!这样的拒绝多了,让我的自信心很受挫,对打电话产生畏惧,这时我就拼命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没有后路可以退,豁出一张脸去也要完成师父交给的任务。一开始那可真是硬着头皮打电话啊,那种感觉和顶着子弹上战场没什么区别,幸好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到实习后期,我基本上已经摸到了一些门道,总能在对方挂断电话之前问出我所需要的信息来,光工作笔记我就记了满满一本呢。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和我的师父开玩笑:“您觉得我们能成为同事么?”他立即回答我:“你非常出色,我认为没有问题。”

 

    2011年11月18号,IBM公司为我们这批100多位通过选拔的实习生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酒会。当身着笔挺西服的我从公司高层手中接过Offer的那一瞬间,我真为自己感到骄傲。

 

    现在应该算是我一生中最轻松的时刻吧,还有半年就可以毕业,工作已经确定,我比我的同班同学要幸运多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班只有两个人有明确的去向,其他的都还在找呢。我决定要乘这半年时间好好玩一玩,因为毕业以后,等待着我的,将是长达几十年的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啊!

 

   

 

我的求职经验

 

    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要知道如果一生都在干一件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可是很痛苦的事情。知道自己性格的特点,如果是一个内向的人,那应聘时要注意放开一点。如果是一个很外向的人,比如我,就要经常提醒自己收敛一点。

 

    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简历、笔试、面试,都应该认真准备。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尽量提前想好,做到有备无患、知己知彼。

 

    实习期间,大家可能都会急于表现、证明自己,往往做事情显得很毛躁,其实大可不必。保持平常心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做,要知道实习期间主要看的是你的工作态度、理念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工作成果。

 

    在应聘过程中,可能有些阶段会很不顺利,要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将宝贵的准备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消沉之中。告诉自己:只要还没被淘汰,我就还有机会,我就要全力以赴。

 

    如果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可以和自己所应聘公司的内部人员建立联系,那将对你应聘成功大有帮助。

 

    如果自己没有很丰富的应聘经验,那要和那些有经验的人多沟通,以开阔眼界和思路。

 

   

 

我给年轻人的建议

 

    尽早确立目标,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心无旁骛、全力以赴。这样也许有些冒险,但成功的几率会高出很多。我们班上的许多同学,都认为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什么都想试一试,先考公务员,如果考不上再考研究生;研究生如果考不上,再找工作——这样看起来似乎很稳妥,结果却可能导致三件事情都做不好。因为这三件事,无论哪一件都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大学期间,如果没有经济方面的压力,那么课余打工时就不要考虑能挣多少钱,而是应该考虑我现在做的兼职对实现我的目标有没有帮助,如果有,没有钱都可以干。

 

    要打破框框想问题,不要被周围人的思维或者一些习惯型的思维束缚住。有些同学会觉得我这个专业应该干这方面的工作啊,怎么能干那方面的呢?或者我不是名牌大学出来的,我有什么资格和别人竞争呢?等等。事实上,正如阿迪达斯的广告语所说:一切皆有可能。

 

 

 

 

   

     IBM人力资源总监说:我们会特意招聘一些不是专业出身的人才

   

 

    受访者: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总监郭希文女士

 

   

 

    杨:请问咱们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是不是更愿意招聘专业出身的人才?

 

    郭:不一定。除非是有特别要求的,基本上我们还是要看你是否适合这个职位。我们还是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这个求职者应聘的职位并不是他所学的专业,但是他非常喜欢这个职业,对这份工作很有热情,这也会非常打动我们的。像我们现在招聘的许多市场销售人员,很多都是工科出生的,事实证明他们做销售也很出色。所以我还是建议现在的年轻人,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一旦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躺在那里空想,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行动,充分的实践对你将来顺利改行会很有帮助的。

 

    其实有时候我们会有意识地招聘一些不是专业出身的人才,因为其他专业的人,视角会不一样,可能更能有出人意料的惊喜。而且不同专业的人加入进来,会丰富这个团队的文化和整个公司人员的知识架构,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杨:但是对某些工作来讲,可能是专业出身的来做会比较好一些?

