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有什么作用呢?

如题所述

其实咸丰的顾命八大臣制度,不过是效仿汉武帝,没什么特别之处。因为清王朝到了1861年,封建君主专制已经到了完善的不能再完善的地步,在这个体制里只有皇帝才是主子,其它都是奴才,八个顾命大臣只不过是赞襄政务罢了。

同治帝虽然年纪小,但他也是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和皇帝最亲近的圣母皇太后和最具法理的母后皇太后就能代替皇帝说话。更不用说,咸丰把“御赏”和“同道堂”给了两宫皇太后就实际上把大清国的玉玺给了她们。这种情况下,那八个人的生死就很容易掌控,说到底只是收拾家奴罢了。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日(1861年8月22日),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以三十一岁的年龄命丧热河。临终加封八位重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理朝政辅佐即将继位的皇太子爱新觉罗·载淳。

这八个人都是清文宗的股肱之臣,也是咸丰朝一言九鼎的人物。文宗让他们作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理朝政,就是为了把他的六弟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欣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因为清初有皇父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擅权揽政之事,文宗担心奕欣是第二个多尔衮。另外也有让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牵制奕欣的用意。

皇太子载淳之生母是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文宗皇帝知道此人有极强的权力欲,而且早在咸丰五年(1855年)就已经开始过分热衷朝政。为此,他要让肃顺等人牵制懿贵妃,以防止西汉初年吕太后干政甚至唐初武曌改朝换代的故事重演!皇后钮祜禄氏端庄大气,谨守祖制。而且在宗法上有正统地位,可以制衡懿贵妃,两宫皇太后也可以制衡顾命大臣。所以“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分别由此二人掌管,进行监督。

我觉得这一制度最大的漏洞在于让顾命大臣权理朝政。因为在当时真正能够代行皇权的有两宫皇太后以及皇帝的六叔恭忠亲王奕欣。八大臣除了远支宗室就是汉族大臣,根本无法与幼帝沾边。所以他们的政令完全能够被怀疑是否出于幼帝本意。此外,盖印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开了“后宫干政”的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5
能够更好地辅助朝政,能够帮助朝政更好的发展,能够解决朝政上遇到的一些难题,能够对朝政上遇到的难题进行分类,能够多方配合解决问题,能够让大臣帮助皇帝解决朝战问题。
第2个回答  2021-10-05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掌控程度,也会出现不同的制度,可以改变当时的政策,也可以享受该有的权利,并且可以完善体制。
第3个回答  2021-10-05
维持江山的稳定,维持朝政的稳定,可以保护好江山,可以让自己减轻负担,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