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指的是什么?它对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

如题所述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当然不是谁都可以和中央银行进行证券和外汇交易的!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开始是选择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如四大国有银行),近年来又扩展至证券公司等其它金融机构(如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资料:
从交易类型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金债券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
1、“回购交易”包括正向回购和反向回购,正回购是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出售证券,并在约定日期回购:卖出时,是收回货币,即收回流动性;回购的时候,就是释放货币,也就是释放流动性。
反向回购是指央行从一级交易商处回购证券,并在约定的日期卖出:当你回购时,你投入了资金,也就是说,你投入了流动性,卖出时,就是收回货币,也就是收回流动性。
2、“现金债券交易”分为“现金债券买断”和“现金债券卖出”,
“现金债券买断”是指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债券,一次性投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
“卖出现金债券”是指央行直接卖出债券,一次性收回基础货币,以减少货币供应量。
3、发行央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
发行的票据是提款的基础货币,
票据的到期日是基础货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