 

    郭:你说得很对,比如技术类的财务类的,还是专业出身的来做比较好一点,但另外一些职位,像做销售啊、做人事啊、做行政啊,相对对专业的要求就不会那么严格。

 

   

 

    杨:很多人会非常执着,一定要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您给这部分人一些建议吧

 

    郭: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对改变比较畏惧,接受比较慢,那么你会活得很辛苦的。因为说到底,是你要来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你,没有必要死抱着自己的专业不放。有些年轻人会主动制造和迎接变化,他们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了解自己适合、喜欢干什么,然后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去发展,而不会将眼光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上,这样的年轻人是非常聪明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建议你去找一些专业的从事职业咨询的机构,听听专业人士或者其他人的建议,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杨:但是事实上,真的有很多人是比较中庸的,好像没有特别喜欢做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郭:我们行内有一句话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做什么,那么就先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先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杨:会不会有些专业放弃了是比较可惜的?什么样的专业你是不建议他们轻易改行的?

 

    郭:这个完全是要看个人的意愿,但是改行还是要慎重一点,不要等改完了,又后悔,又想回来,往往这时候已经回不来了。这样反反复复,对自己的时间和以往的积累都是一种浪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很不利。相对来说,专业性强的行业改行要慎重一点,像技术类的啊,医学类的啊法律类的啊,等等。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不要轻易被其他的东西所引诱,动摇自己当初的选择。

 

   

 

    杨:有些年轻人可能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么他们怎么样才可以在毕业以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专业?

 

    郭:八分靠自己的努力,只有两分是靠时机。如果你非常喜欢你的专业,那么在实习的时候,就要做相关的工作,或者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人脉资源。

 

   

 

    杨:通过您的招聘工作,您发现现在的求职者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郭:我们确实发现现在的求职者知识面非常宽广,因为现在到了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家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及时,所以大家知识的积累比以往更加丰富。另外我们也发现现在年轻人跟以往比,以往学术气比较浓,相对来说实践不是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和以前不同,在学校已经参与很多实践活动,当他们来到公司的时候,动手能力和以往的年轻人相比有一个提高,这是我们看到的非常欣喜的转变。另外,现在的年轻人非常自信,他们更有信心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

 

    比较突出的缺点,是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韧性不够,所以大家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自己的激情之外,还要具备韧性,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可以不断朝自己的目标努力。还有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够专注和执着,别的公司薪水高一点就会跳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希望大家可以专注和执着,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轻易被其他东西所引诱。

   

参考资料:《中国求职面试中的潜规则:500强企业求职成功者口述实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9
据美国有关机构调查,大多数青年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想做什么,首先问五个问题:我要去哪里?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的差距在哪里?我要怎么做?
以上五个问题涵盖了目标、定位、条件、距离、计划等诸多方面,只要在以上几个关键点上加以细化和精心设计,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知晓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实际意义。

做好职业定位
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的统一,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给自己做准确定位。
检视个人特质(一)欲望(Desires)) (做事的能力)在此人生阶段 ,你究竟要什么?(二)能力(Ability) 你擅长什么?(一般技术以及特别技术)(三)性格特质(气质、性质) (Temperament) (气质、性质)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在何种情况下有最佳表现?(四)资产(Assets) (有形与无形)你有什么比别人占优势的地方?
每个人群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保证自己持续地发展。但是各个群体定位的重点不同:定位重点在于澄清自己有什么。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过于看重自己的文凭,或者看重自己的成绩,有的过于低估自己身上的潜质,所以,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在大多数情况下,正确的思路是,做你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

适合你就好;
发现你的真正价值——确定职业锚

“职业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是由美国E.H.施恩教授提出的。这一概念最初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的专门小组,是从斯隆研究院毕业生的纵向研究中演绎成的。
所谓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设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这个所谓的“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影响一个人职业锚的因素有:1、天资和能力;2、工作动机和需要;3、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集合而成为他的“职业锚”。它告诉此人,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进程中,梳理自己的职业经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就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大步迈向成功。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看看你是哪种职业锚。
1.你在高中时期主要对哪些领域比较感兴趣(如果有的话)?为什么会对这些领域感兴趣?你对这些领域的感受是怎样的?!
2.你在大学时期主要对哪些领域比较感兴趣?为什么会对这些领域感兴趣?你对这些领域的感受是怎样的?
3.你毕业之后所从事的第一种工作是什么?(如果相关的话,服役也算在其中。)你期望从这种工作中得到些什么?
4.当你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你的抱负或长期目标是什么?这种抱负或长期目标是否曾经出现过变化?如果有,那么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变化?d
5.你第一次换工作或换公司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指望下一个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6.你后来换工作、换公司或换职业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怎么会做出变动决定?你所追求的是什么?(请根据你每一次更换工作、公司或职业的情况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7.当你回首自己的职业经历时,你觉得最令自己感到愉快的是哪些时候?你认为这些时候的什么东西最令你感到愉快?
8.当你回首自己的职业经历时,你觉得最让自己感到不愉快的是哪些时候?你认为这些时候的什么东西最令你感到不愉快?
9.你是否曾经拒绝过从事某种工作的机会或晋升机会?为什么?
10.现在请你仔细检查自己的所有答案,并认真阅读关于五种职业锚(管理型、技术或功能型、安全型、创造型、自治与独立型)的描述。
根据你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分别将每一种职业锚赋予从1~5之间的某一分数,其中1代表重要性最低;5代表重要性最高。

