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你认为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顾命大臣,也就是死去的皇帝为继位之君指定的辅政大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先帝的权威。我们先来看看祖制,也就是清朝设置顾命大臣的传统。

满清第一次设置顾命大臣是康熙朝,也就是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行蓝批,把皇权交给了这四大辅臣。

第二次是乾隆朝,顾命大臣一共七位。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鄂尔泰,张廷玉,丰盛额、讷亲、海望。其中允礼是乾隆的亲叔叔,允禄因为过继给庄亲王,也可以算远枝亲王,但他其实也是皇帝的亲叔叔。

第三次是咸丰朝,顾命大臣一共十位。定郡王载铨、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文庆。载铨、载垣、端华都是远枝皇亲。可以看到,皇帝的亲叔叔也曾经做过顾命大臣的,不一定只能做摄政王。

咸丰选择的顾命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栽垣、端华、肃顺三个人是远枝皇亲。

从名单上看,少了两个重要的人。一个是在北京主持政务的恭亲王奕欣,另一个是道光任命的顾命大臣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这时候是清廷手上最重要的带兵将领了,他虽然因为私扣英国使团的事被革爵,但是很快就复爵,说明实在没别人可用。

如果八大臣里有奕欣,可能就不会有辛酉政变。如果有僧格林沁,政变的难度会提高很多。皇帝的叔叔做顾命大臣,会不会威胁皇位呢?不会。因为顾命大臣人数众多,是可以相互牵制的。而且顾命大臣的地位比摄政王低多了,就算剩下奕欣一个顾命大臣,他能做鳌拜做不了多尔衮。

关键还不是名单,而是在于他违背祖制,给了皇后和慈禧一人一颗印。因为皇帝年幼,只能实行蓝批,也就是由顾命大臣代替皇帝批奏章,打圣旨。现在要求在蓝批上加盖太后印章才有效,这在清朝祖制里是没有的,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后宫不能干政”!

他不信任自己的亲弟弟,不信任自己挑选的臣下,实际上把最高决策权交给了后宫。“互相牵制”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反而变成了“互相冲突”。所以,他设计的体系很快就崩溃了。

那他应该怎么做呢?最负责任的做法就是直接传位奕欣。太平天国作乱,洋鬼子打破了北京,财政崩溃,国家不安,这个时候谈什么私心?国家要是亡了,就算把你搁太庙里又能受几年香火?

实在不愿意,就让恭亲王摄政。他将来就算篡位,至少肉也烂在自家锅里。而且他还可以同时设顾命大臣,对恭亲王有所牵制。他的设计是在刀尖上跳舞,让每一个人都琢磨如何内斗,太冒险了。就算成功,国家也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3
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样的话能够提高皇帝的地位,能够维护中央集权,有利于更好的进行管理,可以减轻皇帝的压力,还能够让这些人给皇帝提意见。
第2个回答  2021-12-23
顾命八大臣的存在影响了晚清的发展,推动了清朝的进程,给朝廷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也促进了朝廷的发展,也促进了清朝的灭亡。
第3个回答  2021-12-30
减轻皇帝的工作,共同治理国家,提出很好的建议,让皇帝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些别的事情,可以掌控权力,了解朝廷上的事。
第4个回答  2021-12-23
更好的维护权利,更好的维护江山稳定,维护中央权力,提高皇帝的地位,更好的保护皇帝,帮助皇帝治理国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