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悲秋的历史文化意蕴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诗人们每每将悲情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萧瑟的清秋意象传达所感的人生的愁烦,生命的忧患,人称“悲秋”作品。

“悲秋”始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九辩》)。作品中,诗人将登山临水的送别之情,羁旅孤苦的寂寞之心,贫士失意的忧愤之怨,以及时光匆匆,生命将尽的惶恐等种种人生悲情通过叶落草枯,山川寂寞,大雁南翔,蟋蟀悲泣的清秋意象。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开创了“悲秋”先河。明人胡应麟称《九辩》为“皆千古言秋之祖,六代.唐人诗赋,糜不自此出者”①日本学者小尾郊一也指出“悲秋观念,实际上始于《九辩》。而且从《九辩》以后,悲秋的季节感开始被频频利用”。②自宋玉以后,悲秋“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汉武帝《秋风辞》感慨人生短暂,到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写年老多病,故园难回的悲凉;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羁旅无涯,游子之痛,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历代诗人们总是将自己感悟的人生千愁百绪表征为“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的意象,将悲与秋两种性质相异,形态相远的存在紧紧联系、熨贴在一起,形成了秋必含悲,悲必言于秋的诗学模式,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悲秋”景观。

对于“悲秋”需要回答的是,作为一种物候现象,秋何以生悲?秋之悲何以感动人心,被千古传唱?解读悲秋,就是探究其中包含的文化的诗学的原因。从而去领略古代诗人乃至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感伤情怀。

一、 惊秋:逝者如斯的生命惊觉

“睹物识时迁,顾已知节变”(张载《秋》)中国古代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习惯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读时间,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去体味生命。大自然季节的变更和生命的律动总是引起他们强烈的生命感动;春去秋来,花开叶落,燕鸟辞翔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诗人来说都是一种生命暗示,萧子显曰“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斯来应,每不能已也”。③然而,在大自然日出月落,春生秋残的季节更替中,一年将尽的清秋时节最能引发古代诗人的时间惊觉,唤起“人生几何”的感慨。

华夏民族自古以农耕为基本生存方式。在这个农业社会中,千百年来人的生命主要是依两条主线来展开和完成的:一是基于生存需要,按自然的气节进行庄稼春播、夏养、秋收、冬藏的农事活动;二是基于繁衍需要,按生命的节律,从出生,长大、婚嫁、衰老、死亡走完人生。两种活动紧紧相联,均按农时同时展开。因此,费正清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成员的生活周期是同精耕细作的季节周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人的生死同贯穿在庄稼的栽种和收获中的旋律相协调……村、家和个人按季节和庄稼收获的旋律,按出生、结婚、死亡的旋律展开活动”。④在长期的农耕生活过程中古人经验到,庄稼植物按时季节更替,呈现出春生,夏荣、秋凋、冬残而完成一个生命周期。“时,期也,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止也”。⑤而人的生生死死也象自然生命一样,按春秋代序,有生机勃发的青年,有精力强旺的中年,也有年老体衰的暮年和生命断灭的人生终点。秋是一年之暮,属时序中万物冷落,萧条的季节。《月令》表述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天地始肃……霜始降、草木黄落”。⑥当秋天到来,生命万物经夏日的繁茂由盛转衰,绿草枯萎变黄,树叶飘飘落下;秋风乍起,天气转凉,秋气凛冽,寒霜始降,砭人肌骨;秋天到来,燕翔辞归,蝉声凄切,蟋蟀悲泣,原来喧闹的生命世界变得萧条;秋季烟霏云敛,昼短夜长,山枯水瘦,物色惨淡,生机的世界变得冷落。朱筠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⑦面对这种显示时序变化,满目冷落,万物生命周期行将结束的季节,人们自然会触景悲怀,推物及己,由此联想到自我生命短暂,人生终点将近而生“逝者如斯”之感慨。

古人对秋的时间和生命感悟不但习得于长期的农耕生活经验,而且也渗透了基于农耕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天人不二”的文化观念。汉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生命一体化联系。天地万物,自然生灵,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气聚化而生:“鸟得而蜚,鱼得而流,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⑧庄子也说:“人之生,气之聚也”⑨相反,自然生灵也因气散而死“聚则为生,散则为死”。⑩可见,气是生命之本,而气又有阴阳盛衰之分,“升谓之阳,降谓之阴”。(11)因此,生命盛衰与气的消涨相对应:气升,万物生,生命强旺;气降,万物衰,生命阳萎;气散,万物死,生命断灭;人乃是大地之子,属自然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命也必然受动于自然气数的变化,与万物的生命节律同步。以此,作为对“秋”的把握,在汉文化传统中,一年气节中的秋季,自然之气由阳转阴,生命节律由强变弱,因而是万物凋残,生命的衰微的时节“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12)人的生命受动于自然之气,因而秋季也是人的生命节律由盛变衰,人的生命周期行将结束的时节。中国民间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之说就是将人的生命律动比喻为荣于春而衰于秋的草木变化。这样,自然之秋包含了生命之秋;叶落草枯言喻了人生暮年。

由此可见,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古代文化观念中,“秋”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物候现象和农时季节,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时间意识,被赋予了凝重生死意味的文化原型和生命符号,成为时间将尽。生命临终的表征。在这种文化心理下,秋作为与生命倾向相背的感伤世界,最能汇聚多愁善感的古代诗人的人生感悟,引发他们强烈的生命感动,使他们触秋生悲。落叶伤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秋士悲,而知物化”。(13)之说。阮瑀感慨:“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杂诗》刘桢悲叹:“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赠五官中郎将》)岑参悲慨:“千念集暮节,万簌悲萧辰”。(《暮秋山行》)。秋天的来临,景物由春夏的繁茂转换为凋败,意味着一个生命周期行将结束。物色由盛变衰最容易将生命前行的终点标示出来,从而将生命的短暂性凸显出来,使人产生“人生几何”的时间惊觉。这种惊秋的情感逻辑如日本学者分析那样“诗人看到了秋景,便感到了岁暮一何速,即感到了时间的推移。感到了时间的推移,也就是知晓人类生命的推移;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一种沉重的忧愁”。(14)

