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教师在使用批评语时应当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教师在使用批评语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以退为进。在劝告学生时候,教师可以先适当地表示对学生的某些想法的理解和肯定,这样做会使学生觉得老师是通情达理的,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第一道防线,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劝告。

2、逻辑诱导。教师在劝告学生前,可以先明确要求学生改变什么态度,然后找出一些与这种态度相违背的事实来发问,从而促使学生接受正确的态度。

3、以褒代贬。现实中,多数学生喜爱听到教师赞扬自己的话,很不乐意听到教师批评自己的话。假如教师改变一味批评的做法,巧妙地运用以赞扬其进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就会更好些。

4、参照对比。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可以不先做正面批评,而是寻找好的榜样进行对比鼓励。

5、巧下台阶。每当学生的缺点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留情面的批评可能会因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把握语言分寸,在帮助学生下台阶的同时做出暗示。

6、分散注意。每当学生犯了错误而又固执己见的时候,开门见山地劝告往往会碰“钉子”。教师可以先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他敏感的问题上引开。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可以避免很快陷于僵局,又可以使学生的身心的开放状态中理解和接受劝告信息。

7、间接提醒。实际生活中,确有一些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也很注意运用表扬的手段。但习惯在“但是”后面来一个很明显的转折。

扩展资料:

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理,改正错误,因此批评学生时,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忠言不再逆耳。

运用关切的语气,让学生感到温暖,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样你就会用心去说服、教育学生。

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才会接近你,理解你,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处处流露出对学生温暖的关怀和无私的爱,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跟你说真话,接受你的批评指正。

运用和缓的语调,让学生感到震撼,现代教育处处提倡"以人为本"。在批评学生时,我们也要遵循这一理念,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

运用灵活的语词,让学生感到诚服,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说话要留有余地,必要时可先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

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8
应该注意实事求是,注意用语,不要太过严厉,使学生能真正地接受批评。此外,还是要对学生鼓励为主,对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他的同学为例进行沟通更有利。
第2个回答  2020-05-08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免不了要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使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向上的内心动力。
一、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语言要“实”。
二、教师的语言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千万别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用幽默的语言取代批评。
第3个回答  2020-05-08
第一肯定不能用脏话,第二,可以用婉转的说法,或者开玩笑的说法。
相似回答