找工作同做其它事情一样,也有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做事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所谓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知识、技能、性格、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等。找工作之前,你必须先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一定得知道自己能做那方面的工作,不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没有能力做的工作却偏要做,那结果一定是被拒之门外的。

⑵.了解你所选择的职业和行业。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可以向亲朋好友中做过相关工作的人了解有关情况,也可以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请教,他们经验丰富,体会深刻,能给你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他们工作过程中的失败教训,对你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而他们的成功经验又是你可以借鉴的。

⑶.自我推荐。在了解自己和工作的基础上,就开始求职了。求职就是寻找和得到工作的过程,通常包括获得用人的信息、争取面试、谈话、签约等环节。找工作就像推销商品一样,要让顾客买你的产品,你必须告诉对方,你的商品质量如何的高,价格怎样公道,才能吸引人们来买这种商品。同样,找工作时也要围绕着“我真正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而我提出的要求也是十分合理的”这样一个中心来展开。一定要学会推销自己,这样别人才会认可和录用你
第2个回答  2010-08-29
先问问您看的什么历史书啊?二十四史+清史稿都看过了吗?历史课都是正规学校才有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你不是相关专业的,有没有教师资格证学校为什么要雇用你?学历只是个凭证而已,你没有系统学习过历史,也不懂得如何教习历史,怎么能教学生?你业余时间看的书目,属于历史演义还是历史小说?那可不行的,你必须要看正史而且历史专业有一定的教学大纲,要学习“主流思想的”的历史观,这些你都没经历过怎么就知道自己能去教历史?!

电气专业很好啊,到设计院去当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月薪至少5000元;历史老师除了袁腾飞那样的能即使赚到3000元都十分困难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18
跨专业找工作其实就是跨行求职
在求职过程中,跨岗转行的事例比比皆是。HR们在筛选简历时,往往会将经验与招聘岗位对口,因此,身为转行的求职者,即便你的过往经验有多丰富,在HR的眼里,仍如一张白纸。如何让自己这张白纸变得引人注意?兴趣、规划、思路,或许可以帮到你。

1、兴趣:详细阐述了自己对目标岗位的兴趣,长期以来的心得体会,以及在从事原先岗位时与这个目标岗位接触得出的经验,如果能写出你曾经与目标岗位的同事一起工作后有什么特别的感想,那则更为有优势了。

2、规划:没有哪个HR会不欢迎一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的人。为何要转岗转行?你走这步是心血来潮还是考虑慎重后作出的决定?打消HR心中的这个疑虑,你则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3、思路:如果你担任此职,你会有怎样的工作想法?让HR知道,你是做过功课的,而不是对未来的工作一无所知。

另外,在整理你过往的工作经验时,还可以避轻就重,转化叙述的角度。比如原本从事技术岗位的要转入市场岗位,一个是重技术,一个是重沟通。那你在简历中描述工作经验时,可以弱化你的技术背景和成就,着重强调你在项目组中与同事的协作、沟通经验,并且强化你对流程的熟悉和项目的管理经验,那这样就可以与市场岗位进行无缝对接,如意转岗。
第4个回答  2015-10-22
 在职场供大于求的今天,想跨专业求职谋到了心仪职位,对于不少求职者近乎“奢望”。其实,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毅力和专注,这座“高山”也并非不可逾越,不是那么难。
跨专业,教育学术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超越原专业界限,从事其他专业的学习,如跨专业考研,跨专业就业;二是指横跨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专业,如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相比于跨学科,广义上的跨专业是指跨越《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因此既包括狭义上的跨专业,也包括跨学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