古代诗人对秋的惊觉和感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感秋伤逝。在“草木摇落而变衰”中宋玉感到“岁忽忽而道尽兮,恐余寿之弗将”。(《九辩》)。因叶落草枯,石崇叹息“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兮怅自愍”。(《思妇叹》),而陈琳在“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中,惊觉“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游览》)。另一类是感秋叹老。《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将冷落的秋景与美人的迟暮联系在一起。面对秋叶黄花,钱起悲叹“春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伤秋》)。苏祐感慨“落木惊风候,淹留感岁华。阴云连紫塞,清泪对黄花”。(《九日》)。李贺则伤感“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伤心行》)总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15)成为了古代诗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一叶落而知秋。”当秋风起,草木变枯,万物萧瑟,悲京的感觉会油然而生。因为秋天的到来而生出悲伤的情绪,是我们面对秋天时共同的情感状态,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生命情感。悲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一大母题,源远流长。从“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辫》,至“萧萧秋风愁杀人”(汉乐府《古歌》);从阮籍“开秋兆凉气....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人悲”,(《咏怀》)至纳兰性德“夜丽做成秋,恰上心头”(《浪淘沙》;从史达祖“愁与秋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临江仙》)“至《红楼梦》中“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秋窗风雨夕》),一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是秋意满纸,凄凉感伤。悲秋所蕴含的生命感伤与文化意义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曾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当秋风吹起,树叶飘落,万物凋零,自然的萧飒荒冷投影在人们心上,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发出难以言说的悲凉意绪,并由自然联想到人生,由人生想到社会,千种情感,万般思绪,千愁百忧从心底泛起,于是悲秋成了抒写不尽的浓愁。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悲秋主要有这样几个层次内容:

一、对生命即将逝去的叹息。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说:“盖夫秋之为忧也:其色惨淡,烟罪云敛;其容清丽,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可见,秋天具有摧毁自然万物生机的威力,秋天所到之处,色彩变得惨淡,气侯变得凛冽,山川变得萧条。秋天是一年将尽之时,据《礼记,月令》表说秋天“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天地始肃....霜始降,草木黄落。” 当秋天来临的时候,生命万物由盛转衰,绿叶枯黄,秋风乍起,白露飘落,寒蝉鸣叫,大地变得肃杀,变得生机寥落。朱筠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在农琴生活中,古人们认识到庄稼生长按季节更替,春生、夏荣、秋凋、冬残,形成一个生命周期。面对山河冷落,万物生命周期即将结束,人们自然会由自然界的生命节律联想到人的生死。人的一生有生机动发的青年,有精力旺盛的中年,也有年老体衰的暮年和生命结束的人生终点。当敏感的诗人面对秋天时,自然触景伤怀,由大自然联想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从而愁由心生,悲伤不已。于是,秋天成为一种死亡的隐呛,对于秋天的感伤实际上是对于生命易逝的悲叹。汉武帝刘彻在他的《秋风辞》中说:“秋风起兮自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唐代诗人钱起《伤秋》诗说:“春云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说:“不堪红叶肯苔地,又是凉风幕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较近二毛午。”刘基《秋日即事九首》其九说:“北风吹雁过萧萧,旅馆青灯共寂寥。蓬鬓一时成白雪,老来禁得几秋宵?”石崇在《思妇叹》中说:“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分怅自愍。”自然界的秋大来了,落叶纷飞,人生的秋天来了,双鬓堆雪。秋天来了,意味着一年将要结束,人生的秋天来了,意吠着人生命即将枯萎,人生将要走到尽头。诗人们不自觉地将自我的生命节奏与自然的生命节奏融为一体。人生如白驹过隙,非常短暂,自然界秋天的变化惊起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强烈意识,使诗人们感受到了生命日渐萎顿的恐惧与忧愁,于是自然之悲与生命之悲融合无间,构成令人怆然泪下的生命感伤。在诗人笔下,“秋“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自然季节,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时间意识,被赋予了生死意味,使秋成为一种文化原型和生命符号,成为时间将尽、生命将尽的符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30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秋”这个季节与悲愁心理有着不解之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初唐诗人王建如是说,但是,并非王建自己在秋天的夜晚发出如此感喟,“悲秋”情结在古诗词中俯拾即是。就拿我们比较熟悉的作品来说吧。

王勃有《山中》一诗:“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将思归之情与萧瑟秋景融为一体。

杜甫《登高》中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描写秋景,表达沉郁悲凉的漂泊老病之痛。

中唐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以见秋风而思家,那种微妙的情绪全在一封家书上。

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描写清秋孤寂萧瑟的景物,渲染离愁别恨。

北宋范仲淹《苏幕遮》用秋来抒写羁旅之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古代文学中的“悲秋”传统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秋季与低沉心态的关系就已经有了意识。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个朦胧的苍凉意境,塑造了“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形象,也是以秋景起兴写哀愁的典范。

屈原《离骚》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通过季节的交替,写出了从年轻到衰老的一个过程,展露了悲伤的情感,感叹时光如梭;其《湘夫人》中写“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凄清的秋景与惆怅的秋境结合,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

随之的宋玉更是以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辨》)奠定了千古悲秋的审美传统。

此后“悲秋”成为中国文学长盛不衰的主题。

“悲秋”情结与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古代思想家们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他们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