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传统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对萧瑟秋景而伤惑。中国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

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

出自:唐·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译文: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扩展资料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柳永是一位有着深厚的悲秋情结的词人。他把文人的悲秋传统与词的缘情传统相结合,对悲秋题材作了词化的处理,并且通过刻意表现秋晚或秋夜的情景,强化了悲秋题材的感伤色彩。另一方面,柳永还以悲秋的传统改造了词的境界,在柔婉的闺阁之词外新开出了沉雄的江山之词。……
第2个回答  2019-12-26
秋天万物萧条,从古至今就是悲愁的代名词,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的著名诗篇也有。
第3个回答  2021-12-15
开创悲秋传统的是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6
这就是一个杞人忧天的思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