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规矩”与“自由”

如题所述

    “孔子自述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从表面来看,意思就是:“在我70岁的时候就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却又不会违背原则和规矩。”那么这时候我就疑惑了,什么叫做既能随心所欲又不会违背规矩呢?这难道不是很矛盾很冲突的吗?那么孔子既然已经知道了这很矛盾,那么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什么叫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呢?

    这时的孔子,就正如他在自己的自述当中说的,这时的孔子其实已经年近70,大约在68岁左右。如果按照古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时的孔子年龄已经很大了。所以,此时,已经差不多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尾声中了。

    有一次,鲁国和楚国在“郎”这个地方打了一架,而孔子的弟子,冉有,凭着他的军事以及政治才能打赢了。于是,当时的掌权者季康子就很高兴地问冉有说:“你的这些本领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呀?” 冉有就回答道:“我的老师是孔子。” 于是季康子就又问他:“在你看来,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冉有回答道:“孔子这个人,他的学问道德以及思想都是顶尖的,就连鬼神看了都不会留有遗憾。”然后又是对孔子赞扬了一番,季康子再次问他:“我想把他召回来,你看怎么样?”冉有也说:“可以。”于是,就这样,孔子在离开了鲁国整整14年之后,总算再次返回鲁国,彻底结束了他的周游列国之旅。除此之外,在冉有与季康子的一问一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冉有对于自己的老师孔子是非常敬佩而且特别推崇的,而在这里,季康子明显也对孔子的学问很赏识。因为冉有在这里很明显的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此时的孔子就像我们上面讲的,大概已经有68岁左右。而这时的孔子经过周游列国这一个漫长的时期,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实现理想的方法中太难以实现的地方。这并不是意味着孔子就此放弃了自己的政治梦想,打算就此停手,而是孔子稍微改变了一下自己的方法。于是,他就选择了教学。因为教学可以很好的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就像之后面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就走到了各个国家去传播孔子的思想。此时的孔子已经不可能再出去周游一次列国了,所以他就用这个方法来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孔子一共有弟子3000,这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而其中更加了不起的,就是在这3000人当中,贤者总共有72人。这两个数字对比起来,好像72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这其实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毕竟要知道,想要交出一个真正的贤者是很难的,而孔子又有这么多个弟子,其中的贤者肯定是那种真正的君子。而我们可以想象,这么多个人在孔子的指导之下,以后走到春秋战国的各个角落之中,能为孔子的思想传播带来多么大的好处。更是有可能将他的思想发行于天下,让天下人都了解到他的治国之法,这也是孔子实现理想的一种方法了。确实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之中,他的弟子们纷纷出游,走到了各个国家。但是唯一一个没有走的人,就是孔门最出名的弟子之一,颜渊。颜渊在各方面其实是与孔子最像的,不论是在德行还是在对于孔子思想上的领悟。这也说明,颜渊的理想可能并不在当官这一方面。

    后来,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举直措诸枉,则枉者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朝堂之上以及下判断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取那些正直之人的建议,并且让这些正直的人居上位,不能重用那些小人。

    孔子在晚年的时候,特别喜欢研究一些别的学问,就比如说周易和以前的诗歌。他还曾经把以前的305篇诗词全部都编成了歌曲,这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整整305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看出,孔子的晚年相对来说是很自由的。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跑遍了各个国家去传播自己的理想,而是静下心来研究了很多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他所做到的精神上的自由。

    真正自由和随心所欲说的肯定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并不是自由真正的意义,那只能叫做无秩序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建立在你可以干什么事,不能干什么事之上。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你的精神世界之上。是建立在自己的思想与学问之上。而孔子的自由,就是建立在他的理想,他的智慧之上。他曾经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各个国家之间奔波,曾经遭受过很多次生死攸关的危险,但是这一切都并不能阻止他再次前行。历史上有一些人,就像孔子这样,他们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显赫的地位和身份,他们并没有所谓的王室血统,也没有这样的权利。但是这些人,却可以靠着他们的精神来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天生有王位的贤人,我们叫他们为圣王。而像孔子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们为素王。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精神来比肩圣王。而这,也正是孔子,也正是孔子所说的自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