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三种?他们是如何调节货币量的?

如题所述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三种及调节货币量的方法如下: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这样,一方面出售债权的企业和家庭得到货币,将它存入商业银行,增加银行存款,通过货币创造乘数作用使存款货币成倍增加,使利息率降低;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还会导致债券价格提高,使利息率下降。利息率下降会引起投资增加,从而有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上升。反之,在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相反做法会抑制与消除通货膨胀。
(2)调整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具体做法:在经济衰退时,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的扩大,使收入、就业和价格都提高。在通货膨胀时,提高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减少可创造的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压缩总需求,使收入、就业和价格都降低。
(3)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具体做法: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采取降低再贴现率措施,可促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刺激投资需求。反之,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要提高再贴现率,限制给商业银行借款,使商业银行减少贷款,于是货币供给减少,利息率提高,抑制投资以及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
拓展资料:
1.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并正式发布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2. 凯恩斯主义货币简介: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7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金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调节货币供给量;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变动条件,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以及利率水平。准备金率政策即央行降低准备金率,就会使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银行作为贷款放出,从而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反之相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