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10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1-12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经济萧条时,为刺激经济,央行应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是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赎回,从而收回流动性,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反向操作即为逆回购。二是现券交易,分为买断和卖断,现券买断为央行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从而投放基础货币,反之为现券卖断。三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央票是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从而调节基准利率。央行发行票据为回笼基础货币,央票到期则为投放基础货币。
经济衰退期央行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帮助经济复苏,就公开市场操作而言,主要是逆回购、现券买断、赎回央行票据等等。不过在经济低迷时可能利率很低,消费和投资对利率不敏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效力效用较小,同时央行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币值稳定,故此经济衰退中往往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来拉动经济。
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政策影响和调节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基本方式是:

中央银行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从而增加和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目的,这种活动有防御型和进攻型两种方式。防御型的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和卖出证券,其目的在于缓和或消除在发行通货或代收票据过程中,由于季节性或偶然性因素给商业银行准备金和市场利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是一种消极活动。进攻型的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和卖出证券,作为积极活动,其目的在于预先控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和市场利率,以维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